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德陨石坑热辐射成像系统白昼图像 | |
| 行星 | 火星 |
|---|---|
| 坐标 | 23°24′S154°12′W / 23.4°S 154.2°W /-23.4; -154.2 |
| 火星方格列表 | 门农尼亚區 |
| 直径 | 128公里 |
| 命名 | 法国天学家贝尔纳 |
贝尔纳陨击坑[1](法語:Bernard)是火星门农尼亚区的一座大型撞击坑,中心坐标位于南纬23.4度、西经154.2度,直径128公里,其名称取自法国大气科学家贝尔纳(P. Bernard),198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批准采用[2]。 可能由于受到侵蚀,该陨坑坑底表面分布一些大裂缝。
撞击坑通常有一圈边缘,周围覆盖着喷射物,相比之下,火山坑则一般没有边缘或喷射沉积物。随着陨石坑的增大(直径大于10公里),它们通常会有一座中央峰[3],这种中央峰是由撞击后坑底反弹所形成[4]。如果测得了一座陨石坑的直径,则它的原始深度可用不同的比率来估算。由于这种关系,研究人员发现许多火星陨石坑含有大量物质,据信其中大部分被闪为是不同气候时期所沉积的冰[5]。有时陨石坑会暴露出已掩埋的地层,地下深处的岩石被抛到地表。因此,陨石坑可以向我们展示地表深处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