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赛里木湖

坐标44°36′N81°12′E / 44.6°N 81.2°E /44.6; 81.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介紹的是赛里木湖。关于其他意思,请见「赛里木」。
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卫星影像
赛里木湖在北疆的位置
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在新疆的位置
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
坐标44°36′N81°12′E / 44.6°N 81.2°E /44.6; 81.2
类型内流湖、微咸水湖
集水面积1,408平方公里(544平方英里)
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管理机构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最大长度30公里(19英里)
最大宽度27公里(17英里)
表面积453平方公里(175平方英里)
平均深度56米(184英尺)
最大深度110米(360英尺)
水体体积26,100,000,000立方米(9.2×1011立方英尺)
岸长190公里(56英里)
表面海拔2,074米(6,804英尺)
网站赛里木湖景区官网
1岸长衡量标准不定。

赛里木湖維吾爾語 سايرام‎,哈薩克語Сайрам羅馬化:Sayram),古称“净海”,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1],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到達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赛里木”为哈萨克语音译,意为“祝愿(丝绸之路行人平安)”,也有蒙古语“山脊梁上的湖”音译之说[2]。又名三台海子,因湖东岸的三台(即清代设立的鄂勒著依图博木军)而得名[2]

地理

[编辑]

地质成因

[编辑]

赛里木湖是70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产生的地堑湖[1]。晚石炭世末期的因尼卡拉运动使得天山赛里木湖—博罗霍洛地区首先形成褶皱,再由第四纪的断块运动形成地洼断褶带山脉及断陷湖泊——赛里木湖[3]。赛里木湖的湖水主要来自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4],据推测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潜流。其湖盆中的第四纪湖泊沉积反映了西天山历史上的地质发育和冰川作用,为研究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和地质数据提供材料[1]

地形水文

[编辑]

湖区处于盆地中,周围环绕科古尔琴山天山山系[5]。湖岸线平直略呈梯形,湖底水深变化较大,最大坡降为千分之75,湖中部较为平缓深度在75-81米左右[6]。湖面海拔2074米,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7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40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6m,最深处达110m,蓄水量261×108立方米。近年来水位上升,水文特征变化不大[7]

内流湖,汇入河流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32条汇入河流中有7条为常年河流[7]。湖区冰川面积有限,约为4.28平方公里,对地表径流和湖水影响不大[7]。湖泊入湖水量和蒸发量基本收支平衡[7]。湖水为硫酸盐型微咸水[4],盐度为2.85g/L,pH值为8.8[5]

湖区属于温带高山气候类型:冬季寒冷,盛行西风西北风,夏季温和,盛行东风;气候干燥,年降水量350毫米,季节分布均匀;年平均温度仅0.5°C,最高温见于7月约28.5°C,最低温于1月−20.9°C[5]。湖区海拔较高,蒸发量小[1],湖水水量随季节变化:卫星图像显示,湖泊水域面积在4月份极大,在7月份最小[8]。12月起开始结冰期,冰厚可到1-2米,至次年5月解冻[9]

生态环境

[编辑]

赛里木湖是中国西北地区物种多样性最多的地带之一[6],湖区周边人类活动有限[5]。湖区周围形成典型之的内陆高山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对北疆的气候和水源调节起到重要作用[10]。为保护赛里木湖和果子沟,2007年霍城县果子沟牧场芦草沟清水河等乡镇近1200名牧民下山定居[11]

湖区共有分属于58科288属的639种种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8种,被子植物有55科285属631种,后者占湖区植物之多数,主要构成林下和草原 、草甸荒漠[6]。湖区以草场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但自1980年代开始有大面积退化现象[10]

天然分布的野生动物主要分为以沙狐草原旱獭等为代表荒漠动物群,绿头鸭大天鹅等为代表的河流湖沼动物群[6]。湖中原来没有鱼类[12],1976年开始引进冷水性鱼苗,1990年代成功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鱼类,现今共有高体雅罗鱼等16种鱼类[6]。目前有十多种饲养并投放市场,成为中国著名的冷水鱼养殖基地[12][13]

歷史

[编辑]

赛里木湖位于古丝绸之路北道所必经之路上,交通险要[14][15]丘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以“方圆几二百里,雪峰环之,倒映池中,师名之曰天池”提及其所途径的赛里木湖[16],并写下诗句“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17][16][15]。元代耶律楚材、清代林则徐等诸多途径此地的名人均对赛里木湖有所记载[18][17]。湖区还有岩画、乌孙国古墓群、寺庙遗址、鄂博、碑刻、古代驿站遗址等历史遗存[9]

旅游

[编辑]

赛里木湖为新疆的著名旅游景点,2004年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赛里木湖建成公79公里长的环湖公路,同年亦成立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6]。2007年被批准为中国国家湿地公园[10],同年开始举办环湖自行车赛[19]。2010年成为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据景区网站介绍,当地最佳旅游时间为6-7月湖区草场开花时节[9]

  • 冬季的卫星图片
    冬季的卫星图片
  • G30高速公路138号(赛里木湖)出口
    G30高速公路138号(赛里木湖)出口
  • 1964年的赛里木湖
    1964年的赛里木湖
  • 北岸清水滩南望
    北岸清水滩南望
  • 湖北岸的影视基地
    湖北岸的影视基地
  • 2009年时的沿湖公路
    2009年时的沿湖公路
  • 赛里木湖的草原
    赛里木湖的草原
  • 赛里木湖的草原
    赛里木湖的草原
  • 湖边的步栈道
    湖边的步栈道

地图

[编辑]
Map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晓生.赛里木湖——喜马拉雅造山之“地堑湖”. 地质学刊. 2012, (4)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2. ^2.02.1詹安玲.西方静海——赛里木湖. 中华遗产. 2007, (3): 21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3. ^王核; 彭省临; 赖健清.天山赛里木湖—博罗霍洛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成矿.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24 (4) [2019-05-26].doi:10.3969/j.issn.1001-1552.2000.04.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4. ^4.04.1Fang, Lei; Chen, Lei; Liu, Yuan; Tao, Wei; Zhang, Zhongzhe; Liu, Haiying; Tang, Yong.Planktonic and sedimentary bacterial diversity of Lake Sayram in summer. MicrobiologyOpen. 2015,4 (5): 814–825.ISSN 2045-8827.PMC 4618613可免费查阅.PMID 26242906.doi:10.1002/mbo3.281(英语). 
  5. ^5.05.15.25.3Zeng, Haiao; Wu, Jinglu; Liu, Wen.Two-century sedimentary record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from Lake Sayram: A deep mountain lake in central Tianshan,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Quaternary Research in Eastern and Central Eurasia: Geoarchaeology, Glaciation, Geomorphology, and Natural Hazards. 2014-02-13,321: 125–131 [2019-05-26].ISSN 1040-6182.doi:10.1016/j.quaint.2013.09.0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6. ^6.06.16.26.36.46.5确·巴音其其克; 李建贵. 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管理. 绿色科技. 2018-02, (2).doi:10.16663/j.cnki.lskj.2018.02.007. 
  7. ^7.07.17.27.3谭亮成; 外力·阿布列孜; 程鹏; 吴慧贤; 严东娜; 叶远达; 王甜莉; 周慷恩; 盛恩国.中亚东部晚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及可能成因. SCIENTIA SINICA Terrae. 2018-09-11 [2019-05-27].ISSN 2095-9451.doi:10.1360/N072018-000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8. ^Jing, Yunqing; Zhang, Fei; Wang, Xiaoping.Monitoring dynamics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ke changes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Xinjiang using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Europ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8-01-01,51 (1): 150–165.doi:10.1080/22797254.2017.1413955. 
  9. ^9.09.19.2概况详情. 赛里木湖景区官网.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4). 
  10. ^10.010.110.210.3刘艳.加强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41 (4) [2019-05-26].doi:10.3969/j.issn.1673-288X.2016.04.0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11. ^张铁.塞里木湖景区牧民下山定居. 新疆林业. 2007-07-02, (2): 20 [2019-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12. ^12.012.1新疆赛里木湖高体雅罗鱼生物学研究. [2016-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6). 
  13. ^李思忠《黄河鱼类志:黄河鱼类专著及鱼类学文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水产出版社,2015年,ISBN 9789578596771,第598页
  14. ^毛东雷; 金海龙.新疆赛里木湖风景区深度开发构想(PDF).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8 (2)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9-06-08). 
  15. ^15.015.1王树基. 关于赛里木湖的形成, 演变与第四纪古冰川作用的关系. 新疆地理. 1978;1(1):47-55.
  16. ^16.016.1卢钟.丘处机:果子沟第一诗. 伊犁新闻网. 2016-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17. ^17.017.1艾克拜尔·米吉提.赛里木湖随想. 中国政协传媒网.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18. ^蔡景仙 (编).中国古代帝师传. 青苹果数据中心. 2013-12-21 [201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中文). 
  19. ^马慧; 沈洋. 新疆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事分析. 体育文化导刊. 2013, (6): 35-37.doi:10.3969/j.issn.1671-1572.2013.06.012. 
共359家(更新至2024年12月)
华北(42)
北京9
天津2
河北12
山西12
内蒙古8
东北(23)
辽宁7
吉林9
黑龙江7
华东(109)
上海5
江苏26
浙江22
安徽13
福建12
江西15
山东16
中南(79)
河南17
湖北16
湖南12
广东16
广西11
海南7
西南(55)
重庆12
四川18
贵州10
云南10
西藏5
西北(50)
陕西14
甘肃8
青海4
宁夏6
新疆18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赛里木湖&oldid=8789284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