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门下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12年10月27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门下省,是中国隋朝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负责审查国家的重要詔令。高麗王朝亦有設置。唐高宗時曾一度改稱東臺武則天時稱鸞臺唐玄宗時一度稱黃門省

簡介

[编辑]

門下省,後漢嘉平六年謂之侍中寺。《晉志》曰:「給事黃門侍郎,與侍中俱管門下眾事。」或謂之門下省。

门下省是中央政權體系中的三省之一,主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除门下省以外,还有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令的中书省,以及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的尚书省。其中,中书省和门下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则为执行机构。

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

不过,唐代三省制在建立不久就开始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於皇权对於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有宋一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

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臺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则不复置。

初沿袭元制,由中书省统六部,但1380年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前漢後漢隋(煬帝)唐(玄宗)主要職務
侍中侍中侍中侍中侍中納言侍中侍中[1]詔勅之审查、出示。
黄門侍郎黄門侍郎給事黄門侍郎給事黄門侍郎給事黄門侍郎黄門侍郎黄門侍郎黄門侍郎
中常侍中常侍中常侍中侍中散騎常侍内常侍左散騎常侍左散騎常侍
諫大夫諫大夫諫議大夫谏议大夫集书省内諫大夫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参考文献

[编辑]
  1. ^元代门下省令并入中书省;明太祖卸丞相位,三省部门同时亦废

参见

[编辑]
三省及其主要官职
尚书省下属六部及其主要官职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参见:宰相
宰相
列表
先秦春秋战国
南北朝的宰相
尚书
三省
宋的同平章事等
北宋元丰改制至元末

辅政大臣1
明朝
清朝
现代
内阁总理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注1:明太祖废相后,皇帝自兼相权、亲辖六部、皇权大增,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等的职权与前朝宰相实有差距。
注2:袁世凯大总统时期(1914年-1916年)改为政事堂国务卿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门下省&oldid=8526696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