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選舉委員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19年9月25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系列条目
政治
投票箱
主题政治主题

選舉委員會是指一國政府或地方政府中主責操辦选举相關事務的行政機關[1][2][3][4]

功能

[编辑]

獨立模式

[编辑]

在獨立模式下,選舉委員會獨立於行政部門,並管理自己的預算。具有獨立選舉委員會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約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南非、斯里蘭卡、泰國和英國等。在其中一些國家/地區中,選舉委員會的獨立性在憲法上得到了保障,例如,《南非憲法》第190 條。

分支模式

[编辑]

在分支機構模式中,選舉委員會通常稱為選舉分支機構,通常是憲法認可的獨立政府分支機構,其成員由行政或立法部門任命。設有選舉部門的國家包括玻利維亞、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等。

混合模式

[编辑]

在混合模式中,有一個獨立的董事會來確定政策,但是對於執行部門來說,實施通常是一個事,由獨立的董事會來進行不同程度的監督。具有這種模式的國家包括喀麥隆、法國、德國、日本、塞內加爾和西班牙等。

行政模式

[编辑]

在行政模式中,選舉委員會由內閣大臣領導,是政府行政部門的一部分,可能包括地方政府機構,作為中央機構的代理人。具有此模式的國家/地區包括丹麥、新加坡、瑞典、瑞士、突尼斯等。在美國,聯邦、州和地方辦事處的選舉由每個州政府的行政部門進行管理,例如,參見佛羅里達州的選舉委員會。

司法模式

[编辑]

在司法模式中,選舉委員會由特別的“選舉法院”密切監督並最終負責。具有這種模式的國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等。

列表

[编辑]
主權国家/地區選舉機構政治體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旗/區旗國徽/區徽選舉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半總統制立憲共和制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區域
 香港香港選舉管理委員會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澳門選舉管理委員會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澳門特別行政區
 马来西亚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議會制君主立憲制馬來西亞政府
馬來西亞
 俄羅斯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聯邦制俄羅斯聯邦政府
俄羅斯聯邦主體
 澳大利亞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英语Australian Electoral Commission聯邦制君主立憲制澳洲政府
澳大利亚
 英国英國選舉委員會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英國政府
英國
 美国聯邦選舉委員會聯邦制總統制美國政府
美國領土
 日本選舉管理委員會君主立憲制日本國政府
日本群島
 大韓民國(韩国)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總統制立憲共和制大韓民國政府
大韓民國實際控制區域
 南非南非選舉委員會議會制南非政府
南非
 緬甸联邦选举委员会議會制共和制
威权军政府
國家管理委員會
缅甸(法理上)

其他機構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Australian Electoral Commission. [December 15,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4). 
  2. ^Alvarez-Rivera, Manuel.Elections to the Latvian Saeima (Parliament). Election Resources on the Internet. [December 15,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3. ^Oklahoma State Election Board. [December 15,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5). 
  4. ^Superior Electoral Court, Brazil (TSE). [December 15,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外部連結

[编辑]
典型分支機構
非典型分支機構
各國的權力分立
參見
法律核心科目
Scales of justice
其他科目
法淵源律
立法
法律體系
法律理據
法律哲学
法律機制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選舉委員會&oldid=8993996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