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长垣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长垣市
县级市

长垣市的地理位置
坐标:35°12′45″N114°44′06″E / 35.2125°N 114.735°E /35.2125; 114.735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河南省新乡市
面积
 • 总计1,038.24 平方公里(400.87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905,436人
 • 密度872人/平方公里(2,259人/平方英里)
 • 城镇521,702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08:00
郵政編碼453400
行政区划代码410783

长垣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新乡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理上东临黄河,与山东东明县隔河相望,南接封丘、北依濮阳,西邻滑县,面积1051平方千米。市政府駐蒲西街道人民路368號。

历史

[编辑]

长垣市域在西周时期曾为祭国都城,后属卫国春秋时期卫国在此地置匡邑、蒲邑等。战国时期魏国据有,置首垣邑。秦朝始置长垣县,最初属三川郡,后改属东郡,此为长垣得名之始。西汉时期,长垣县属兖州陈留郡王莽时期改长垣县为长国。东汉时期以长垣为侯国。三国时期,长垣县为曹魏据有,属兖州陈留国,西晋沿袭魏制不变。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东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等政权所占据。南北朝时期,长垣县一度属南朝刘宋政权,归兖州,后属北魏。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长垣县并入外黄县景明三年(502年)复置。此后历经东魏北齐不变[2]

开皇十六年(596年),移县治于归姑城,改县名为匡城,因县南古匡城得名,属东郡。武德元年(618年),分置匡城、长垣二县。贞观八年(634年),长垣县并入匡城县,属河南道滑州管辖。五代后梁时期,改匡城为长垣,开平三年(909年)划归开封府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又改为匡城县。北宋初年,为避宋太祖“匡”字讳,改匡城县为鹤丘县,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复称长垣县,属京畿路开封府管辖。金朝初属南京路开封府,泰和八年(1208年),因隔河不便,改隶大名府路开州元朝初年曾改县为保垣州,不久后复改为长垣县。时期,长垣县仍属大名府开州[2]

中華民國時期,長垣市屬河北省管轄

中华民国初期,长垣县属直隶省大名道。1936年,划归河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46年改属河北省第14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设立平原省,长垣县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长垣县随濮阳专区改属河南省。1954年6月,长垣县划归新乡专区,1955年2月改属安阳专区,1958年4月又改属新乡专区,1961年12月,复归安阳专区。1983年9月,长垣县划归濮阳市管辖,1986年1月后改属新乡市[2]

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垣县,设立县级长垣市,以原长垣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垣市的行政区域,长垣市人民政府驻蒲西街道人民路368号。长垣市由省直辖,新乡市代管[3]

行政区划

[编辑]

长垣市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11个、2个[4]

蒲西街道、​蒲东街道、​南蒲街道、​蒲北街道、​魏庄街道、​丁栾镇、​樊相镇、​恼里镇、​常村镇、​赵堤镇、​孟岗镇、​满村镇、​苗寨镇、​张三寨镇、​方里镇、​佘家镇、​芦岗乡、​武邱乡和​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长垣市常住人口为905436人[5] ,男性占比49.42%,女性占比50.58%,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5.94%,15-59岁占比56.8%,60岁以上占比17.26%,65岁以上占比13.44%。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2.02.12.2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区域建置志 地貌山河志.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1. 
  3.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长垣县设立县级长垣市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9-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4. ^行政区划搜索:长垣市.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5. ^中國: 河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08]. 

外部链接

[编辑]
长垣市行政区划
街道
类似乡级单位
新乡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河南省  政府驻地:红旗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红旗区
5街道
2镇
新乡高新区
1街道
1乡
新乡开发区
1街道
卫滨区
7街道
1镇
凤泉区
2街道
2镇
1乡
牧野区
7街道
2镇
县级市
卫辉市
7镇
6乡
辉县市
2街道
12镇
8乡
长垣市
5街道
11镇
2乡
新乡县
6镇
1乡
获嘉县
9镇
2乡
原阳县
2街道
5镇
6乡
平原示范区
1街道
3镇
2乡
延津县
3街道
4镇
6乡
封丘县
13镇
5乡
1民族乡
河南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平顶山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许昌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
南阳市
商丘市
信阳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省直辖
县级行政区
注1:济源市政府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省政府正厅级派出机构)合署办公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河南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副省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注1: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长垣市&oldid=8746066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