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通运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运河
张家湾城墙及通运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6-810(7-1973-3-009)
认定时间2006年(2013年合并至大运河

通运桥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家湾城南门的一座明朝石桥。因横跨萧太后河[1],俗称萧太后桥[2][3]

历史

[编辑]

萧太后河始建于辽朝,而桥梁历史亦追溯至辽朝[1]。明朝时,桥梁所在为张家湾城城南,故称「南門板橋」。此座木桥歲久板腐,人畜多傷。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太監張華題請改建石橋,建福德廟、文昌祠以鎮之。費數萬金[4]。或说,万历帝生母李太后通州漷县人,捐福德庙的大半修庙之资。桥梁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动工。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建成,赐名“通运”[1][2]

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由通州绅士丁鹤皋捐资,对通运桥进行一次小修[3]

通运桥北端原立有两块石碑,桥西石碑为“敕建通运桥碑记”,桥东石碑为“敕建通州桥福德庙碑记”,记述捐资改建石桥与建庙镇桥之事。现已无存[1]

1959年,通州区政府公布通运桥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995年10月,与张家湾城墙,以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之名列为第五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2006年,以张家湾城墙及通运桥之名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子项。2013年,合并至大运河[5]

2017年2月相关报道中,通运桥周围环境恶劣,桥身石雕因被当地居民用来燃放烟花而损坏。东南侧桥头的麒麟石雕又受污水侵蚀。记者向通州区政府文委文物科询问时,朱科长表示,会立刻通知属地镇政府赴现场核实。同时,他们已向北京市文物局报批,准备今年对桥梁进行修缮[6]。2022年,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张家湾城墙和通运桥进行修缮[7]。通运桥的修缮工程包括通运桥整体及周边桥台的修缮[8]

桥体

[编辑]

通运桥为南北向,三券联拱式。桥梁全长43.5米[2][1],或说全长45米,桥身长33.6米[8]。桥宽10米[2][1],或说桥面宽9.36米[8]

中券宽9米,券洞两侧上方雕有镇水兽,券洞壁上镶嵌碑记一方[2]。两旁券洞宽7米[1]。石桥两边共有狮雕望柱44根。2017年时,实际留存24根[6]。上雕须弥座,座顶雕狮,雄雌相间,神态各异[7]。2017年时,柱头石狮为23尊,相对完整的6尊[6]。柱间嵌置栏板19块,栏板两面都有浮雕宝瓶荷叶,及叶脉。这种两面浮雕宝瓶的风格,为全国古桥中所独有。栏端设麒麟戗栏兽石雕,双角密鳞,昂头蹲坐[7]。又以长方块花岗岩横砌金刚墙。现仅存石桥与残垣一段[1]

桥面保留有清晰的车辙印[7],同时桥面有不同程度损坏,但石桥结构完整坚固[2]。2022年,对张家湾城墙和通运桥修复时,桥面石块以及桥两侧的石狮、浮雕宝瓶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西侧一座石狮仅存半面,一座仅剩一条石腿。修缮时,对石狮等石制雕刻艺术品,按残损程度做清灰保养、补配复原等处理。打磨添配约七十块桥面石块[7]

注释

[编辑]
  1. ^1.01.11.21.31.41.51.61.7罗哲文、柴福善.北京地区的古桥. 北京市地情资料网. 2009-07-17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简体中文). 
  2. ^2.02.12.22.32.42.52.6文物志》第三篇 文物保护与利用》第三节 文物保护单位》3-6表 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续表. 北京市文物局网站. 2023-04-18 [202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简体中文).202 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 通县张家湾镇 明 古建筑 1995年10月20日 通运桥,俗称“萧太后桥”。原为木板桥,明万历年间,改建为石桥,赐名“通运”。石桥南北向,三券联栱式,全长40米,宽10米,石桥两边各有狮雕望柱18根,浮雕宝瓶栏板19块,石桥中券阔9米,内嵌碑记一块。现桥面虽有不同程度损坏,但石桥结构完整坚固。通运桥北为张家湾镇城墙遗迹。张家湾镇自辽金以来因潞河通运和通惠河疏凿而逐渐成为水陆要津,“万舟骈集”曾为通州八景之一。通运桥与城墙遗迹是研究北京通惠河水利工程以及张家湾古镇民风民俗的实物。 
  3. ^3.03.13.2记者:陆中秋.走进具有千年历史文化古镇--张家湾感受古运河畔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日报网. 2020-12-07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1)(简体中文).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輿彙編·第十五卷》順天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廣福橋 在張家灣接待寺前。通運橋 在張家灣城南,舊名「南門板橋」,歲久板腐,人畜多傷。明萬曆三十三年,太監張華題請改建石橋,建福德廟、文昌祠以鎮之。費數萬金。善人橋 在張家灣城南[……]
  5. ^大运河. 北京市文物局网站. 2017-10-27 [2024-08-09](简体中文). 
  6. ^6.06.16.2记者:黑克、崔毅飞. 千帆 , 编.412岁通运桥石狮现裂缝 文保部门称年内修缮. 环球网,来源:千龙网. 2017-02-20 [2024-08-09](简体中文). 
  7. ^7.07.17.27.37.4记者:孙云柯. 董兆瑞、鲍聪颖 , 编.城墙遗址及通运桥修缮工程主体完工 张家湾留住古镇老味道. 人民网,来源:北京日报. 2022-11-16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0)(简体中文). 
  8. ^8.08.18.2张斯瑀 (编).大运河张家湾遗址即将启动修缮. 首都文明网,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2022-08-04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简体中文).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海淀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房山区
昌平区
门头沟区
延庆区
通州区
顺义区
平谷区
跨省市区
  • 注1:明北京城城墙遗存为东城区和西城区共有。
  • 注2:元大都城墙遗址为朝阳区和海淀区共有。
  • 注3: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为昌平区和延庆区共有。
  • 注4:玉河故道包括澄清上闸(含万宁桥)、澄清中闸(含东不压桥
  • 注5:包括北齐长城、明长城。北齐长城东起平谷区,经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昌平区,西迄门头沟区。明长城东起平谷区,经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昌平区,西迄门头沟区。详见长城
参见: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通运桥&oldid=85222882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