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阮福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的主題是廣南的一位阮主。关于1672年鄭阮紛爭期間同名的廣南將領,請見「阮福淳 (国威公)」。
关于名为定王的其他人物,請見「定王」。
阮福淳
後黎朝廣南阮主
前任:阮福濶
繼任:阮福暘
定王
(1765年-1776年)
國家大越
時代郑阮纷争
姓名阮福淳
尊號定王→太上王
其他名號慶暊道人
出生(1754-12-31)1754年12月31日
景興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逝世1777年10月18日(1777-10-18)(22歲)
景興三十八年九月十八日
庙号睿宗
谥号聰明寬厚英敏惠和孝定王→
聰明寬厚英敏惠和孝定皇帝
墓葬長紹陵
親屬
父親阮福濶
母親阮氏玉球
兄弟阮福暲
阮福㫻
阮福昴
阮福晊
阮福昊

阮福淳越南语Nguyễn Phúc Thuần阮福淳,1754年12月31日—1777年10月1日[1]),又名阮福昕越南语Nguyễn Phúc Hân阮福昕),越南廣南阮主第九代领袖(1765年-1776年)。他是阮福濶的第十六子,母親是慧凈聖母元師阮氏玉球

生平

[编辑]

早年生平

[编辑]

武王阮福濶逝世後,遺詔由次子阮福㫻嗣位。但由於阮福㫻天資聰穎且英明果斷,權臣張福巒害怕立阮福㫻為君自身難保,於是勾結太監褚德、掌營阮久通,篡改了阮福濶的遺詔,擁立第十六子阮福淳嗣位,號慶暊道人越南语Khánh Phủ Đạo Nhân慶暊道人),史稱定王越南语Định Vương定王)。阮福㫻則被幽禁至死。張福巒因擁立有功,封之為國傅、掌戶部事管中、象奇兼艚務。

阮福淳嗣位的時候年僅十一歲,年幼貪玩,不理政事,而輔助左右的宗室尊室曮、尊室爰亦沉迷酒色,於是張福巒趁機把持朝政,其黨分據朝中要職,貪贓枉法,誅殺反對勢力。民眾皆恨之,紛紛揭竿而起。阮氏政權統治下的越南北部發生了許多起農民起義,其中包括著名的1771年西山起義。西山起義軍首領阮岳聲稱張福巒暴虐,提出推翻張福巒和阮福淳,立有賢德的皇孫阮福暘為阮主,受到了百姓的支持。阮福淳試圖發兵鎮壓西山起義軍,但當時阮主政權「承平日久,將士不經戰陣,每出征多托故求免,張福巒復納賄改差,眾皆憤怨,臨陣輒走」,尊室香的討伐軍在碧雞山中伏大敗,因此平定省廣義省平順省之地皆落入西山軍之手。[2]

內外交困

[编辑]

景興三十五年(1774年)夏五月,鄭主鄭森見阮主的統治岌岌可危,於是命黃五福黃馮基黃廷寶黃廷體等為將,以三十三營將士及淸乂東南諸道水步兵三萬人討伐阮主。同年十月,黃五福通過暗中收賣阮主的邊吏,順利度過天險𤅷江,並攻破阻擋鄭兵數百年的鎭寧壘、日麗壘。[3][4]隨後,黃五福抵達鎮寧疊後,傳檄順化、廣南二處曰:

大君有命,用昭除暴之仁;長子帥師,載繹執言之義。兵革本非得已,奸惡在所必誅。惟國家奄有輿圖,光辟辛土,顧此順應之地,亦在封域之中。自端國公以勛戚大臣,奉先聖祖委方之重任,循襲曾經,累世無事,百有餘年。奈何天意降災,遭此權臣專制,彼左相張福巒者,斗宵小器,思蜮邪心,夤緣閨闥之親,叨竊機樞之任,崇信奸慝,陷害忠良...致西山不逞之徒,蜂屯蟻聚,占順應膏腴之地,豕突狼奔...我主上仁宏睦族,志切當民,用的邊書,渙催戎毂,救焚拯溺,載馳六月之師;禦侮問仇,用急春秋之義...倘或坐昧天機、終迷異議,阿張氏強梁之惡,殺阮家累卵之危,堅守孤城,敢以旅拒,即係不恭之黨,定干無赦之誅。靜覓安危成敗之機,早辨禍福吉凶之路。

[5]

十一月,當阮主政權收到檄文後,阮福淳放棄王號,以「順化、廣南等處邊臣」名義向後黎朝回覆和贈禮[6],並勸止鄭兵繼續南下[7]。阮主的官員阮久法等相信「此舉只除一巒,竝無攘奪之意」,於是擒張福巒來獻。[8][9]阮福淳向鄭森進貢黃金八百兩、另以黃金二百兩向黃五福行賄,商議今後向朝廷納地圖、貢賦為條件,請鄭兵退出,但不獲回覆。[10]於是阮福淳決意拒戰,但接連被黃五福率兵大敗,只有阮文政稍作抵抗,但最終其也在十二月戰死,阮福淳最終只能攜王公大臣等南逃廣南。黃五福進佔富春後,出榜招喻百姓,阮兵降者五千餘人[11]

1775年,阮福淳冊立阮福暘為東宮,以收買人心。阮主輾轉逃到了嘉定(今胡志明市),留阮福暘在俱低村(今屬峴港市和榮縣)抵抗鄭軍。

1776年,阮侶率西山軍攻佔嘉定,阮福淳逃到鎮邊(今邊和省)。不久,杜清仁東山軍將阮侶逐出嘉定。隨後李才率部反叛西山軍,在嘉定擁立阮福暘為新政王,阮福淳則被尊為太上王。

窮途末路

[编辑]

1777年,阮岳阮惠阮侶攻打嘉定。李才戰敗,嘉定失守。阮福淳逃往龍川(今金甌省)。景興三十八年九月十八日(1777年10月18日),阮福淳被阮惠的追兵追及殺害,當時阮福淳年僅24歲。葬於平陽縣地分。

景興三十九年(1778年)正月,阮福映在嘉定自立為大元帥攝國政,谥其为聰明寬厚英敏惠和孝定王越南语Thông Minh Khoan Hậu Anh Mẫn Huệ Hòa Hiếu Định Vương聰明寬厚英敏惠和孝定王)。

嘉隆五年六月初八日(1806年7月23日),阮世祖阮福映追尊他為皇帝,諡號為聰明寬厚英敏惠和孝定皇帝越南语Thông Minh Khoan Hậu Anh Mẫn Huệ Hòa Hiếu Định Hoàng Đế聰明寬厚英敏惠和孝定皇帝),廟號為睿宗越南语Duệ Tông睿宗)。嘉隆八年(1809年),遷葬於羅溪山,陵名為長紹陵越南语Trường Thiệu Lăng長紹陵)。

家族

[编辑]
阮福淳家族
 
 
 
 
 
 
 
 
 
 
 
 
 
 
 
 
 
 
祖父:肅宗孝寧皇帝阮福澍
 
 
 
 
 
 
 
 
 
 
 
 
 
 
父:世宗孝武皇帝阮福濶
 
 
 
 
 
 
 
 
 
 
 
 
 
 
 
 
 
祖母:孝寧皇后張氏書
 
 
 
 
 
 
 
 
 
 
 
 
 
 
睿宗孝定皇帝阮福淳
 
 
 
 
 
 
 
 
 
 
 
 
 
 
 
 
 
 
 
 
外祖父:胤國公阮福沺
 
 
 
 
 
 
 
 
 
 
 
 
 
 
母:阮氏玉球
 
 
 
 
 
 
 
 
 
 
 
 
 
 
 
 
 
外祖母:不詳
 
 
 
 
 
 
 
 
 
 
 
 
 

後宮

[编辑]
封號姓名生卒年生平
正妃阮氏珠生1女

子女

[编辑]

阮福淳沒有兒子,只有1個女兒。

排行封號諡號姓名生卒年生母生平
皇女
1惠貞阮氏玉淑1776年-1818年阮氏珠嫁威武衞衛尉宋文盛

參考資料

[编辑]
  1. ^埜史略編紀》:「……(景興三十八年)九月十八日,上與兌太師國公晍皆遇害。」
  2. ^大南寔錄》(前編/卷11)
  3.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四十四):「五福真駐河中,以助兵滅賊爲名,而使人隂結我守邊弁吏,潛師夜渡大𤅷江。」
  4. ^《大越史記全書》(續編卷之五):「官軍入順化。先是,順化布政營該隊黃文弼等十人,就五福投降,請開城門前嚮。五福令體忠侯黃廷體,燦忠侯裴如珠,頴武侯阮廷棕,喬岳侯阮儷等進迫日麗壘,軍民開壘出迎,遂克日麗,進洞海,廣平諸營,皆披靡。前後投降與哨獲者甚衆。五福馳書獻捷。日麗壘,自橫山亘海,旁皆沃野,爲化州天險,累朝征勦,皆至此而還。」
  5. ^撫邊雜錄
  6. ^撫邊雜錄》(q.05)頁46
  7. ^大南寔錄》(前編/卷11)甲午九年冬十月
  8. ^《國朝前編撮要》(卷之一)
  9.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四十四):「十二月,五福旣入鎭寧,因進次胡舍,檄言張福巒壅蔽罪狀,此舉止爲先去一福巒,後除黠賊,實無他意。諸將阮久法等共謀執福巒送五福軍。五福得福巒,大喜,令偃旗息鼓,潛至登昌。」
  10. ^撫邊雜錄》頁39
  11. ^《大越史記全書》(續編卷之五):「克富春城,順化平。先是,五福進師拜答河,爲浮橋以渡,入其城。南兵浮海奔逸,降者五千餘人。」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大南寔錄前編/卷十一》,出自《大南實錄
阮福淳
前任:
阮福濶
广南阮主
1765年-1776年
繼任:
阮福暘
追尊








阮主(廣南國)
追尊阮王
廣南阮王
烈祖【僊主】註3宣祖【仕主、佛主】神祖【上主】毅祖【賢主】孝義王【義主】孝明王【明王、國主】孝寧王【寧王】孝武王【武王】孝定王【定王】孝惠王【新政王】阮王
大越皇帝
越南皇帝
註1
大南皇帝
聖祖明命憲祖紹治翼宗嗣德恭宗[(未改元)]廢帝協和(未使用)]簡宗建福
大南皇帝
法屬時期
註2
越南皇帝
  • 註1:這段時期裡,『大越』與『越南』兩個國號並用。
  • 註2:這段時期裡,越南君主在漢文文書中的稱號為『大南皇帝』,在法語文書中兼用『安南國王(Roi d'Annam)』和『皇帝』兩種稱號。
  • 註3:【】內是其在位間的尊號

鴻龐第一次北屬第二次北屬前李第三次北屬唐代起事自主時期十二使君前黎後陳第四次北屬藍山起義後黎黎中興 /北河 /廣南 /宣光西山現代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阮福淳&oldid=8959693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