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赤峰市

坐标42°15′28″N118°53′13″E / 42.2579°N 118.887°E /42.2579; 118.88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兰哈达」重定向至此。关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下辖的一个乡,请见「乌兰哈达乡」。
关于清代行政區劃,請見「赤峰县」。
赤峰市
ᠤᠯᠠᠭᠠᠨᠬᠠᠳᠠ
ᠬᠣᠲᠠ
地级市
赤峰火车站
赤峰火车站
綽號:乌兰哈达
赤峰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赤峰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坐标:42°15′28″N118°53′13″E / 42.2579°N 118.887°E /42.2579; 118.887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治區内蒙古自治区
設立1983年10月10日
語源以城区东部英金河东岸乌兰哈达得名,“乌兰哈达”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山峰”。赤峰城区东北隅的赭红色山峰简称“红山”,雅称“赤峰”
政府駐地松山区
下级行政区3个市辖区、2个、7个
政府
 • 市委書記唐毅
 • 人大常委會主任孙艾芳
 • 市長栾天猛
 • 政協主席苏雅勒其其格(女,蒙古族)
面积
 • 地级市90,021 平方公里(34,757 平方英里)
 • 市區7,060 平方公里(2,730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区第4位(佔全内蒙古自治区7.53%)
最高海拔2,067 公尺(6,781 英尺)
人口(2022)
 • 常住常住人口400.10萬人
 • 排名全区第1位(佔全内蒙古自治区16.66%)
 • 密度44.5人/平方公里(11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22)181.5萬人
 • 城镇(2020)218.6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漢語普通话)、蒙古语
 • 方言漢語(北京官话朝峰片)、蒙古语(巴林土語喀喇沁土语
时区北京时间UTC+08:00
郵政編碼024000
電話區號476
車輛號牌蒙D
气候中温带半湿润气候
年均温7.5 ℃
行政区划代码150400
舊稱昭烏達盟
国内生产总值(2022)¥2148.4亿(全区第4位,佔全内蒙古自治区9.05%)
300.70亿美元汇率
人均¥53,577(全区第11位
7,499美元(汇率)
網站中国赤峰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内蒙古统计年鉴-2016》
赤峰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赤峰市蒙古语ᠤᠯᠠᠭᠠᠨᠬᠠᠳᠠ
ᠬᠣᠲᠠ
鲍培转写Ulaɣanqada qota西里尔字母Улаанхад хо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前身为昭乌达盟[註 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华北地区北部。市境西北接锡林郭勒盟,东北连通辽市,东南邻辽宁省朝阳市,西南界河北省承德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大兴安岭余脉南麓,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北麓。西拉木伦河源于市境西部,向东横贯全市,老哈河由南部入境,于东部与西拉木伦河汇合成西辽河。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其中漢族人口约占77%,蒙古族人口约占19%。市人民政府驻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

历史

[编辑]
紅山出土玉龍

早在史前時代,赤峰市轄境即有古人類居住。紅山文化遺址即發現於城市郊外的紅山北坡。

先秦時期,活动于赤峰地區的主要是东胡。战国后期燕國在边境构筑的燕长城从赤峰南部穿过。赤峰南部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宁城黑城,辖狗泽都、阳安都、白庚都、酉城都。

秦漢時期,赤峰地區屬遼西郡右北平郡所轄,北朝因之。隋代,属契丹活动范围,唐朝在此设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

五代十国时期,耶律阿保机东征西讨,建立契丹國,後改国号为大辽,其國都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都位於本地。金代,今赤峰市全境属北京路

元代,辖境属中书省的上都路、辽阳行省的大宁路、全宁路和应昌路。初,為寧王藩地,大寧衛就位于今宁城县境,永樂后,卫所内迁,由明朝羁縻兀良哈三卫游牧。后金征服漠南蒙古各部,清朝将其划入盟旗体制。赤峰市辖境大部属昭乌达盟,辖十一旗;小部分属卓索图盟,辖五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廷于赤峰境内置乌兰哈达厅,蒙古语“乌兰哈达”意即赤峰,得名于市境东北的褐色孤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赤峰县,“赤峰”之名由此为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升格为赤峰直隸州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赤峰市辖境屬热河特别区、熱河省管轄

民初,赤峰又改为县。民国3年(1914年),北洋政府设热河特别区,辖境包括今赤峰与朝阳、承德三市。民國17年(1928年),被国民政府改为熱河省。截止1932年,今赤峰市境内县级行政建制有巴林左、巴林右,敖汉左、敖汉右、敖汉南,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左、翁牛特右,共九个旗;赤峰、经棚、林西、林东,共四县;宁城、天山,两设治局。县级行政区共15个。

民國22年(1933年),热河战役爆发,日軍将其并入滿洲國。赤峰南部地区属热河省,北部地区属兴安西省。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同年赤峰地区被划入中共解放区,南部分别属于热辽行政公署设置的热中专区、二十二专区和热辽专区。民国37年(1948年)9月,赤峰縣(今松山区)析置赤峰市(今红山区),市县并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时赤峰辖境北部属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赤峰辖境南部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以及赤峰市,仍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撤销热河省,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划入昭乌达盟,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由林东迁驻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辽宁省。

1979年7月1日,昭乌达盟由辽宁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10日,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立地级赤峰市。[1]

地理

[编辑]
乌兰布统乡元宝山村草甸 2010年9月19日

位置

[编辑]

赤峰市地处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燕山北麓山地截接复合部位。赤峰市境东南邻辽宁省朝阳市,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西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是内蒙古通辽市。赤峰市边界总长为2123公里。

赤峰市周边四至极点:东点阿鲁科尔沁旗绍根苏木所辖朝伦巴特尔房身村;西点克什克腾旗达尔罕乌拉苏木所辖少布查干村;南点宁城县山头乡所辖哈巴气村南山;北点阿鲁科尔沁旗所辖呼热吐古鲁班诺尔的辉特扎哈诺尔北岸。赤峰东西宽375公里,南北长457.5公里。

地貌

[编辑]

赤峰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貌类型:山地159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7.74%;高平原4740平方公里,占5.27%;熔岩台地2886平方公里,占3.21%; 低山丘陵17500平方公里,占19.44%;黄土丘陵20619平方公里,占22.90%;河谷平原7358平方公里,占8.17%;沙地20946平方公里,占23.27%。总观地貌属山地丘陵区,中低山和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3.3%。市境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西部地势最高海拔2067米,而东部最低海拔不足300米。

气候

[编辑]

赤峰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冷长,夏闷热,春秋两季较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6℃,年平均气温7.5℃。

1981−2010年间赤峰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平均高温 °C(°F)−3.1
(26.4)
1.0
(33.8)
7.6
(45.7)
17.2
(63.0)
23.8
(74.8)
27.9
(82.2)
29.6
(85.3)
28.3
(82.9)
23.7
(74.7)
16.0
(60.8)
5.7
(42.3)
−1.1
(30.0)
14.7
(58.5)
日均气温 °C(°F)−10.4
(13.3)
−6.6
(20.1)
0.4
(32.7)
10.0
(50.0)
17.0
(62.6)
21.6
(70.9)
23.7
(74.7)
22.1
(71.8)
16.5
(61.7)
8.6
(47.5)
−1.2
(29.8)
−7.9
(17.8)
7.8
(46.1)
平均低温 °C(°F)−16.1
(3.0)
−12.8
(9.0)
−5.9
(21.4)
3.2
(37.8)
10.3
(50.5)
15.6
(60.1)
18.5
(65.3)
16.7
(62.1)
10.1
(50.2)
2.4
(36.3)
−6.6
(20.1)
−13.1
(8.4)
1.9
(35.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1.4
(0.06)
2.5
(0.10)
7.1
(0.28)
15.8
(0.62)
36.7
(1.44)
63.0
(2.48)
114.4
(4.50)
69.0
(2.72)
32.9
(1.30)
20.8
(0.82)
5.0
(0.20)
1.6
(0.06)
370.2
(14.58)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1.81.82.74.17.812.114.210.47.04.52.61.170.1
平均相對濕度(%)44403837415465665749474549
月均日照時數205.1210.1254.4259.2281.0263.6254.0255.3251.4241.1201.0189.62,865.8
可照百分比71716965635855596770686765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2][3]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编辑]
赤峰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赤峰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赤峰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赤峰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赤峰市委员会
职务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唐毅[4]睢利[5]栾天猛[6]苏雅勒其其格(女)[7]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蒙古族
籍贯四川省华蓥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
出生日期1975年2月(50歲)1970年10月(55歲)1972年2月(53歲)1967年8月(58歲)
就任日期2024年10月2024年1月2023年7月2021年2月

历任领导

[编辑]
市委书记

市长

行政区划

[编辑]

赤峰市现辖3个市辖区、2个、7个

赤峰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8]区划名称
传统蒙古文
汉语拼音
拉丁字母转写[9]
面积[註 2][10]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3][11]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邮政编码乡级行政区[12]
街道
办事处
其中:
民族乡
苏木
150400赤峰市
ᠤᠯᠠᠭᠠᠨᠬᠠᠳᠠ
ᠬᠣᠲᠠ
Chìfēng Shì
Ulaγanqada qota
86,915.584,035,967松山区024000218825319
150402红山区
ᠬᠣᠩ
ᠱᠠᠨ
ᠲᠣᠭᠣᠷᠢᠭ
Hóngshān Qū
Hon šan toγoriγ
487.21469,079站前街道024000112
150403元宝山区
ᠶᠤᠸᠠᠨ
ᠪᠣᠣ
ᠱᠠᠨ
ᠲᠣᠭᠣᠷᠢᠭ
Yuánbǎoshān Qū
Yuvan boo šan toγoriγ
943.80284,990平庄城区街道0240006511
150404松山区
ᠰᠦᠩ
ᠱᠠᠨ
ᠲᠣᠭᠣᠷᠢᠭ
Sōngshān Qū
Süng šan toγoriγ
5,628.98706,312振兴街道0240004951
150421阿鲁科尔沁旗
ᠠᠷᠤ
ᠬᠣᠷᠴᠢᠨ
ᠬᠣᠰᠢᠭᠤ
Ālǔkē'ěrqìn Qí
Aru qorčin qosiγu
13,239.82240,360天山镇025500734
150422巴林左旗
ᠪᠠᠭᠠᠷᠢᠨ
ᠵᠡᠭᠦᠨ
ᠬᠣᠰᠢᠭᠤ
Bālín Zuǒ Qí
Baγarin ǰegün qosiγu
6,468.85277,522林东镇025400722
150423巴林右旗
ᠪᠠᠭᠠᠷᠢᠨ
ᠪᠠᠷᠠᠭᠤᠨ
ᠬᠣᠰᠢᠭᠤ
Bālín Yòu Qí
Baγarin baraγun qosiγu
9,980.08155,027大板镇02510054
150424林西县
ᠯᠢᠨᠰᠢ
ᠰᠢᠶᠠᠨ
Línxī Xiàn
Linsi siyan
3,779.48186,663林西镇02520072
150425克什克腾旗
ᠬᠡᠰᠢᠭᠲᠡᠨ
ᠬᠣᠰᠢᠭᠤ
Kèshíkèténg Qí
Kesigten qosiγu
18,911.46186,143经棚镇025300724
150426翁牛特旗
ᠣᠩᠨᠢᠭᠤᠳ
ᠬᠣᠰᠢᠭᠤ
Wēngniútè Qí
Ongniγud qosiγu
11,889.60333,970乌丹镇024500824
150428喀喇沁旗
ᠬᠠᠷᠠᠴᠢᠨ
ᠬᠣᠰᠢᠭᠤ
Kālǎqìn Qí
Qaračin qosiγu
3,040.08262,792锦山镇024400721
150429宁城县
ᠨᠢᠩᠴᠧᠩ
ᠰᠢᠶᠠᠨ
Níngchéng Xiàn
Ningčëng siyan
4,310.50484,397天义镇024200132
150430敖汉旗
ᠠᠤᠬᠠᠨ
ᠬᠣᠰᠢᠭᠤ
Àohàn Qí
Auqan qosiγu
8,235.71448,712新惠镇0243001141
赤峰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  政府驻地:松山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红山区
11街道
2镇
元宝山区
6街道
5镇
1民族乡
松山区
4街道
9镇
4乡
1民族乡
林西县
7镇
2乡
宁城县
13镇
2乡
阿鲁科尔沁旗
7镇
3乡
4苏木
巴林左旗
7镇
2乡
2苏木
巴林右旗
5镇
4苏木
克什克腾旗
7镇
2乡
4苏木
翁牛特旗
8镇
2乡
4苏木
喀喇沁旗
7镇
1乡
1民族乡
敖汉旗
11镇
4乡
1苏木

人口

[编辑]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00.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6万人,乡村人口18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63%,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3.2万人,女性人口196.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6万人,出生率5.39‰;死亡人口3.18万人,死亡率为7.93‰。[13][14]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035,967人[15]。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341,24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05,278人,下降7.03%,年平均增长率为-0.73%。其中,男性人口为2,049,636人,占总人口的50.78%;女性人口为1,986,331人,占总人口的49.2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19。0-14岁的人口为619,079人,占总人口的15.34%;15-59岁的人口为2,567,308人,占总人口的63.6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49,580人,占总人口的21.0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34,224人,占总人口的13.24%。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43,486人,占总人口的53.1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92,481人,占总人口的46.89%。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341245人[16],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减少176801人,下降3.91%,年平均下降0.40%。其中,男性人口为2233288人,占51.44%;女性人口为2107957人,占48.5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95。0-14岁人口为666534人,占15.35%;15-64岁人口为3350599人,占77.18%;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4112人,占7.47%。

民族

[编辑]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062,422人,占75.88%;蒙古族人口为814,470人,占20.1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59,075人,占3.9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93,311人,下降8.7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1.4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1,967人,下降1.2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42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减少15,354人,下降1.8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07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增加1,961人,增长1.6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6个百分点。

赤峰市民族构成(2020年11月)[17]
民族名称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苗族达斡尔族壮族侗族其他民族
人口数3,062,422814,470122,67628,9241,4929758905054122,696
占总人口比例(%)75.8820.183.040.720.040.020.020.010.010.07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83.6612.602.970.150.100.090.050.040.28

经济

[编辑]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23.4亿元,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974.6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比例为21:33.7:4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577元,比上年增长2.4%。[14]

交通

[编辑]

赤峰玉龙机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牛营子镇玉龙村,为军民合用机场。自2008年3月20日零时起正式启用运营,原赤峰机场同时永久性关闭,所有民航航班均转到赤峰玉龙机场起降。可昼夜起降波音747以下大型飞机。

G45 大广高速G16 丹锡高速连接赤峰环城高速公路。 111国道 306国道经过赤峰市区。

赤峰南站,位于赤峰市红山区站前街,于1935年启用,为沈阳铁路局管辖的客货运二等站。经过铁路有京通铁路叶赤铁路赤大白铁路

集通铁路经过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巴林左旗。

旅游

[编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作为辽陵一部分的庆陵庆州白塔

名人

[编辑]
另请参见“分類:赤峰人”。

姐妹城市

[编辑]

注释

[编辑]
  1. ^蒙古语ᠵᠤᠤ
    ᠤᠳᠠ
    ᠠᠶᠢᠮᠠᠭ
    汉语拼音字母Jûû uda Aimag中蒙胡都木文转写Juu uda ayimag,除原昭烏達盟外,尚包括卓索圖盟的部分地區,需要注意的是清代的盟所用蒙古语与民国之后的不同,辛亥蒙古各盟一律改称“艾马克”。
  2.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3.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编辑]
  1. ^赤峰历史沿革. 赤峰旅游网. 2022-05-25. 
  2.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中国气象局. [2020-04-15]. 
  3.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71-2000年).中国气象局. 
  4. ^唐毅任赤峰市委书记. 中国经济网. 
  5. ^睢利当选赤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国经济网. [2024-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8). 
  6. ^栾天猛任赤峰市政府党组书记. 中国经济网. [202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4). 
  7. ^苏雅勒其其格当选赤峰市政协主席. 中国经济网. 2021-02-24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9. ^《蒙汉字典》.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0. ^《赤峰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赤峰市国土资源局.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7). 
  11. ^赤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赤峰市人民政府. [失效連結]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ISBN 978-7-5087-5594-6. 
  13. ^2022年内蒙古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来了!. 微信公众平台.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5). 
  14. ^14.014.1赤峰市统计局.重磅!赤峰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微信公众平台. [202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5). 
  15. ^赤峰市统计局、赤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赤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3). 
  16. ^赤峰市统计局. 《赤峰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7.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人口普查年鉴-2020. [202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4). 

外部链接

[编辑]
赤峰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  政府驻地:松山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红山区
11街道
2镇
元宝山区
6街道
5镇
1民族乡
松山区
4街道
9镇
4乡
1民族乡
林西县
7镇
2乡
宁城县
13镇
2乡
阿鲁科尔沁旗
7镇
3乡
4苏木
巴林左旗
7镇
2乡
2苏木
巴林右旗
5镇
4苏木
克什克腾旗
7镇
2乡
4苏木
翁牛特旗
8镇
2乡
4苏木
喀喇沁旗
7镇
1乡
1民族乡
敖汉旗
11镇
4乡
1苏木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乌海市
赤峰市
通辽市
鄂尔多斯市
呼伦贝尔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阿拉善盟
注:鄂伦春自治旗境內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加格达奇区松岭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管辖。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内蒙古自治区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华北地区
直辖市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直辖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台湾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园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中南地区
特别行政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南地区
直辖市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注:台湾省台澎地区)由中华民国自1945年统治至今,未实际控制。釣魚臺列嶼周边海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日本政府船只交替控制。根据《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自然资规〔2023〕2号)第八条第一项规定:台湾省在地图上应当按省级行政单位表示。台北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表示(图例中注省级行政中心)。台湾省的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按照地级行政中心表示。相关背景请参阅臺灣問題

参见:地级行政区数据地级行政区列表城市建制城市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1949年以后内蒙古自治区盟建制的演变
呼伦贝尔盟
1948年成立;1949年4月11日撤销,辖域并入新设立的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纳文慕仁盟
1949年4月11日撤销,辖域并入新设立的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1949年4月11日成立;1953年4月1日撤销,辖域并入新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
呼伦贝尔市
1954年5月21日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按兴安盟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原辖域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26日恢复析置兴安盟;2001年10月10日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含代管市辖域未变。
察哈尔盟
1958年9月26日撤销,辖域并入锡林郭勒盟
昭烏達盟
1983年10月10日撤销,设立地级赤峰市
哲里木盟
1953年4月1日同时撤销,辖域入新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5月21日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后按原辖域恢复成立;1999年1月13日撤销,成立地级通辽市,辖域有调整。
伊克昭盟
1954年6月19日撤销伊克昭蒙古族自治区,设立伊克昭盟;2001年2月26日撤销,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1956年4月3日撤销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设立巴彦淖尔盟;2003年12月1日撤销,设巴彦淖尔市,辖域为撤销前的“巴彦淖尔盟”辖域。
烏蘭察布盟
1954年6月19日撤销乌兰察布蒙古族自治区,设立乌兰察布盟;2003年12月1日撤销,设乌兰察布市,含代管县级市(丰镇市)辖域实际未变。
锡林郭勒盟
1958年9月26日撤销察哈尔盟,原察哈尔盟辖域并入锡林郭勒盟。
阿拉善盟
1979年12月12日设置。
兴安盟
1953年4月1日撤销,辖域并入新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5月21日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按兴安盟与呼纳盟原辖域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26日按原辖域从呼伦贝尔盟分出恢复设置。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
青海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辽宁省
黑龙江省
吉林省
甘肃省
河北省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东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西藏自治区
注1:截至2022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对中国大陆境内219座城市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注2:划线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的城市。
国际
各地
地理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赤峰市&oldid=8887600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