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清代行政區劃,請見「
赤峰县」。
赤峰市(蒙古语:ᠤᠯᠠᠭᠠᠨᠬᠠᠳᠠ
ᠬᠣᠲᠠ,鲍培转写:Ulaɣanqada qota,西里尔字母:Улаанхад хо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前身为昭乌达盟[註 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华北地区北部。市境西北接锡林郭勒盟,东北连通辽市,东南邻辽宁省朝阳市,西南界河北省承德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大兴安岭余脉南麓,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北麓。西拉木伦河源于市境西部,向东横贯全市,老哈河由南部入境,于东部与西拉木伦河汇合成西辽河。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其中漢族人口约占77%,蒙古族人口约占19%。市人民政府驻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
紅山出土玉龍早在史前時代,赤峰市轄境即有古人類居住。紅山文化遺址即發現於城市郊外的紅山北坡。
先秦時期,活动于赤峰地區的主要是东胡。战国后期燕國在边境构筑的燕长城从赤峰南部穿过。赤峰南部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宁城黑城,辖狗泽都、阳安都、白庚都、酉城都。
秦漢時期,赤峰地區屬遼西郡、右北平郡所轄,北朝因之。隋代,属契丹、奚活动范围,唐朝在此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
五代十国时期,耶律阿保机东征西讨,建立契丹國,後改国号为大辽,其國都上京临潢府及中京大定府都位於本地。金代,今赤峰市全境属北京路。
元代,辖境属中书省的上都路、辽阳行省的大宁路、全宁路和应昌路。明初,為寧王藩地,大寧衛就位于今宁城县境,永樂后,卫所内迁,由明朝羁縻的兀良哈三卫游牧。后金征服漠南蒙古各部,清朝将其划入盟旗体制。赤峰市辖境大部属昭乌达盟,辖十一旗;小部分属卓索图盟,辖五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廷于赤峰境内置乌兰哈达厅,蒙古语“乌兰哈达”意即赤峰,得名于市境东北的褐色孤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赤峰县,“赤峰”之名由此为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升格为赤峰直隸州。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赤峰市辖境屬热河特别区、熱河省管轄民初,赤峰又改为县。民国3年(1914年),北洋政府设热河特别区,辖境包括今赤峰与朝阳、承德三市。民國17年(1928年),被国民政府改为熱河省。截止1932年,今赤峰市境内县级行政建制有巴林左、巴林右,敖汉左、敖汉右、敖汉南,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左、翁牛特右,共九个旗;赤峰、经棚、林西、林东,共四县;宁城、天山,两设治局。县级行政区共15个。
民國22年(1933年),热河战役爆发,日軍将其并入滿洲國。赤峰南部地区属热河省,北部地区属兴安西省。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同年赤峰地区被划入中共解放区,南部分别属于热辽行政公署设置的热中专区、二十二专区和热辽专区。民国37年(1948年)9月,赤峰縣(今松山区)析置赤峰市(今红山区),市县并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时赤峰辖境北部属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赤峰辖境南部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以及赤峰市,仍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撤销热河省,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划入昭乌达盟,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由林东迁驻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辽宁省。
1979年7月1日,昭乌达盟由辽宁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10日,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立地级赤峰市。[1]
乌兰布统乡元宝山村草甸 2010年9月19日赤峰市地处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燕山北麓山地截接复合部位。赤峰市境东南邻辽宁省朝阳市,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西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是内蒙古通辽市。赤峰市边界总长为2123公里。
赤峰市周边四至极点:东点阿鲁科尔沁旗绍根苏木所辖朝伦巴特尔房身村;西点克什克腾旗达尔罕乌拉苏木所辖少布查干村;南点宁城县山头乡所辖哈巴气村南山;北点阿鲁科尔沁旗所辖呼热吐古鲁班诺尔的辉特扎哈诺尔北岸。赤峰东西宽375公里,南北长457.5公里。
赤峰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貌类型:山地159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7.74%;高平原4740平方公里,占5.27%;熔岩台地2886平方公里,占3.21%; 低山丘陵17500平方公里,占19.44%;黄土丘陵20619平方公里,占22.90%;河谷平原7358平方公里,占8.17%;沙地20946平方公里,占23.27%。总观地貌属山地丘陵区,中低山和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3.3%。市境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西部地势最高海拔2067米,而东部最低海拔不足300米。
赤峰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冷长,夏闷热,春秋两季较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6℃,年平均气温7.5℃。
| 1981−2010年间赤峰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 平均高温 °C(°F) | −3.1 (26.4) | 1.0 (33.8) | 7.6 (45.7) | 17.2 (63.0) | 23.8 (74.8) | 27.9 (82.2) | 29.6 (85.3) | 28.3 (82.9) | 23.7 (74.7) | 16.0 (60.8) | 5.7 (42.3) | −1.1 (30.0) | 14.7 (58.5) |
|---|
| 日均气温 °C(°F) | −10.4 (13.3) | −6.6 (20.1) | 0.4 (32.7) | 10.0 (50.0) | 17.0 (62.6) | 21.6 (70.9) | 23.7 (74.7) | 22.1 (71.8) | 16.5 (61.7) | 8.6 (47.5) | −1.2 (29.8) | −7.9 (17.8) | 7.8 (46.1) |
|---|
| 平均低温 °C(°F) | −16.1 (3.0) | −12.8 (9.0) | −5.9 (21.4) | 3.2 (37.8) | 10.3 (50.5) | 15.6 (60.1) | 18.5 (65.3) | 16.7 (62.1) | 10.1 (50.2) | 2.4 (36.3) | −6.6 (20.1) | −13.1 (8.4) | 1.9 (35.4) |
|---|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4 (0.06) | 2.5 (0.10) | 7.1 (0.28) | 15.8 (0.62) | 36.7 (1.44) | 63.0 (2.48) | 114.4 (4.50) | 69.0 (2.72) | 32.9 (1.30) | 20.8 (0.82) | 5.0 (0.20) | 1.6 (0.06) | 370.2 (14.58) |
|---|
|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 1.8 | 1.8 | 2.7 | 4.1 | 7.8 | 12.1 | 14.2 | 10.4 | 7.0 | 4.5 | 2.6 | 1.1 | 70.1 |
|---|
| 平均相對濕度(%) | 44 | 40 | 38 | 37 | 41 | 54 | 65 | 66 | 57 | 49 | 47 | 45 | 49 |
|---|
| 月均日照時數 | 205.1 | 210.1 | 254.4 | 259.2 | 281.0 | 263.6 | 254.0 | 255.3 | 251.4 | 241.1 | 201.0 | 189.6 | 2,865.8 |
|---|
| 可照百分比 | 71 | 71 | 69 | 65 | 63 | 58 | 55 | 59 | 67 | 70 | 68 | 67 | 65 |
|---|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2][3] |
- 市委书记
- 高再堂(1983年10月-1988年9月)
- 宋志民(1988年9月-1991年10月)
- 刘云山(1991年10月-1993年4月)
- 许久勋(1993年4月-1998年5月)
- 刘玉祥(1998年5月-2001年9月)
- 罗啸天(2001年9月-2005年1月)
- 杭桂林(2005年1月-2011年1月)
- 王中和(2011年1月-2013年8月)
- 王程熙(2013年8月-2016年6月)
- 毕力夫(2016年2月-2017年5月)
- 段志强(2017年5月-2020年1月)
- 孟宪东(2020年1月-2021年5月)
- 万超岐(2021年5月-2024年10月)
- 唐毅(2024年10月-)
| - 市长
- 才吉尔乎(1983年10月-1988年9月)
- 王凤岐(1988年9月-1989年10月)
- 高连元(1990年2月-1998年4月)
- 高延青(1998年4月-2001年9月)
- 呼尔查(2001年9月-2003年3月)
- 杭桂林(2003年4月-2005年1月)
- 徐国元(2005年1月-2008年2月)
- 王中和(2008年3月-2011年1月)
- 包满达(2011年1月-2015年1月)
- 毕力夫(2015年1月-2016年2月)
- 孟宪东(2016年3月-2020年1月)
- 王旺盛(2020年1月-2023年6月)
- 栾天猛(2023年7月-)
|
赤峰市现辖3个市辖区、2个县、7个旗。
| 赤峰市行政区划图 |
|---|
|
| 区划代码[8] | 区划名称 传统蒙古文 | 汉语拼音 拉丁字母转写[9] | 面积[註 2][10]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3][11]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12]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苏木 |
|---|
| 150400 | 赤峰市 ᠤᠯᠠᠭᠠᠨᠬᠠᠳᠠ ᠬᠣᠲᠠ | Chìfēng Shì Ulaγanqada qota | 86,915.58 | 4,035,967 | 松山区 | 024000 | 21 | 88 | 25 | 3 | 19 |
|---|
| 150402 | 红山区 ᠬᠣᠩ ᠱᠠᠨ ᠲᠣᠭᠣᠷᠢᠭ | Hóngshān Qū Hon šan toγoriγ | 487.21 | 469,079 | 站前街道 | 024000 | 11 | 2 | | | |
|---|
| 150403 | 元宝山区 ᠶᠤᠸᠠᠨ ᠪᠣᠣ ᠱᠠᠨ ᠲᠣᠭᠣᠷᠢᠭ | Yuánbǎoshān Qū Yuvan boo šan toγoriγ | 943.80 | 284,990 | 平庄城区街道 | 024000 | 6 | 5 | 1 | 1 | |
|---|
| 150404 | 松山区 ᠰᠦᠩ ᠱᠠᠨ ᠲᠣᠭᠣᠷᠢᠭ | Sōngshān Qū Süng šan toγoriγ | 5,628.98 | 706,312 | 振兴街道 | 024000 | 4 | 9 | 5 | 1 | |
|---|
| 150421 | 阿鲁科尔沁旗 ᠠᠷᠤ ᠬᠣᠷᠴᠢᠨ ᠬᠣᠰᠢᠭᠤ | Ālǔkē'ěrqìn Qí Aru qorčin qosiγu | 13,239.82 | 240,360 | 天山镇 | 025500 | | 7 | 3 | | 4 |
|---|
| 150422 | 巴林左旗 ᠪᠠᠭᠠᠷᠢᠨ ᠵᠡᠭᠦᠨ ᠬᠣᠰᠢᠭᠤ | Bālín Zuǒ Qí Baγarin ǰegün qosiγu | 6,468.85 | 277,522 | 林东镇 | 025400 | | 7 | 2 | | 2 |
|---|
| 150423 | 巴林右旗 ᠪᠠᠭᠠᠷᠢᠨ ᠪᠠᠷᠠᠭᠤᠨ ᠬᠣᠰᠢᠭᠤ | Bālín Yòu Qí Baγarin baraγun qosiγu | 9,980.08 | 155,027 | 大板镇 | 025100 | | 5 | | | 4 |
|---|
| 150424 | 林西县 ᠯᠢᠨᠰᠢ ᠰᠢᠶᠠᠨ | Línxī Xiàn Linsi siyan | 3,779.48 | 186,663 | 林西镇 | 025200 | | 7 | 2 | | |
|---|
| 150425 | 克什克腾旗 ᠬᠡᠰᠢᠭᠲᠡᠨ ᠬᠣᠰᠢᠭᠤ | Kèshíkèténg Qí Kesigten qosiγu | 18,911.46 | 186,143 | 经棚镇 | 025300 | | 7 | 2 | | 4 |
|---|
| 150426 | 翁牛特旗 ᠣᠩᠨᠢᠭᠤᠳ ᠬᠣᠰᠢᠭᠤ | Wēngniútè Qí Ongniγud qosiγu | 11,889.60 | 333,970 | 乌丹镇 | 024500 | | 8 | 2 | | 4 |
|---|
| 150428 | 喀喇沁旗 ᠬᠠᠷᠠᠴᠢᠨ ᠬᠣᠰᠢᠭᠤ | Kālǎqìn Qí Qaračin qosiγu | 3,040.08 | 262,792 | 锦山镇 | 024400 | | 7 | 2 | 1 | |
|---|
| 150429 | 宁城县 ᠨᠢᠩᠴᠧᠩ ᠰᠢᠶᠠᠨ | Níngchéng Xiàn Ningčëng siyan | 4,310.50 | 484,397 | 天义镇 | 024200 | | 13 | 2 | | |
|---|
| 150430 | 敖汉旗 ᠠᠤᠬᠠᠨ ᠬᠣᠰᠢᠭᠤ | Àohàn Qí Auqan qosiγu | 8,235.71 | 448,712 | 新惠镇 | 024300 | | 11 | 4 | | 1 |
|---|
|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00.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6万人,乡村人口18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63%,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3.2万人,女性人口196.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6万人,出生率5.39‰;死亡人口3.18万人,死亡率为7.93‰。[13][14]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035,967人[15]。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341,24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05,278人,下降7.03%,年平均增长率为-0.73%。其中,男性人口为2,049,636人,占总人口的50.78%;女性人口为1,986,331人,占总人口的49.2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19。0-14岁的人口为619,079人,占总人口的15.34%;15-59岁的人口为2,567,308人,占总人口的63.6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49,580人,占总人口的21.0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34,224人,占总人口的13.24%。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43,486人,占总人口的53.1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92,481人,占总人口的46.89%。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341245人[16],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减少176801人,下降3.91%,年平均下降0.40%。其中,男性人口为2233288人,占51.44%;女性人口为2107957人,占48.5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95。0-14岁人口为666534人,占15.35%;15-64岁人口为3350599人,占77.18%;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4112人,占7.47%。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062,422人,占75.88%;蒙古族人口为814,470人,占20.1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59,075人,占3.9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93,311人,下降8.7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1.4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1,967人,下降1.2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42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减少15,354人,下降1.8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07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增加1,961人,增长1.6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6个百分点。
赤峰市民族构成(2020年11月)[17]| 民族名称 | 汉族 | 蒙古族 | 满族 | 回族 | 朝鲜族 | 苗族 | 达斡尔族 | 壮族 | 侗族 | 其他民族 |
|---|
| 人口数 | 3,062,422 | 814,470 | 122,676 | 28,924 | 1,492 | 975 | 890 | 505 | 412 | 2,696 |
|---|
| 占总人口比例(%) | 75.88 | 20.18 | 3.04 | 0.72 | 0.04 | 0.02 | 0.02 | 0.01 | 0.01 | 0.07 |
|---|
|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 - | 83.66 | 12.60 | 2.97 | 0.15 | 0.10 | 0.09 | 0.05 | 0.04 | 0.28 |
|---|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23.4亿元,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974.6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比例为21:33.7:4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577元,比上年增长2.4%。[14]
赤峰玉龙机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牛营子镇玉龙村,为军民合用机场。自2008年3月20日零时起正式启用运营,原赤峰机场同时永久性关闭,所有民航航班均转到赤峰玉龙机场起降。可昼夜起降波音747以下大型飞机。
大广高速,
丹锡高速连接赤峰环城高速公路。
111国道,
306国道经过赤峰市区。
赤峰南站,位于赤峰市红山区站前街,于1935年启用,为沈阳铁路局管辖的客货运二等站。经过铁路有京通铁路、叶赤铁路及赤大白铁路。
集通铁路经过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巴林左旗。
作为辽陵一部分的庆陵庆州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