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邵阳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邵阳县
坐标:26°59′37″N111°16′19″E / 26.99373°N 111.27182°E /26.99373; 111.27182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湖南省邵阳市
政府駐地塘渡口镇
面积
 • 总计2,001.01 平方公里(772.59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752,125人
 • 密度376人/平方公里(974人/平方英里)
 • 城镇339,664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422100
電話區號0739
行政区划代码430523

邵阳县是中国湖南省邵阳市西南部的一个GDP总量256,128万元(2004年)。常住总人口約76万人。县人民政府駐塘渡口镇。区域总面积为2,001.01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编辑]

邵阳县汉初为“昭陵县”,属长沙国;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昭陵郡”,分置“昭阳县”;晋朝太康元年(280年)避司马昭之讳,改名“邵阳县”。尽管其后辖域多变但县名一直沿用至今。以下所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邵阳县区划划出变更情况。

1950年10月19日,设立县级邵阳市,以邵阳县城关镇和祭祺、余湖、板卜、城北、田江渡5乡为其行政区域;

1952年2月16日,设立邵东县,以邵阳县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区的全部,和第一、七、十四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设立蓝田县,划出邵阳县第十六区部分地区;

1952年2月26日建新邵县,划出邵阳县第一、二、三、十五区全部和第十四、十六区各一部分地区,新化县第八、九区全部及第四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组建,并取新化、邵阳之首字命名“新邵”;

1952年2月26日,邵阳县驻地由县级邵阳市区迁至塘渡口

1997年8月29日,邵阳县的陈家桥乡划入新成立的邵阳市辖区北塔区

文化大革命

[编辑]
主条目:邵阳县大屠杀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邵阳县发生了一场大屠杀事件[2][3][4][5][6] 邵阳县屠杀发生于1968年7-9月间,根据1974年当地、县联合调查团的统计,全县在抓“黑杀队”运动中,共抓了11,177人,关押7,781人,私设监狱702处,自制镣铐1,587副;其中,322人被杀、669人被逼自杀,共计死亡991人,另有113人致残,而有学者指出邵阳大屠杀实际死亡人达数千人。[3][5][7] 该大屠杀中使用的杀人手段极其残忍,包括活埋、石砸、淹死、打死、勒死、烫死、压死、火烧、分尸等等,不少女性死前受到凌辱。[3][4][5] 屠杀的尸体顺着资江河漂流,引发河两岸群众聚集观看,漂流死尸曾堵塞邵阳市自来水厂的抽水机,导致市民逾半月不敢饮用自来水[2][3][5][8]

地理

[编辑]

邵阳县地处资水上游,地形南高北低,东南部由南部河伯岭山脉与东部四明山脉相接,河伯岭海拔1455米,为辖境至高点;北部资江河滩海拔210米。有河流61条,其中资水及其主要支流夫夷水郝水檀江

相邻县级行政区有,北界新邵县和邵阳市辖区,东依邵东市祁东县,南连东安县新宁县,西接武冈市隆回县

行政区划

[编辑]

邵阳县下辖12个、8个[9]

塘渡口镇、​白仓镇、​金称市镇、​塘田市镇、​黄亭市镇、​长阳铺镇、​岩口铺镇、​九公桥镇、​下花桥镇、​谷洲镇、​郦家坪镇、​五峰铺镇、​小溪市镇、​长乐乡、​蔡桥乡、​河伯乡、​黄荆乡、​诸甲亭乡、​罗城乡、​金江乡、​七里山园艺场、​五丰铺林场和 河伯岭林场。

1982年12月31日,邵阳县下辖8区和1区级镇、36乡和5乡级镇。1996年经过撤区并乡区划调整,撤并为23乡镇,1997年划出陈家桥乡至北塔区

政治

[编辑]
主条目:邵阳县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邵阳县委员会

现任领导

[编辑]
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邵阳县人民政府

县长

中国共产党
邵阳县委员会

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邵阳县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邵阳县委员会
主席
姓名周玉祥袁胜良彭茂华唐军良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县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出生日期1972年11月(52歲)1971年8月(54歲)1973年4月(52歲)1967年3月(58歲)
就任日期2021年10月 (2021-10)2021年6月 (2021-06)2024年5月 (2024-05)2021年10月 (2021-10)

人口

[编辑]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邵陽縣常住人口為752125人。[10]

2008年,全县总人口為985,954人[11]

名人

[编辑]
另请参见“Category:邵阳人”。

交通

[编辑]

古迹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2.02.1何清涟.为了中国不再沦为修罗场-介绍谭合成《血的神话》等“文革”研究. 美国之音.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中文). 
  3. ^3.03.13.23.3何清涟.一九六八年湖南邵阳县的大屠杀. 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4. ^4.04.1何莲清.“文革”中的邵阳大屠杀. 华夏文摘.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5. ^5.05.15.25.3林启山.“文革”时期湖南省邵阳县“黑杀风”事件始末. 当代中国研究.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6. ^宋永毅.“文革”中的暴力与大屠杀. 香港中文大学.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7. ^何清涟.一份“文革”时期的人权纪录 ——介绍《文革四十周年祭:特殊年代回忆录》. 《华夏报》.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7). 
  8. ^朱健囯.不与水合作: 现代化与伪现代化的文化冲突.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2020-06-20].ISBN 978-7-5039-184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中文). 
  9. ^行政区划搜索:邵阳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10. ^中國: 湖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11. ^邵阳·邵阳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8-25.

外部链接

[编辑]
邵阳县行政区划
类似乡级单位
  • 七里山园艺场
  • 五丰铺林场
  • 河伯岭林场
邵阳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湖南省  政府驻地:大祥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双清区
9街道
2镇
1乡
大祥区
11街道
1镇
2乡
北塔区
4街道
1乡
县级市
武冈市
4街道
11镇
3乡
邵东市
3街道
18镇
4乡
新邵县
13镇
2乡
邵阳县
12镇
8乡
隆回县
2街道
18镇
3乡
2民族乡
洞口县
3街道
14镇
3乡
3民族乡
绥宁县
8镇
1乡
8民族乡
新宁县
8镇
6乡
2民族乡
自治县
城步苗族自治县
7镇
5乡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衡阳市
邵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张家界市
益阳市
郴州市
永州市
怀化市
娄底市
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湖南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所有曾划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者皆已脱贫摘帽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全境)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邵阳县&oldid=8559028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