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市境东靠武威市,西邻张掖市,北抵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处河西走廊东缘,南靠祁连山脉,北临龙首山和阿拉善台地。全境属西大河及东大河流域。全市总面积7,549平方公里,人口47.05万,市人民政府驻金川区。金昌市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其中以镍为主,故有“镍都”之称。
天水路步行街元代设永昌路,明代为永昌卫,清代为永昌县。1936年11月,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1949年9月,解放军进驻永昌,成立永昌县人民政府,属武威专员公署。1956年3月,改属张掖专员公署,1961年12月又改属武威专员公署。
1958年,永昌县白家咀发现大型铜镍矿床。1959年6月,成立永昌镍矿,后改名为甘肃有色金属公司[1]:267-268。1962年5月,设立金川镇。1981年2月,设立金昌市,由省直辖,并将武威地区管辖的永昌县划归金昌市。
金昌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光照充足,全年多西北风,昼夜、四季温差较大,霜期长,春季多大风。[1]:18
- 市委书记
- 王如东(1982年7月-1984年11月)
- 叶绍裘(1984年11月-1992年8月)
- 赵俊谋(1993年3月-1995年8月)
- 蒋延东(1995年8月-2000年12月)
- 陆武成(2001年2月-2005年3月)
- 李建华(2005年3月-2008年2月)
- 郑玉生(2008年2月-2011年9月)
- 张令平(2011年9月-2013年11月)
- 吴明明(2013年11月-2018年1月)
- 王建太(2018年2月-2019年12月)
- 张永霞(2019年12月-2021年7月)
- 王钧(2021年7月-2024年7月)
- 王方太(2024年7月-)
| - 市长
- 杜西玲(1982年8月-1984年12月)
- 赵俊谋(1984年12月-1995年8月)
- 甘庭德(1996年3月-1998年7月)
- 陆武成(1998年8月-2001年2月)
- 卢有治(2001年2月-2002年11月)
- 李建华(2002年11月-2005年3月)
- 郑玉生(2005年4月-2008年4月)
- 张令平(2008年4月-2011年8月)
- 张应华(2011年9月-2016年9月)
- 杨建武(2016年9月-2020年9月)
- 王钧(2020年9月-2021年7月)
- 王方太(2021年7月-2024年7月)
- 王琳玺(2024年7月-)
|
金昌市下辖1个市辖区、1个县。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金昌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38,026人[11]。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4,05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6,024人,下降5.61%,年平均增长率为-0.58%。其中,男性人口为225,306人,占总人口的51.44%;女性人口为212,720人,占总人口的48.5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92。0-14岁的人口为61,929人,占总人口的14.14%;15-59岁的人口为296,535人,占总人口的67.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9,562人,占总人口的18.1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9,934人,占总人口的13.6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9,011人,占总人口的77.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9,015人,占总人口的22.6%。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29,567人,占98.0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459人,占1.9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7,451人,下降6.0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4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427人,增长20.2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2个百分点。
農村地區镍矿是金昌主要矿藏,仅为岩浆型硫化铜镍矿床一种类型。其中,金川硫化铜镍矿床储量丰富,在世界同类矿床中,可与加拿大萨德贝里相媲美,位居世界第二。除铜、镍外,并伴生有铂、钴等20余种稀贵金属矿产。
金昌站金昌站位于永昌县河西堡镇,是兰新铁路的沿线车站,距兰州站377公里,距乌鲁木齐站1515公里。
金昌金川機場於2011年8月29日通航。
金昌是著名的镍矿产地,有“镍都”之称,邓小平视察金昌时说金昌是“祖国的金娃娃”,“金娃娃”由此而得名[12]。1981-2001年金昌建市20周年之际特意在金昌市中心,人民文化广场建立《祖国金娃娃雕塑》,高度20米象征建市20周年[13]。
|
|---|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 |
|---|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 |
|---|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 |
|---|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 |
|---|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 省会、 自治区首府 | |
|---|
| 地级市 | |
|---|
| 直辖市城区 | |
|---|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旗 | |
|---|
|
|---|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 |
|---|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 |
|---|
注1: 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 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 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