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active map of Long Island
| 長島 |
|---|
 |
| 區域 |
|---|
|
|
长岛地图長島(英語:Long Island)是位於北美洲大西洋岸的島嶼,行政上隸屬美国纽约州;长190公里,宽约20-30公里,从纽约港伸入北大西洋;向北,隔长岛海湾与康涅狄格州、罗德岛州相望;向南是北大西洋在北美洲边上的大海湾;长岛东端分为南北两个叉,分別称为南叉和北叉。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长岛是两条冰川堆积物,主要成分是在海岸上堆积起来的巨石和石子,上面又铺了一层沙质的浮土。造成这个堆积的是威斯康辛冰川(英语:Wisconsin glaciation)最近的两次延伸。从地理学角度来说,长岛实际上是半岛,与美洲大陆隔哈德遜河河口的潮汐带。
长岛的西部是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區及皇后區,其东是纽约州的纳苏郡和苏福克郡。纽约人在口語上提及「长岛」時通常只指这两个郡,很少人會将布鲁克林與皇后區也算作长岛的一部分。长岛东部依然是一个农业地区,包括许多葡萄园和传统的机械化农庄。渔业在那里也依然存在。长岛的北叉上出产长岛葡萄酒。
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长岛开始越来越城市化,有些地区已经完全城市化。莱维顿镇是第一个新城市。城市化的过程从西向东进展,随着商业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开始住在岛上。南叉的汉普顿地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民数量剧增的地区。長島鐵路、長島快速公路等设施使东西的交通大为改善。
长岛上有多所高等院校,可大致分為
历史人口数| 调查年 | 人口 | 备注 | %± |
|---|
| 1790 | 37,108 | | — |
|---|
| 1800 | 42,907 | | 15.6% |
|---|
| 1810 | 48,752 | | 13.6% |
|---|
| 1820 | 56,978 | | 16.9% |
|---|
| 1830 | 69,775 | | 22.5% |
|---|
| 1840 | 110,406 | | 58.2% |
|---|
| 1850 | 212,637 | | 92.6% |
|---|
| 1860 | 379,788 | | 78.6% |
|---|
| 1870 | 540,648 | | 42.4% |
|---|
| 1880 | 743,957 | | 37.6% |
|---|
| 1890 | 1,029,097 | | 38.3% |
|---|
| 1900 | 1,452,611 | | 41.2% |
|---|
| 1910 | 2,098,460 | | 44.5% |
|---|
| 1920 | 2,723,764 | | 29.8% |
|---|
| 1930 | 4,103,638 | | 50.7% |
|---|
| 1940 | 4,600,022 | | 12.1% |
|---|
| 1950 | 5,237,918 | | 13.9% |
|---|
| 1960 | 6,403,852 | | 22.3% |
|---|
| 1970 | 7,141,515 | | 11.5% |
|---|
| 1980 | 6,728,074 | | −5.8% |
|---|
| 1990 | 6,861,474 | | 2.0% |
|---|
| 2000 | 7,448,618 | | 8.6% |
|---|
| 2010 | 7,568,304 | | 1.6% |
|---|
| 2020 | 8,063,232 | | 6.5% |
|---|
长岛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017年的总人口有超过七百万。长岛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岛屿,超过夏威夷的任何一个岛屿,也超过曼哈顿和斯塔滕岛。岛上西部地区的布鲁克林(国王县)和皇后区(皇后县)是全美人口最多的县之一。人口分布上,西部靠近纽约市的地区密度最大,东部最低,由西向东密度递减。长岛各社区文化十分多元,既有着华裔社区,也有非裔、拉美、波多黎各、印度、日韩、欧洲、西亚等社区,是全球文化和种族(民族)最多元的地区之一。
長島詳細地圖| 蒙托克角 (1981–2010 normals, extremes 1998-present)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 历史最高温 °F(°C) | 64 (18) | 59 (15) | 71 (22) | 89 (32) | 86 (30) | 92 (33) | 98 (37) | 98 (37) | 91 (33) | 84 (29) | 71 (22) | 70 (21) | 98 (37) |
|---|
| 平均高温 °F(°C) | 38.1 (3.4) | 40.1 (4.5) | 45.6 (7.6) | 54.5 (12.5) | 64.2 (17.9) | 73.3 (22.9) | 79.3 (26.3) | 78.9 (26.1) | 71.9 (22.2) | 62.6 (17.0) | 53.0 (11.7) | 43.6 (6.4) | 58.8 (14.9) |
|---|
| 日均气温 °F(°C) | 32.3 (0.2) | 33.7 (0.9) | 39.0 (3.9) | 47.5 (8.6) | 56.6 (13.7) | 66.4 (19.1) | 72.4 (22.4) | 72.2 (22.3) | 65.7 (18.7) | 56.4 (13.6) | 47.2 (8.4) | 37.9 (3.3) | 52.3 (11.3) |
|---|
| 平均低温 °F(°C) | 26.4 (−3.1) | 27.3 (−2.6) | 32.4 (0.2) | 40.4 (4.7) | 48.9 (9.4) | 59.5 (15.3) | 65.5 (18.6) | 65.5 (18.6) | 59.4 (15.2) | 50.3 (10.2) | 41.4 (5.2) | 32.3 (0.2) | 45.8 (7.7) |
|---|
| 历史最低温 °F(°C) | 5 (−15) | −2 (−19) | 8 (−13) | 25 (−4) | 31 (−1) | 43 (6) | 51 (11) | 54 (12) | 39 (4) | 30 (−1) | 19 (−7) | 12 (−11) | −2 (−19) |
|---|
| 平均降水量 英寸(mm) | 2.87 (73) | 3.38 (86) | 4.75 (121) | 3.45 (88) | 2.21 (56) | 3.80 (97) | 3.81 (97) | 3.92 (100) | 3.93 (100) | 3.66 (93) | 4.22 (107) | 3.58 (91) | 43.58 (1,109) |
|---|
| 数据来源:NOA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