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運站(英語:Integrated Transport Hub/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簡稱:ITH/PTI),香港又作公共运输交汇处、公共交通交匯處、運輸交匯處或交通交匯處,中國大陸或澳門又作综合交通枢纽,臺灣又作转运站、交通樞紐,新加坡又作综合交通中心,是指一些可讓各交通工具的乘客作綜合轉乘用途的交通設施,設有多種交通工具(巴士、鐵路、小巴、的士、渡輪等)的中途站及終點站,方便乘客由巴士轉乘其他巴士或由一種交通工具轉乘另一種交通工具前往相關目的地,通常設在或靠近鐵路車站或渡輪碼頭旁,或是位於商場、大型屋苑地下,甚至位於機場旁。
由於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規模及面積較一般的巴士總站為大,故此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設計較一般巴士總站為高。公共運輸交匯處一般有不少於8個停車彎,以提供不同的公共交通服務,並需要提供充足的照明、保安及安全裝置,又需要提供乘客查閱資料設施,協助乘搭不同交通工具的乘客前往所需的目的地。
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巴士部分主要分為三大類別:
多數90年代或以後興建的交通樞紐普遍採用一體化設計,包括機場、高鐵站、地鐵站與巴士總站融為一體,以便不同交通工具之間的轉乘。也有部分交通樞紐利用了TOD模式達致站城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