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邵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姓氏
百家姓》第102位
12:
13:
14:

郡望 博陵郡
各地寫法
读音
汉语拼音Shào
台灣多為威妥瑪拼音Shao
香港港府粤拼Shiu/Shaw/Siu
澳門澳門粵拼/葡語影響Sio
新加坡Shaw
马来西亚Shao/Shaw/Sao/Shau
」重定向至此。关于台灣原住民族,请见「邵族」。

邵姓,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2。

2006年邵姓人口在中国大陆排名第84。

起源

[编辑]
  • 出自姬姓
    • 周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為召公或召伯。《氏族博考》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
  • 出自芈姓
    • 楚昭王之后有邵姓。
  • 出自部落
    • 商朝时,在今河南鄢城一带有一支部落,称召方。商末周国兴起,周文王封其姬奭于召,史称召公奭,召方族人归顺于周。其後「召」改為「邵」。

播迁

[编辑]

自秦漢以來,邵姓主要散居於河南,在安阳、汝南、南阳等地形成望族。自西晋末年始,邵姓开始南迁,最远到达福建、广东等地。唐时有诗人邵谒,為广东韶州翁源人。宋明时期,邵氏还分布于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山西等地。从清代开始,有邵氏迁至台湾。

如今邵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山东、甘肃、安徽、湖北等省为多。5省的邵姓约占到全国汉族邵姓人口的56%。

地名

[编辑]
  • 陡坡店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下辖的村

參考書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百家姓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邵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参见

[编辑]
臺灣前一百大姓氏
01~025位
26~050位
51~075位
76~100位
2023年6月30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1]-表57,黃/黄、溫/温、锺/鐘分別統計
中国大陆前一百大姓氏
1~25位
26~50位
51~75位
76~100位
出自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萧与肖、戴与代、阎与闫、邱与丘、傅与付等分别统计。
另見:中國姓氏排名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邵姓&oldid=8718712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