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郝杰 (嘉靖进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郝杰
蔚县文化馆藏郝杰公服畫像
蔚县文化馆藏郝杰公服畫像
大明資善大夫南京兵部尚書
籍貫山西大同府蔚州
族裔漢族
字號字彥輔,號少泉
出生嘉靖九年(153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逝世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八月十七日
配偶娶吴氏
親屬(子)郝雒图
出身
  •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舉人
  •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同進士出身

郝杰(1530年—1600年),字彦辅,号少泉,山西大同府蔚州(今蔚县)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山西乡试第十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223名,三甲183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年六月选授福建道試御史,十月實授,四十一年巡按直隶,四十二年巡按贵州,同年八月父亲去世,归乡守制。服除,补河南道,巡按顺天,入掌京畿道,监隆慶戊辰科会试事。

明神宗即位,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出为陕西按察司副使,万历四年(1576年)二月升江西右参政,三月调任山东,丁母忧归。八年服除,九年二月復除河南右参政兼佥事,七月升浙江按察使,十年五月升本省右布政使,七月调任陕西,十一年三月升山东左布政使,十二年正月考察因前浙江兵民之变,被降职。十三年冬起辽东苑马寺卿、加山东按察使衔、兵备海盖,十七年七月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十九年十二月升右副都御史,照旧巡抚,二十年七月升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二十一年正月协理京营戎政,十月升南京户部尚书,二十二年六月以病乞休。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八月起为南京工部尚書,二十七年五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二十八年八月十七日卒于任内,享年七十一,贈太子少保[1]。《明史》有傳。[2]

著作

[编辑]

李言恭同撰《日本考》。

家族

[编辑]

原籍山西交城。曾祖郝旺。祖父郝文達,知县。父郝銘(1489年-1563年),字汝西,號温泉,嘉靖四年舉人,历官衡水、任丘二知县,十九年擢授福建道監察御史[3]。前母王氏,贈孺人;母李氏,封孺人。具庆下。兄郝本,郡庠生。子郝濂、郝洛、郝洙。

參考文獻

[编辑]
  1. ^《資善大夫南京兵部尚書贈太子少保郝公杰神道碑》,王家屏,《國朝獻徵錄》43卷,106-108
  2. ^《明史·列傳221卷》5822-5824:郝杰,字彥輔,蔚州人。父銘,御史。杰舉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隆慶元年巡撫畿輔。冬,寇大入永平,疏請蠲被掠地徭賦,且言:「比年罰行於文臣而弛於武弁,及於主帥而略於偏裨,請飭法以振國威。」俱報可。已,劾薊督劉燾、巡撫耿隨卿觀望,寇退則斷死者報首功,又奪遼東將士棒槌厓戰績,並論副使沈應乾,遊擊李信、周冕罪。帝為黜應乾,下信、冕獄,敕燾、隨卿還籍聽勘。詔遣中官李祐督蘇、杭織造,工部執奏,不從。杰言:「登極詔書罷織造甫一年,敕使復遣,非畫一之政。且內臣專恣,有司剝下奉之,損聖德非小。」帝終不聽。駕幸南海子,命京營諸軍盡從。徐階、楊博等諫,不聽,杰復爭之,卒不從。刑部侍郎洪朝選以拾遺罷,上疏自辨,杰等劾其違制,遂削職。以嘗論高拱非宰輔器,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請急去。拱罷。起故官。旋以私議張居正逐拱非是,出為陝西副使。再遷山東左布政使。被劾,降遼東苑馬寺卿兼海道兵備,加山東按察使。十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以督諸將擊敵,錄一子官。時李成梁為總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無抵欺。寇入塞,或斂兵避,既退,始尾襲老弱,或乘虛搗零部,誘殺附塞者充首功,習以為常。督撫諸臣庇之,杰獨不與比。十九年春,成梁用參將郭夢徵策,使副將李寧襲板升於鎮夷堡,獲老弱二百八十餘級。師旋,為別部所遮,寧先走,將士數千人失亡大半,成梁飾功邀敍。杰具奏草,直言其故,要總督蹇達共奏。達匿其草,自為奏論功。巡按御史胡克儉馳疏劾寧;詞連成梁,亦詆杰。兵部置寧罪不議。克儉大憤,盡發成梁、達隱蔽狀。先是,十八年冬,海州被掠十三日,副將孫守廉不戰,成梁亦弗救。克儉既劾守廉,申時行、許國庇之,止令聽勘。克儉乃言:「臣初劾守廉,時行以書沮臣;及劾寧,又與國諭臣寬其罪。徇私背公,將壞邊事。」並歷詆一鶚、達及兵科給事中張應登朋奸欺罔,達置杰會稾功罪疏不奏,遂追數成梁前數年冒功狀。帝謂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報,克儉懸度妄議。卒置成梁等不問,而心以杰為不欺。旋就進右副都御史。日本陷朝鮮,達遣裨將祖承訓以三千人往,皆沒。事聞,杰亦被劾,帝特免之。朝鮮王避難將入遼,杰請擇境外善地處之,且周給其從官、衛士,報可。尋遷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召理戎政,進右都御史。日本封貢議起,杰曰:「平秀吉罪不勝誅,顧加以爵命,荒外聞之,謂中朝無人。」議不合,徙南京戶部尚書。移疾歸。起南京工部尚書。就改兵部,參贊機務。卒官。贈太子少保。
  3. ^殷士儋《文林郎福建道监察御史郝公墓誌銘》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郝傑传
  • 《蔚州志》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山西鄉試榜
中式舉人
65名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殿試金榜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90名
陳 錫 -孫 鑨 -戴 科 -張鳳來 -崔 吉 -伍 典 -曹子朝 -張大猷 -陸夢韓 -田 稔
馮 謙 -查志立 -袁 隨 -李 鍵 -謝宗明 -黃 翰 -余良翰 -楊 錦 -嚴文梁 -阮自嵩
黃文豪 -陳南金 -陰武卿 -吳一介 -楊 成 -胡 孝 -趙 賢 -方來崇 -唐景禹 -楊宗震
鄒光祚 -張正謨 -杜 思 -葉宗春 -徐紹卿 -邊維垣 -王 凝 -胡 直 -蔡國珍 -鄒 善
黎 桂 -周 遜 -張 相 -葛邦典 -曹 梅 -祝繼志 -屠羲英 -張人紀 -陸一鵬 -吳文華
陳 汲 -胡 帛 -朱 卿 -李廷觀 -張 諧 -鄭 卿 -張夢鯉 -柴 淶 -史朝寀 -何顯淑
毛自道 -鄭雲鎣 -姜廷珤 -項治元 -葉應春 -凌迪知 -姚體信 -薛一鶚 -黃可大 -應存性
薛守經 -高 𡹘 -熊 俸 -葛 綸 -俞汝器 -楊承閔 -勞 堪 -張文淵 -施篤臣 -楊 兆
蕭維翰 -程大賓 -楊 脩 -劉 𥡷 -鄭 旻 -介一清 -解明瑞 -龔大器 -陳 選 -李承芳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03名
沈 寅 -鮑承蔭 -劉行素 -柴 祥 -李際春 -馬文健 -趙 灼 -楊 銓 -胡 文 -董 學
劉志伊 -王 楷 -陳聯芳 -陳復升 -劉思問 -甕 蕙 -方 岳 -查光述 -黃廷聘 -陳 旌
羅尚德 -孫大霖 -劉 峴 -馬出圖 -常三省 -王三聘 -劉應峰 -楊汝輔 -李汝寬 -陸鳳儀
程汝盛 -張學古 -張天馭 -潘清亶 -童承契 -盧仲佃 -賀 賁 -張鳴瑞 -杜 謙 -黎復性
曹大川 -史永壽 -王尚直 -包檉芳 -胡應嘉 -曹一麟 -蔡 完 -林 德 -楊進道 -唐九德
戴廷忞 -馮 符 -陳一謙 -龔 芝 -梁 棟 -章汝槐 -李用熒 -侯廷柱 -何廷錦 -尚德恒
林 潤 -辛自脩 -王用中 -姚汝循 -江 潮 -蔣弘德 -楊衍慶 -黃 扆 -曾省吾 -胡 定
韓 怘 -陳所學 -楊道亨 -黎民衷 -張 膽 -楊 標 -周心易 -張一霽 -喬 伊 -袁 淳
王得春 -李啓昭 -徐必進 -張  -王 洀 -劉子延 -傅希摯 -張問仁 -董 懋 -黃 鏌
汪廷釴 -屠 鑣 -黎 元 -沈 桂 -陳 紀 -何維復 -周舜岳 -蔡明復 -趙孟豪 -夏 時
胡汝桂 -趙時齊 -耿定向 -范以作 -溫如璋 -夏可範 -黃 錝 -吳宗周 -郜大經 -申 佐
王道充 -袁大誠 -劉世昌 -毛汝賢 -陳應詔 -周 詩 -王嘉言 -謝 封 -祝爾介 -胡順華
金 甌 -杜 華 -張 銘 -湯 彬 -張 科 -鄒應龍 -鄭 洛 -黃九成 -韓 宰 -武建邦
劉永寧 -李 澻 -倪光荐 -商 誥 -王同倫 -張大業 -卞 錫 -薛 曾 -孙丕扬 -楊 栢
陳萬言 -吳朝儀 -徐養相 -李邦義 -高 察 -陳子佐 -李世藩 -孫夢豸 -晉應槐 -何邦禮
許自新 -漆汝翼 -牛 鏡 -錢于鄰 -左 鈞 -李 維 -李思悦 -趙大河 -羅崇謙 -操時賢
李齊芳 -林叢槐 -林應雷 -傅思明 -鄭舜臣 -郭志選 -吳 守 -伍 令 -唐汝迪 -陳善道
范宗吳 -蘇朝宗 -李承式 -郭 東 -陳 瓚 -黃 誥 -黃 鶚 -劉 孝 -湯應科 -顏 鯨
孟 洙 -韓君恩 -郝 杰 -程 純 -張士佩 -陳忠翰 -楊 霆 -楊 旂 -丁堯相 -張守貞
蔚 鍾 -盧 煌 -鄭大經 -史 官 -尹 校 -邢守庭 -劉有誠 -胡 鑰 -楊逢節 -任福民
方 新 -李世達 -李時漸 - --- - --- - --- - --- - --- - --- - ---
国际
各地
人物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郝杰_(嘉靖进士)&oldid=87763650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