此條目
需要擴充。 (2011年5月3日 )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 或扩充请求 中找到。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维基百科上的内容进行翻译 。 (2018年5月17日 ) 如果您擅长翻译,並清楚本條目的領域,欢迎协助翻譯、改善或校对本條目 。 此外,长期闲置、未翻譯或影響閱讀的内容可能会被移除。
艾麗絲·華妲Agnès Varda
瓦尔达在2019年柏林影展
导演 国籍 法國 出生 阿莱特·瓦尔达 Arlette Varda
(1928-05-30 ) 1928年5月30日逝世 2019年3月29日(2019-03-29 ) (90歲) 职业 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装置艺术家、摄影师 配偶 雅克·德米 (1962年 结婚—1990年 丧偶) 儿女 Mathieu Demy ( 英语 : Mathieu Demy ) Rosalie Varda活跃年代 1955年至2019年 各地用词 中国大陆 阿涅丝·瓦尔达 阿涅斯·瓦尔达 香港 艾麗絲·華妲 臺灣 安妮·華達
阿涅丝·瓦尔达 (法語:Agnès Varda ,法語: [aɲɛs vaʁda] ,1928年5月30日—2019年3月29日),法国摄影师及导演。出生于比利时 伊克塞尔市 ,為法國新浪潮 左岸派代表人物之一。她的電影專注於實現紀錄片現實主義 ,闡述女性主義 議題,以及製作其他具有實驗風格的社會評論,有“新浪潮祖母”之称。2019年3月29日因乳癌於家中過世。[ 1] [ 2]
艾麗絲·華妲原名阿莱特·瓦尔达(Arlette Varda ),於1928年5月30日於比利時伊克塞爾出生。母親Christiane (婚前原姓 Pasquet)來自法國 塞特,父親Eugène Jean Varda則來自安那托利亞 的希臘難民家庭,以工程師為業。[ 3] 父母育有五名子女,而她排第三。18歲時,她正式改名為Agnès。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她和家人居於塞特的小船上。艾麗絲·華妲在索邦神學院 取得文學及心理學學士[ 4] ,她形容移居巴黎的過程實在痛苦,令她來到這個灰色、冷漠和悲傷的城市時,留下恐懼的回憶。她無法與索邦神學院的同學相處,並認為課程古板無聊,與年青人的需要不符。
華妲原意修讀藝術史,並成為博物館策展人,但結果她決定往法國沃吉哈攝影學校修讀攝影,她亦曾在法國美術學院 學習藝術史及攝影[ 5] 。成為法國新浪潮主力前,她曾是硬照攝影師,於是她一直在攝影及電影形式之間流動,她曾言:「我拍照,或者電影。或者,將電影放到照片去,又或將照片放到電影去。[ 6] 」華妲以攝影開展事業,通過拍攝家庭照和婚禮,很快賺到生活費,但隨之她就想從事創作,探求構圖、形式和意義上的問題[ 6] 。1951年她的友人Jean Vilar創立了國立人民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Populaire),並聘請華妲為官方攝影師。事實上在這份工作以前,她已曾在亞維農節 擔任舞台攝影師.[ 5] ,其後1951年至1961年期間,她在國立人民劇院工作,此十年間她的知名度日增,並在歐洲各地從事新聞攝影工作。
她的攝影為她其後的電影帶來不少意念,她憶及拍攝第一套電影短角情事 ,她當時毫無經驗,亦未曾擔任助手或唸電影學校,她就把她想拍攝的一切都拍照,參考照片以安排鏡頭。而她開始以硬照攝影的經驗拍電影,包括鏡頭角度、拍攝距離、鏡頭及燈光等等。
她在1958年居於巴黎時邂逅法國演員及導演雅克·德米 ,翌年開始同居,1962年正式結婚,直到雅克·德米於1990年去世,兩人育有一子Mathieu Demy,而婚前華妲與Antoine Bourseiller有一女Rosalie Varda。2017年,華妲的電影最酷的旅伴 由女兒擔任監製。
1971年,她聯署「343蕩婦宣言 」,是聯署的343位女性其中一人。宣言由西蒙·波娃 撰寫,聯署人承認她們曾經接受墮胎,但是當時法國墮胎為非法行為,她們要求法國政府將墮胎合法化。
華妲曾於1971年出席吉姆·莫里森 在巴黎拉雪茲公墓 的葬禮,葬禮只有五人參與。
她曾在1983年擔任威尼斯影展 的評審,2005年則擔任坎城影展 的評審。
華妲是現代法國電影舉足輕重的人物,她早在法國新浪潮 前已開始拍攝電影,而短角情事 包含不少法國新浪潮的重要元素。當她以拍攝硬照為業時,她漸漸對拍攝電影產生興趣。縱然當時華妲對這個媒介所知不多,甚至在二十五歲時,也只看過大約廿部電影。她後來憶及寫作第一份劇本時,「就像第一次寫書的作家,我寫完以後卻自忖,我想拍攝這個劇本,所以我和一些朋友組成合作社,開始拍攝。」她發現拍攝電影並非易事,比起寫作小說自由度較小,然後她以直覺和女性化的方法完成。華坦亦言,在拍攝短角情事時,她想拍攝一套回應時代的電影,而非跟隨傳統標準。[ 7]
華達在坎城的手印 2002年,華達獲得了法蘭西學術院 的雷內·克萊爾獎 ( 英语 : René Clair Award ) [ 8] 。
2007年,華達獲頒法國國家功績勳章大軍官勳位 [ 9] 。兩年後,尼古拉·薩科吉 授予她法國榮譽軍團高等騎士勳位 [ 10] 。
2010年5月,華達因其成就而獲得坎城影展平行單元導演雙週 金馬車獎 ( 法语 : Carrosse d'or ) [ 11] 。9月,比利時 列日大學 授予她榮譽博士學位 [ 12] 。
由於她對於電影的保存及修復做出了極大貢獻,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 於2013年坎城影展上頒發FIAF獎予她[ 13] 。該年稍早,法蘭索瓦·歐蘭德 也將她晉升為法國國家功績勳章大十字勳位[ 14] 。
2014年8月10日,華達受頒盧卡諾影展 的榮譽金豹獎 ( 英语 : Leopard of Honour ) ,她是繼琪拉·穆拉托娃 後,第二位獲得該獎的女性[ 15] 。同年12月獲得由歐洲電影學會 ( 英语 : European Film Academy ) 所頒發的終生成就獎 ( 英语 : European Film Academy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 [ 16] 。
2015年,華達獲得了坎城影展 榮譽金棕櫚獎 ,該獎是頒發給其電影作品有重大影響力,但從未獲得金棕櫚獎的導演,她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 17] 。
2017年4月16日,華達被晉升為法國榮譽軍團大軍官勳位[ 18] 。同年11月11日,她因對於電影界的貢獻而獲頒奧斯卡榮譽獎 ,也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女導演[ 19] 。
2019年,華達逝世之後,坎城影展以她在拍攝《短角情事 》時的照片作為主視覺,向她致敬[ 20] 。
2023年12月13日,華達被谷歌塗鴉 選為版面人物。
2018年,憑藉著《最酷的旅伴 》,華達獲得奧斯卡 最佳紀錄片獎 的提名,成為該屆最年長的提名者(比以《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獲得提名的詹姆士·艾佛利 大8天)[ 21] 。
2019年,英國廣播公司 邀請來自84個國家共368位的電影專家共同票選出百大女導演電影榜單。華達為榜單中最多作品的導演,共有六部上榜。分別為《沙灘上的安妮》、《一個唱,一個不唱》、《艾格妮撿風景》、《幸福》、《無法無家》,以及榜單第2名《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22] [ 23]
年份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備註 1954 短角情事 La Pointe Courte 1961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Cléo de 5 à 7 1965 幸福 Le bonheur 1966 - Les créatures 1969 獅子、愛、謊言 Lions Love(... and Lies) 1977 一個唱,一個不唱 L'une chante, l'autre pas 1981 紀錄說謊家 Documenteur 1985 無法無家 Sans toit ni loi 1987 功夫大師 Kung-fu master! 1988 千面珍寶金 Jane B. par Agnès V. 1991 南特傑克 Jacquot de Nantes 1995 101夜 Les cent et une nuits de Simon Cinéma
年份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備註 1967 遠離越南 Loin du Vietnam 導演之一 1976 達格雷街風景 Daguerréotypes 1981 牆的呢喃 Mur murs 1993 洛城少女曾经二十五岁 ( 英语 : The Young Girls Turn 25 ) Les demoiselles ont eu 25 ans 1995 德米吾愛 L'univers de Jacques Demy 2000 艾格妮撿風景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2002 艾格妮撿風景:兩年後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deux ans après 2004 電影.娃達.照片 Cinévardaphoto 2006 寡婦 Quelques veuves de Noirmoutier 2008 沙灘上的安妮 Les plages d'Agnès 2017 最酷的旅伴 Visages villages 2019 安妮華達 最後一堂課 Varda par Agnès
年份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備註 1958 幕府歌劇 L'opéra-mouffe 1958 季節與城堡 O saisons, ô châteaux 紀錄短片 1958 - La Cocotte d'Azur 紀錄短片 1958 走近藍色海岸 Du côté de la côte 紀錄短片 1961 麥當勞橋上的未婚妻 Les Fiancés du pont Mac Donald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劇中短片1964 向古巴人致意 Salut les Cubains! 1966 - Elsa la rose 紀錄短片 1967 揚科叔叔 Oncle Yanco 1968 1968黑豹黨 Black Panthers 紀錄短片 1975 女人之聲: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性 Réponse de femmes: Notre corps, notre sexe 紀錄短片 1976 愛的愉悅在伊朗 Plaisir d'amour en Iran 1982 尤里西斯 Ulysse 1984 家屋風景 7p., cuis., s. de b., ... à saisir 1984 女雕像物語 Les dites cariatides 紀錄短片 1985 - Histoire d'une vieille dame 紀錄短片 1986 你知道,你的樓梯很漂亮 T'as de beaux escaliers tu sais 2000 - Short 4: Seduction 導演之一 2002 - Hommage à Zgougou 紀錄短片 2003 飛逝的獅子 Le lion volatil 2004 依蝶莎的熊 Ydessa, les ours et etc. 紀錄短片 2004 - Viennale Walzer 紀錄短片 2005 - Les dites cariatides bis 紀錄短片 2005 - Cléo from 5 to 7: Remembrances and Anecdotes 紀錄短片 2011 在克里斯·馬克的工作室 Dans l'atelier de Chris 紀錄短片 2015 三顆鈕扣 Les 3 boutons
年份 中文片名 原文片名 備註 1970 - Nausicaa 電視電影 1983 - Une minute pour une image 電視紀錄片 2011 阿涅丝·瓦爾達在這裡和那裡 Agnès de ci de là Varda 電視紀錄片
^ 唐霁.法国著名女导演阿涅丝·瓦尔达去世 . 新华网.新华社 . 2019-03-30 [2024-04-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6-17). ^ HENRY CHU and ELSA KESLASSY.Agnès Varda, Leading Light of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90 . Variety. 2019-03-29 [2019-03-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3-29). ^ Agnes Varda Biography (1928-) . Filmreference.com. 1928-05-30 [2017-09-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25). ^ Agnes Varda facts, information, pictures | Encyclopedia.com articles about Agnes Varda . www.encyclopedia.com. [2018-04-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22)(英语) . ^5.0 5.1 Wakeman, John. World Film Directors,Volume 2. New York,NY: The H. W. Wilson Company. 1988: 1142–1148.ISBN 978-0-824-20757-1 . ^6.0 6.1 Darke, Chris. "Agnes Varda."Sight & Sound, vol. 25, no. 4, April 2015, pp. 46-50.Film & Television Literature Index with Full Text , EBSCOhost. ^ Agnès Varda [FILMMAKER] . [2014-10-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4-22). ^ Alessandra Codinha.Agnès Varda, Acclaimed French Filmmaker and “Grandmother of the New Wave,” Is Dead at Age 90 . 時尚. 2019-03-29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9). ^ Elévation d'Agnès Varda à la dignité de Grand officier dans l'ordre national du mérite (新闻稿). 法國文化部. 2007-03-01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25)(法语) . ^ Légion d'honneur : Vincent Bolloré et Max Gallo promus .世界報 . 2009-04-12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3). ^ Jordan Mintzer、Elsa Keslassy.Spotlight on sidebars . 綜藝. 2010-04-07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1-25). ^ Rentrée académique à l'Université de Liège (新闻稿). 列日大學. 2010-09-22 [2020-02-2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3-17). ^ FIAF Award . FIAF.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22). ^ Le dernier au revoir d'Agnès Varda, décédée vendredi .RTBF . 2019-03-29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8-06). ^ Giorgia Del Don.The Leopard of Honour at the Locarno Film Festival will this year celebrate the great Agnès Varda . Cineuropa. 2014-04-07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25). ^ EFA honours Agnès Varda . Cineuropa. 2014-10-30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24). ^ Director Agnes Varda to receive honorary Palme d'Or . 英國廣播公司. 2015-05-11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30). ^ Légion d'honneur: François Pinault, Laurent Fabius et Agnès Varda distingués . La Dépêche.fr. 2017-04-16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4-09). ^ JR.' She Was Always in the Present.' Artist JR on the Films and Friendship of Agnès Varda . 時代雜誌. 2019-04-04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29). ^ Andreas Wiseman.Cannes: Festival Pays Tribute To The Late Agnès Varda With New Poster . deadline. 2019-04-15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2). ^ French director Agnès Varda, 89, becomes oldest ever Oscar nominee . 每日電訊報. 2018-01-23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09). ^ The 100 greatest films directed by women . 英國廣播公司. 2019-11-26 [2020-02-26 ] . ^ Caryn James.Why Agnès Varda's Cléo from 5 to 7 deserves to be a classic . 英國廣播公司. 2019-11-26 [2020-0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4-21).
《電影筆記 》派 左岸派 其他電影工作者 影響理論 代表電影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