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阿曼茲龍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曼兹龙属
化石时期:启莫里阶157 Ma
骨骼重建图,已知部分为蓝色
科学分类编辑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演化支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演化支图里亚龙类 Turiasauria
属:阿曼兹龙属Amanzia
Schwarzet al., 2020
模式種
格氏鳥面龍
Ornithopsis greppini

von Huene, 1922
  • 格氏阿曼茲龍A. greppini
    (Huene, 1922)
異名

阿曼茲龍屬名Amanzia,以瑞士地质学家阿曼兹·格雷斯利英语Amanz Gressly命名)是来自瑞士穆捷鲁切内特组英语Reuchenette Formation的一屬图里亚龙类蜥脚下目恐龙。模式種和唯一的物種是格氏阿曼茲龍Amanzia greppini),最初被命名为鸟面龍的一個物種。[1]

發現与命名

[编辑]
肱骨,部分股骨,两块椎骨和一个趾甲
體型比例圖

这些遗骸最初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工人在Basse Montagne的一个石灰采石场发现的,一些遗骸被卖给了收藏家;当地质学家让·巴蒂斯特·格雷平(Jean-Baptiste Greppin)听说这件事时,他买下了所有剩余的骨骼,并将它们添加到巴塞尔自然史博物馆的收藏中。由于与一颗兽脚类牙齿有关联,它们被误认为属于兽脚类动物,格雷平为此创造了“梅里安氏斑龙”的名字("Megalosaurus meriani")。[2]1920年,沃纳·詹尼斯英语Werner Janensch将这颗牙齿重新分配给了贪食龙属Labrosaurus)。然而,在1922年,詹尼斯意识到椎骨属于蜥脚类动物,所以他写信给弗里德里希·冯·休尼英语Friedrich von Huene,将它命名为格氏鸟面龙。[3] 1927年,冯·休尼将这一物种归入他的新属似鲸龙[4][5]从那时起,它就很少受到关注,很少有报纸提到它,通常认为它是一个疑名,不作进一步的评论。[1]

2003年,安托万·海茨(Antoine Heitz)首次对其化石进行清理和制备后,人们意识到它与似鲸龙的关系并不大。[6]2005年,C. Hofer的一篇硕士论文致力于这一主题对其进行了研究。[7]2007年,报告了其四肢关节上罕见的软骨化石。[8]2020年,Daniela Schwarz、Philip D. Mannion、Oliver Wings和Christian A. Meyer给它起了新的属名――阿曼兹龙Amanzia),以瑞士地质学家阿曼兹·格雷斯利英语Amanz Gressly的名字命名,他是瑞士最早发现恐龙骨骼的人。而阿曼兹龙本身就是第一个根据瑞士发现的遗骸命名的蜥脚类动物。[1]

在2020年,人们没有选择任何选模标本英语lectotype,命名作者保留了休尼指出的最初的正模标本系列,由49块骨头组成。发现化石的鲁切内特组(Reuchenette Formation)可以追溯到启莫里阶早期,距今约1.57亿年。它们包括一些颈椎、尾椎、肩带、骨盆和四肢材料。博物馆收藏的另外75个蜥脚类动物标本来自于同一地点,2020年归类于该物种。这些化石还包括一些有限的颅骨材料和一颗断裂的牙齿。这些骨头没有关节,通常是因为受到强烈的挤压,在被强行从岩石中取出时受到了严重损坏。冯·休尼已经得出结论,这些化石材料代表两到三具个体;到2020年,这一数字至少增加到四具。其中,个体“A”和“B”的大小大致相同,与之相比,个体“C”长15%,个体“D”短20%,这些化石中明显没有一具属于幼龙。[1]

參考文獻

[编辑]
  1. ^1.01.11.21.3Daniela Schwarz; Philip Mannion; Oliver Wings; Christian Meyer. Re-description of the sauropod dinosaurAmanzia ("Ornithopsis/Cetiosauriscus") greppini n. gen. and other vertebrate remains from the Kimmeridgian (Late Jurassic) Reuchenette Formation of Moutier, Switzerland.Swiss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20.doi:10.1186/s00015-020-00355-5. 
  2. ^Greppin, J.P. 1870.Description géologique du Jura bernois et de quelques districts adjacents. Matériaux pour la carte géologique de la Suisse,8: 1–357
  3. ^Huene, F. von. 1922. "Ueber einen Sauropoden im obern Malm des Berner Jura".Eclogae Geologicae Helvetiae,17: 80–94
  4. ^Huene, F. von. 1927. "Short review of the present knowledge of the Sauropoda".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9: 121–126
  5. ^Huene, F. von. 1927. "Sichtung der Grundlagen der jetzigen Kenntnis der Sauropoden".Eclogae Geologicae Helvetiae,20: 444–470
  6. ^Schwarz, D., Wings, O., & Meyer, C.A. 2007. "Taxonomische und systematische Revision vonCetiosauriscus greppini (Sauropoda)". In: O. Elicki & J.W. Schneider (Eds.),Fossile Ökosysteme (Vol. 36, p. 147).Wissenschaftliche Mitteilungen, Institut für Geologie: Freiberg
  7. ^Hofer, C. 2005.Osteologie und Taxonomie von Cetiosauriscus greppini (Huene 1927a, b) aus dem späten Jura von Moutier (Reuchenette Formation). Diploma thesis, University of Basel, 70 pp
  8. ^Schwarz, D., Wings, O., & Meyer, C.A. 2007. "Super sizing the giants: first cartilage preservation at a sauropod limb joint".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164: 61–65


真爬行動物
主龍形下綱
蜥腳形亞目
    • 見下文↓




农神龙科




板龍科
里奧哈龍科


黑水龙科
大椎龍科
蜥腳形類
近蜥龍類
黑丘龍科
蜥腳下目
    • 見下文↓
布氏盜龍

井管龍大椎龍

金山龍



莱森龙科



火山齒龍科



鯨龍科?
馬門溪龍科
圖里亞龍類
新蜥腳類
梁龍超科
    • 見下文↓
大鼻龍類
    • 見下文↓
疑名
Barapasaurus tagorei
Vulcanodon karibaensisPatagosaurus fariasi
Turiasaurus riodevnesis
簡棘龍科
Nigersaurus taqueti
Dicraeosaurus hansemanni
Diplodocus carnegii



雷巴齊斯龍科
科巴斯龍類
利邁河龍亞科
雷巴齐斯龙亚科
鞭尾類
叉龍科
梁龍科
迷惑龍亞科
梁龍亞科



圓頂龍科



腕龍科




盤足龍科
泰坦巨龍類
    • 見下文↓
Pelorosaurus brevisSauroposeidon proteles




迪亞曼蒂納龍類



耐梅蓋特龍科
细长龙亚科
巨像龍類
林孔龍類
隆柯龍類
風神龍族
薩爾塔龍科
後凹尾龍亞科
薩爾塔龍亞科
Wintonotitan wattsi
Paralititan stromeriFutalognkosaurus dukeiAmpelosaurus atacis
Saltasaurus loricatus
疑名
分類單元識別碼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阿曼茲龍屬&oldid=7706862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