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軍節度使,簡稱鎮國節度使、華州節度使,為唐朝、五代關中地方的藩鎮節度使之一。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同州、華州置關東節度使,治華州(今陝西华县)。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改為同華節度使,治同州(今陝西大荔縣)。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分同州置奉誠節度使,華州置潼關節度使。后廢入京畿直轄。同州为同州防御使,華州置潼關防御使。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韩建为鎮國軍節度使,割据悖命,天复初年被朱全忠兼并,天祐三年(906年)閏十二月,罷廢鎮國軍興德府為華州,併入匡國軍節度使[1]。五代后梁開平三年(909年)改为感化军[2][3],陕虢节度使为鎮國軍節度使。后唐复故,后周废鎮國军,北宋恢复镇国军,又为镇潼军,金朝废除。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