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資金槓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
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编辑這個條目。(幫助討論

槓桿(英語:Leverage,Gearing),或稱資金槓桿,是財經會計中的一個專有名詞,是指透過舉債進行投資高風險事業或活動。例如操作具有10倍契約保證金或權利金價值的期貨或選擇權商品契約[1]。當遇到投資獲利不如預期時,槓桿作用的乘數效果,會加速企業的虧損以及资金的缺口,並可能影響整體經濟環境。而負債比就是資金槓桿的一個指標,負債比越高,槓桿效應越強。

資金槓桿的乘數效應是雙向的:若企業借貸資金的收益達到或超過預期,則股東獲得的回報將會提升;反之,若收益低於預期或發生虧損,則可能面臨運營中斷,甚至清算破產,造成股東的投資化為泡影。

槓桿作為一個多面向且複雜的工具,因其能夠放大收益與損失,因此自然人和企業經營者應該嚴肅看待這一比率。在企業擴張或進行併購時,應謹慎評估其決策對負債比的影響;而對於首次投資者,通常建議避免使用槓桿,直至積累足夠經驗。

評估

[编辑]

衡量一家企業資金槓桿的一種方式如下:

負債淨值比=長期負債股東權益{\displaystyle {\text{負債淨值比}}={\frac {\text{長期負債}}{\text{股東權益}}}}

這一比率反映了企業資源中由負債提供的比重,比重越高,代表資金槓桿越大。由於負債所帶來的資金需承擔固定的利息費用,從股東的角度看,當企業營運獲利良好時,可以實現以小搏大的效果。然而,固定的利息支出可能成為企業無法輕易擺脫的負擔,這也是槓桿效應的雙向特性。

通過資產負債表的分析,投資者可以研究各種公司帳簿上的債務股權,許多統計數據都有助於投資者確定公司如何部署資本以及公司借入了多少資本;而為了正確評估這些數據,槓桿的分類亦是必要,包含有二種類型:

對應金融商品

[编辑]
標的物商品權益風險常見負債比
房屋個人房屋擔保貸款房屋使用權、增值收益、租金收益資產價格下跌、升息、天災、失業60%~80%
房屋逆按揭房屋使用權、變現收益早逝、升息、天災60%~80%
汽車汽車抵押借款汽車使用權折舊、油價上升、盜竊、天災、交通意外、失業60%~80%
設備融資租貸設備使用權新技術出現、盜竊、意外損壞、天災0~90%
股票孖展 / 股票融資分紅權利、增值收益、控制權資產價格下跌、匯率、升息、天災30~80%
無形資產資產抵押貸款專利、商標、版權、域名的使用權新技術出現、醜聞、法律糾紛、政策變動0~50%
軟件SaaS貸款SaaS所得之現金流新技術出現、盜版、法律糾紛、政策變動0~70%

金融泡沬

[编辑]

利用債務來投資,常被拿來形容的案例有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危機,因美國有大量人民進行房屋貸款(債務)投資房地產,負債比快速提高,引發後續的金融泡沫,經濟大蕭條。近年來資金槓桿被認為是金融泡沫的原因之一,在於2000年代美國發生資產泡沫後,許多專家在研究分析資產價格崩盤的後果,宏觀金融變化,表明在金融深度危機衰退前的房產價格上漲和先前繁榮階段信貸(債務)增長的速度的相互作用[2]

參考資料

[编辑]
  1. ^第十一章 槓桿操作在金融危機中扮演之角色(PDF).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9-02-15). 
  2. ^Leveraged bubble,economic

相關條目

[编辑]
工具
债券
借贷
管理
追收英语Debt collection ·逃债英语Debt evasion
債券市場
经济学
资本结构
交易
(术语/条件)
股票发行
併購
杠杆
估值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資金槓桿&oldid=8961064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