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贞观政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為唐代史學家吳兢所撰,共有十卷,分四十篇。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雜史類。

《貞觀政要》一書以君臣對答的方式,分類編撰貞觀年間唐太宗和身邊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溫彥博劉洎馬周戴冑孔穎達岑文本姚思廉等四十五人的政論,方便後人參考前人經驗,以古為鏡,擇善而從。

可能因为与作者吳兢同为谏臣的缘故,魏徵在书中的地位重要。吳兢完成此书之后曾经上呈给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不料非但没有得到赞赏,反而因此而被贬官。

目錄

[编辑]

有唐良相曰侍中安陽公、中書令河東公,以時逢聖明,位居宰輔,寅亮帝道,弼諧王政,恐一物之乖所,慮四維之不張,每克己勵精,緬懷故實,未嘗有乏。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而來,未之有也。至於垂世立教之美,典謨諫奏之詞,可以弘闡大猷,增崇至道者,爰命不才,備加甄錄,體制大略,咸發成規。於是綴集所聞,參詳舊史,撮其指要,舉其宏綱,詞兼質文,義在懲勸,人倫之紀備矣,軍國之政存焉。凡一帙一十卷,合四十篇,名曰《貞觀政要》。庶乎有國有家者克遵前軌,擇善而從,則可久之業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豈必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而已哉!其篇目次第列之於左。

  • 卷一:君道第一、政體第二
  • 卷二:任賢第三、求諫第四、納諫第五、直諫(附)
  • 卷三:君臣鉴戒第六、擇官第七、封建第八
  • 卷四:太子諸王定分第九、尊敬師傅第十、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規諫太子第十二
  • 卷五:仁義第十三、论忠義第十四、孝友第十五、公平第十六、誠信第十七
  • 卷六:儉約第十八、謙讓第十九、仁惻第二十、慎所好第二十一、慎言语第二十二、杜谗邪第二十三、悔过第二十四、奢纵第二十五、贪鄙第二十六
  • 卷七:崇儒学第二十七、文史第二十八、礼乐第二十九
  • 卷八:务农第三十、刑法第三十一、赦令第三十二、贡赋第三十三、辩兴亡第三十四
  • 卷九:征伐第三十五、安邊第三十六
  • 卷十:行幸第三十七、畋猎第三十八、灾祥第三十九、慎终第四十

传播

[编辑]

元朝时期,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曾下诏下令将《贞观政要》、《帝範》、《资治通鉴》和儒家经典《尚书》、《大学衍义》等书翻译成蒙古文并刊行天下,令蒙古人色目人诵习。

參見

[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贞观政要
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典籍
正史
編年
紀事本末
别史
杂史
詔令奏議
詔令之屬
奏議之屬
傳記
聖賢之屬
名人之屬
總錄之屬
雜錄之屬
史鈔
載記
時令
地理
宮殿簿之屬
總志之屬
都會郡縣之屬
河渠之屬
邊防之屬
山水之屬
古蹟之屬
雜記之屬
遊記之屬
外紀之屬
职官
官制之屬
官箴之屬
政書
通制之屬
儀制之屬
邦計之屬
軍政之屬
法令之屬
考工之屬
目錄
經籍之屬
金石之屬
史評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贞观政要&oldid=88799973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