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谷正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谷正綱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2年4月30日(光緒二十八年3月23日)
 大清貴州省安順府
逝世1993年12月11日(1993-12-11)(91歲)
 中華民國臺灣台北市中正區台大醫院
国籍 大清(1902年-1912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93年)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王美修
学历
经历
      • 中央黨務學校籌備委員
        (1927年)
      • 中國國民黨中央青年部秘書
        (1926年12-1927月4日)
      • 國民會議代表
        (1931年)
      •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組委員會委員
        (1929年-1932年)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1931年-1932年)
      • 中國國民黨組織部副部長
        (1932年-1937年)
      • 中央政治會議法制組委員
        (1932年-1937年)
      • (訓政時期)立法院委員
        (1933年-1934年)
      • 國民政府實業部政務次長
        (1934年-1937年)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五部副部長
        (1937年-1938年1月)
      • 中國國民黨浙江省黨部主任委員
        (1938年1月-1940年10月20日)
      • 中國國民黨第三戰區政治部主任
        (1938年1月-1940年10月20日)
      • 中國戰時兒童救濟協會創辦人
        (1938年)
      • 兒童教養院創辦人
        (1938年)
      •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1938年3月29日-1939年12月)
      • 中國國民黨中央社會部部長
        (1939年12月)
      • (國民政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會副秘書長
        (1939年12月)
      • (國民政府)空襲救護委員會副委員長
        (1939年6月-1940年10月20日)
      • (國民政府)社會部部長
        (1940年10月20日-1948年5月20日)
      • 社會部部長
        (1948年5月31日-1949年3月21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1946年5月5日-1952年10月10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1946年5月5日-1952年10月10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
        (1952年10月10日-1993年12月11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1952年10月10日-1993年12月11日)
      • (國民政府)接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45年)
      • (國民政府)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1946年-1947年)
      • 國民大會(第一屆)代表
        (1948年3月-1991年)
      • 中國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第一組組長
        (1949年7月1日-1950年1月)
      •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8年5月31日-1950年3月10日)
      • 總統府國策顧問
        (1950年3月10日-1950年4月4日)
      • 內政部部長
        (1950年1月26日-1950年3月1日)
      • 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理事長
        (1950年4月4日-1993年12月11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委員
        (1950年8月-1952年10月10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組長
        (1950年8月-1952年10月10日)
      • 中日合作策進會創辦人
        (1954年)
      • 中國合作事業協會理事長
        (1951年)
      • 國民大會秘書長
        (1959年12月10日-1966年6月8日)
      • 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秘書長
        (1960年7月1日-1966年6月8日)
      • 國民大會出席亞洲國會議員會議籌備會代表
        (1966年)
      • 亞洲人民反共聯盟(首任)主席
        (1967年-1968年)
      • 世界反共聯盟理事會(首任)主席
        (1967年-1968年)
      • 世界反共聯盟理事會榮譽主席
        (1968年12月-1970年9月)
      • 世界反共聯盟理事會永久榮譽理事長
        (1970年9月-1993年12月11日)
      • 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66年7月1日-1990年3月31日)
      • 總統府資政
        (1980年3月4日-1993年12月11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谷正綱(1902年4月30日—1993年12月11日),字叔常,男,貴州安順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早年属於中国国民党改組派,晚年号称「反共鐵人」,但也擔任中国大陆灾胞救济总会會長等職務。谷氏三兄弟(兄谷正倫,弟谷正鼎[註 1]同時擔任中國國民黨及中华民国政府要职。[2][3][4]

生平

[编辑]

1902年3月23日,谷正綱生於貴州安順府祖宅。六歲就讀鄉塾,1910年入高等小學。1916年,谷正綱考入貴州貴陽省立南明中學,1919年,谷正綱畢業,亦受新文化運動等新思潮影響。

1922年,在大哥谷正倫的資助下,與弟弟谷正鼎於秋季八月經上海、東京後遠赴德國留學,考入柏林工業大學,攻讀機械工程。在德留學期間,有感於政局紛亂,工業救國緩不濟急,乃轉入柏林大學哲學系。1924年,谷正綱乃加入中國國民黨駐德總支部,介紹人為李毓九和弟弟谷正鼎。谷正綱同時也與留學德國的中國學生時相往來,如段書貽毛子水姚從吾羅家倫俞大維等等。1925年秋天,谷正綱也從柏林大學畢業。在獲得國民黨經費援助和推薦後,於1926年3月時,奉黨中央委員會之命,赴蘇俄莫斯科中山大學研究革命理論,同行者有谷正鼎、王啟江、李毓九、蕭贊育等人。

1926年12月,奉黨中央電召,自莫斯科兼程返國,時北伐軍已推進至武漢九江南昌成為軍事指揮重鎮,惟江浙京滬尚在孫傳芳之手,在上海登岸後沿長江而下,經南京至武漢,再轉九江至南昌,謁蔣中正,奉派任中央青年部秘書。1927年2月,派谷正綱為籌備粵漢鐵路特別黨部特派員,主導清黨。4月1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隨後在5月5日派谷正綱與羅家倫中央黨務學校籌備委員,後任校訓育處副主任。1928年3月,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谷正綱與長兄谷正倫分別以地區代表身分參加,谷正綱因反對三全大會指派代表辦法,被免除中央黨務學校訓育處副主任職務。四月他參加了陳公博顧孟餘结成的「改組派」。1931年,蒋介石软禁胡漢民,反蒋派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議,谷正綱参加,在北平天津活動。[2][3][4]

1931年,出席國民會議,參與制定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11月,谷正綱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1月,谷正綱出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於3月2日出席中國國民黨第四屆第二次中央委員全體會議,是次會議討論關於國難時期臨時黨務工作綱要案,推谷正綱、段錫朋甘乃光鄧飛黃李敬齋陳立夫周啟剛七同志審查。1933年谷正綱在南京擔任立法委員。1934年12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實業部常務次長,於是年11月與王美修結婚。1935年11月,升任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組織部副部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後,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軍事委員会第五部副部長。1938年6月,任三民主義青年团中央臨時幹事会常務幹事。此外还任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主任委員兼第三战区政治部主任。[2][3][4][5]

1939年11月,谷正綱被任命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社会部部長,负责战時的社会福祉事業。1940年10月,该部移交国民政府管理,设国民政府社会部,谷正綱继续担任国民政府社会部部長,此後一直任至1949年)3月。[2][3][4][5]

1941年元旦,谷正綱擔任元旦勞軍大會主席,發表演說勗同胞勇往直前、迎接勝利;同年舉辦出錢勞軍競賽,谷正綱亦於會上致開會詞。日軍轟炸重慶,谷正綱處理救助傷患事宜。1944年,日軍在豫湘桂会战中,在廣西貴州邊境的进攻造成大量中国軍民傷亡,谷正綱親赴前線撫輯流亡,歷時两個多月。[6]

1945年5月,谷正綱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兼常務委員,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農工委員会委員長。同年7月至8月,暂任国民政府農林部部長。[2][3][4][5]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間,谷正綱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社会部部長。1947年4月23日,國民政府准免社會部部長谷正綱本職;特任谷正綱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社會部部長。[7]:83404月25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決議組織中央合作指導委員會,定陳立夫、谷正綱、趙仲容、王世穎陳果夫等為該會當然委員,吳鐵城馬超俊、蔣經國、蕭錚錢天鶴樓桐蓀于樹德陳仲明為委員,即依組織規程成立,並推定陳立夫為主任委員,王世穎為總幹事[7]:8341。5月1日,上海總工會在跑馬廳舉行「上海市勞工節慶祝大會」,社會部部長谷正綱、上海市市長吳國楨、警備司令宣鐵吾等出席[7]:8346

谷正綱历任最高经济委員会委員、綏靖区政務委員会委員、制憲国民大会代表行憲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下野。2月17日,谷正綱與張道藩奉化縣溪口鎮[8]:153。3月,谷正綱辞任社会部部長。8月27日,蔣與谷正綱談雲南貴州政情[8]:239。此后轉進台湾[2][3][4][5]

到台湾後,1950年1月,行政院局部改組,轉任內政部部長,院長為閻錫山。兼任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理事長。[2][3][4]3月1日,蔣中正復行視事。閻內閣總辭。陳誠奉命組閣,谷正綱辭去內政部部長,獲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谷正綱担任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理事長,任内處理了韓戰反共義士大陳義胞、北越僑胞、泰北難民等诸多事宜。[9] 1950年8月,谷正綱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員会委員兼特別党務組組長,对中国国民党的組織进行改革。1951年,获聘为总統府国策顧問。1952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員,此後至第十二届连任。[2][3][4]

1954年1月,谷正綱被任命为国防部参謀次長。1954年8月,任亚洲自由国家聯合反共聯盟中国总会理事長。1959年10月,任國民大會秘書長。1966年,任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会副主任委員。1967年,任世界人民反共聯盟主席,翌年改任荣誉主席。[2][3][4]

1980年,谷正綱被蔣經國聘為總統府資政。在中国国民党内,1988年任第十三届中央評議委員,第十四届连任。[2][3][4]

1993年12月11日,谷正綱在台北市病逝。享耆壽92岁。12月23日,安葬於台北縣萬里鄉(今新北市萬里區)的金寶山景觀墓園。[2][3][4]

家庭

[编辑]

生有二女五子,分別為谷多儀、谷多齡、谷家泰谷家華谷家嵩谷秀衡、五子谷家恒,分別以中國的五嶽命名,且其中有四位博士,一位碩士。

長子谷家泰,台灣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後至美國留學,於羅格斯大學取得電機工程碩士,匹茲堡大學取得電機工程博士。曾任王安電腦台灣區總經理、吉悌電信公司總裁,並曾擔任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特別助理。四子谷秀衡曾擔任惠氏藥廠總裁,於2005年2月19日意外過世。五子谷家恆,台灣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後至美國聖母大學取得機械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於1993年奉教育部創設國立高雄技術學院,並擔任校長一職。1998年國立高雄技術學院改名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擔任首任校長,曾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1]

著作

[编辑]
  • 谷正綱編,世盟重要文獻,台北市: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1967年
  • 谷正綱,發揚胞愛精神團結反共力量,台北市: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1973年
  • 谷正綱,為人類自由而奮鬥:世盟榮譽主席谷正綱博士言論選集,世盟榮譽主席谷正綱言論選集編委會,1985年

軼事

[编辑]
  • 谷正綱晚年有演講癖,一口貴州口音鬧出不少笑話。最著名的是他主持世盟大會時,以英語致歡迎詞說「世界反共聯盟」是一個「people to people」(人民對人民),而不是「government to government」(政府對政府),結果很多人把他的英文聽成「屁股對屁股」、「肛門對肛門」,流傳至今。[10]:160

李敖稱,谷正綱晚年已經年老昏聵。對外不得不由張建邦代他出馬了。但谷正綱自己不知道,每天還照樣上班,只是感到公文少了,大叫公文太少,批得不過癮。他的手下乃假造大量公文給他批。[11]另一方面,變態心理學上的「辨識力喪失」,谷正綱也有份了。他去南美洲時,因見到南美景色有些頗似中國西北,他神經就來了。下飛機時就奇怪問:「宗南為何不來接?」不知道「西北王」胡宗南已經死在台灣了。在南美時,當王昇接他並提醒他「我是王昇」的時候,他很有禮貌的告訴王昇:「王昇嗎?我知道他,禍黨禍國,是個壞蛋!」有一次他握住麥克風,忽然說:「梁永章(曾任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是我一手提拔的人,是靠貪贓枉法起家的」而梁永章正坐在他身旁。[11]

谷正綱下飛機時,常常說:「安順到了,安順到了。」顯然以為臺北是貴州安順。回家時候,常常上錯樓。鄰居開門,他會怒責:「為什麼你在我家!」氣得敲門敲破手,醫生診治時,他抱怨說:「是門打的!」[12]

  • 據吳炳鍾告訴李敖,有一次他陪谷正綱逛美國狄斯奈樂園,谷正綱見到人多,就徵詢吳炳鍾意見,問說「Shall I give a speech?」(我可以來篇演說嗎?)弄得吳炳鍾哭笑不得。[13]有次谷正綱對外賓演講,唸講稿時不小心把唸過的一張又放在待唸的下一張上面,因此又照唸不誤,唸到一半,才發現越唸越不對勁,乃說「不對阿!這張已經唸過了」。[14]
  • 谷正綱的演講癖,蔣經國也注意到。蔣經國於1978年7月22日的日記中寫道:「谷正綱講話太多,而且往往語無倫次,大家皆厭之、惡之,而他自己則得意洋洋,可悲。」[10]:160不過蔣經國最在乎得還是谷氏胡搞蠻纏非要出任國民大會議長,1978年9月10日日記記載:「年過八十亦有近九十者,並已有相當高的社會和政治地位,可是發覺他們的政治慾望、名利觀念,還是非常的熱衷和強烈,尤其念念不忘彼此的恩恩怨怨,可嘆人的本性真的無法改變耶!」[10]:160-161

註釋

[编辑]
  1. ^谷家實有四兄弟,分別為谷正倫谷正楷谷正綱谷正鼎[1]

參考文獻

[编辑]
  1. ^1.01.1陳柔縉.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 麥田. 2022: 174–176.ISBN 978-626-310-238-5. 
  2. ^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東亜問題調査会. 最新支那要人伝.朝日新聞社. 1941. 
  3. ^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ISBN 978-7-202-03014-1. 
  4. ^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劉国銘主編.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 团結出版社. 2005.ISBN 7-80214-039-0. 
  5. ^5.05.15.25.3劉寿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ISBN 7-101-01320-1. 
  6. ^中國災胞救助總會編,谷正綱先生與救總,台北市:中國災胞救助總會,1991年
  7. ^7.07.17.2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 2011. 
  8. ^8.08.1蔣經國. 〈危急存亡之秋〉. 《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書局. 1988. 
  9. ^中國災胞救助總會編,谷正綱先生與救總,台北:中國災胞救助總會,1991年国民大會祕書長 谷正綱傳記, 立法院議政博物館印行, 陳滄海 楊智傑編著
  10. ^10.010.110.2黃清龍.《蔣經國日記揭密——全球獨家透視強人內心世界與台灣關鍵命運》 初版六刷. 時報文化出版. 2020年9月.ISBN 978-957-13-8262-3. 
  11. ^11.011.1李敖,〈谷正綱的老年嘴臉〉。收於氏著,《銅像·嘴臉·戲》,天元出版。1983年9月30日初版。頁215。
  12. ^李敖,〈谷正綱的老年嘴臉〉。收於氏著,《銅像·嘴臉·戲》,天元出版。1983年9月30日初版。頁215-216。
  13. ^李敖,〈國民黨的演說狂〉。收於氏著,《烈士·烈士·絞》,臺北:天元出版。1989年5月31日初版。頁217。
  14. ^李敖,〈國民黨的演說狂〉。收於氏著,《烈士·烈士·絞》,臺北:天元出版。1989年5月31日初版。頁219。

延伸阅读

[编辑]
  • 李正寰編,谷正綱先生與救總,台北市:中國災胞救助總會,1991年
  • 中國災胞救助總會編,谷正綱先生與救總,台北市:中國災胞救助總會,1991年
  • 谷正綱年譜編輯委員會編,谷正綱先生年譜,台北市:谷正綱年譜編輯委員會,1998年
  • Freedom for all Mankind, Taipei, Taiwan ROC, WACLROC, 1984
  • 國民大㑹秘書長谷正綱傳記, 陳滄海、陽智傑 ,立法院議政博物館 ,ISBN 978-986-03-9162-6, 2013年
 中國国民政府
前任:
(創設)
社会部部長
1940年10月—1949年3月
繼任:
(废止)
前任:
盛世才
農林部部長
1945年7月—8月
繼任:
周詒春
 中華民國
前任:
李漢魂
内政部部長
1950年2月6日—3月16日
繼任:
余井塘
1924年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設立,簡稱「國民黨中常委」,組成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國民黨中常會」)。
1952年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改設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
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24-1926
總理孫 文 (1925.3逝世)
一中全會(3人)
1924.1.31
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26-1929
一中全會(9人)
1926.1.22
臨中全會(9人)
1926.7.6
三中全會(9人)
1927.3.11

1927.9.16停止行使職權,1928.1.7恢復開會

四中全會(5人)
1928.2.7
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29-1931
一中全會(9人)
1929.3.28
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31-1935
一中全會(9人)
1931.12.28
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35-1945
一中全會(9人)
1935.12.7
四中全會(15人)
1938.4.8
六中全會(19人)
1939.11.20
十中全會(19人)
1942.11.27
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45-1950
一中全會(25人)
1945.5.31
二中全會(36人)
1946.3.17
三中全會(36人)
1947.3.24
四中全會(55人)
1947.9.13

1950.7.22停止行使職權

1950年8月-1952年11月
總裁
中央改造委員(16人)
秘書長
副秘書長
前身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1952年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設立,簡稱「國民黨中常委」,組成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國民黨中常會」)。
第七屆中央委員會
1952-1957
一中全會(10人)
1952.10.23
二中全會(10人)
1953.5.7
上屆連任
三中全會(10人)
1953.11.14
上屆連任(吳國楨於1954.3解職)
四中全會(10人)
1954.8.5
五中全會(10人)
1955.3.3
六中全會(10人)
1955.10.5
上屆連任
七中全會(10人)
1956.5.8
八中全會(10人)
1957.3.7
第八屆中央委員會
1957-1963
一中全會(15人)
1957.10.26
二中全會(15人)
1959.5.19
三中全會(15人)
1960.10.2
四中全會(15人)
1961.11.16
五中全會(15人)
1962.11.15
第九屆中央委員會
1963-1969
一中全會(15人)
1963.11.23
二中全會(17人)
1964.11.28
三中全會(17人)
1966.3.10
上屆連任
四中全會(19人)
1966.12.29
五中全會(19人)
1967.11.23
第十屆中央委員會
1969-1976
總裁蔣中正(1975.4逝世)
中央委員會主席:蔣經國(1975.4當選)
一中全會(21人)
1969.4.10
二中全會(21人)
1970.4.2
上屆連任
三中全會(21人)
1972.3.10
四中全會(21人)
1973.11.15
五中全會(21人)
1974.11.27
上屆連任
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
1976-1981
一中全會(22人)
1976.11.19
二中全會(22人)
1978.2.15
上屆連任
三中全會(22人)
1978.12.18
上屆連任
四中全會(27人)
1979.12.14
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1981-1988
主席蔣經國(1988.1逝世)李登輝(1988.1代理)
一中全會(27人)
1981.4.6
二中全會(31人)
1984.2.15
三中全會(31人)
1986.3.31
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
1988-1993
一中全會(31人)
1988.7.14
二中全會(31人)
1989.6.5
上屆連任
三中全會(31人)
1992.3.16
上屆連任 (陳履安於1993.1辭職,鄭為元於1993.8逝世)
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
1993-1997
主席李登輝
副主席李元簇郝柏村 (1995.12解職)林洋港 (1995.12解職)連 戰俞國華 (1996.8代理)邱創煥 (1996.8代理)
一中全會(31人)
1993.8.23
二中全會(31人)
1994.8.1
三中全會(31人)
1995.8.24
四中全會(31人)
1996.9.4
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
1997-2001
主席李登輝 (2000.3辭職)連 戰 (2000.3代理至2000.6)
副主席連 戰 (2000.6卸任)李元簇 (2000.6卸任)俞國華 (2000.6卸任)邱創煥 (2000.6卸任)
一中全會(33人)
1997.8.28
二中全會(33人)
1998.9.2
三中全會(33人)
1999.9.8
主席:連 戰 (2000.6當選)
副主席:蕭萬長 (2000.6通過)王金平 (2000.6通過)蔣仲苓 (2000.6通過)吳伯雄 (2000.6通過)林澄枝 (2000.6通過)
四中全會(31人)
2000.6.28
1933年1月12日
共90名
马寅初傅秉常呂志伊焦易堂史尚寬林 彬陳肇英马超俊劉盥訓彭養光
戴修駿樓桐蓀吳尚鷹馮兆異張志韓陶 玄鄧召蔭陳長蘅盧仲琳張鳳九
方覺慧劉積學羅 鼎蔡 瑄衛挺生劉克儁劉景新朱和中史維煥朱履龢
黃右昌郗朝俊竺景崧鄭愾辰傅汝霖(1933年12月16日免)張維翰賈士毅(1933年3月10日免)
李仲公狄 膺程中行何 遂丁超五鄧家彥(1933年2月9日免)張知本黃季陸(1933年10月12日免)
梁寒操潘雲超唐有壬(1933年9月15日免)黃復生(1933年10月12日免)王 祺王秉謙
戴 任馮自由徐元誥張國元黃一歐劉 通鄧哲熙王崑崙鄧鴻業王漱芳
鄧公玄吴经熊瞿曾澤趙 琛盛振爲陳茹玄羅運炎陳伯莊(1933年2月9日免)姚傳法
孫維棟祁志厚陳君樸王曾善陳劍如陶履謙簡又文鍾天心王孝英胡宣明
王毓祥楊公達謝壽康董其政周一志趙文炳迪魯瓦博克濟雅貢覺仲尼羅桑堅贊
1933年2月9日
共2名
1933年3月10日
共1名
1933年9月15日
共1名
谷正綱(1934年11月19日免)
1933年10月12日
共2名
1933年12月16日
共1名
1934年11月19日
共1名
內務部內務總長
臨時政府時期
程德全(未就任)赵秉钧言敦源(代理)王治馨(代理)朱启钤
北洋政府時期
朱启钤王揖唐許世英孙洪伊謝遠涵(代理)范源廉(代理)張志潭(代理)汤化龙钱能训于寶軒(代理)朱深張志潭(代理)齊耀珊高凌霨谭延闿(未就任)张国淦(代理)孙丹林(代理)田文烈(代理,未就任)孙丹林(代理)高凌霨(代理)程克颜惠庆(代理)王永江龔心湛于右任屈映光鄭謙(未就任)劉馥(代理)田應璜(代理)张国淦(代理)胡惟德沈瑞霖
內政部部長
國民政府時期
薛篤弼阎锡山(未就任)趙戴文(代理)樊象離(代理)杨兆泰钮永建(代理)劉尚清張我華(代理)李文範汪兆銘(代理)冯玉祥(未就任)彭学沛(代理)黃紹竑甘乃光(代理)黄郛甘乃光(代理)陶履謙(代理)蔣作賓何鍵周鍾嶽張厲生
行憲政府時期
實業部實業總長
(參見相關模板
農林部農林總長
臨時政府時期
北洋政府時期
農商部農商總長
张謇周自齊金邦平(代理)章宗祥(代理)张国淦(代理)谷鍾秀李盛铎(代理)张国淦田文烈江天鐸(代理)王迺斌齊耀珊张国淦(代理)盧信(代理,未就任)江天鐸(代理)高凌霨(代理)李根源林大閭(代理)袁乃寬(代理)颜惠庆高凌霨(代理)王迺斌杨庶堪(未就任)刘治洲(代理)莫德惠(代理)陈宧(代理)寇遐楊文愷高凌霨(代理)楊文愷
農工部農工總長
實業部部長
(參見相關模板
農礦部部長
實業部部長
(參見相關模板
經濟部部長
(參見相關模板
農林部部長
國民政府時期
行憲政府時期
糧食部部長
國民政府時期
行憲政府時期
經濟部部長
(參見相關模板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主任委員
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農業部部長
1948年依據《總統府組織法》設立,由總統聘任,無定額,無聘期限制,一般為終身任職;
1996年修法改為有給職、無給職者各不超過15人,聘期不超過總統任期;2008年起不再聘任有給職資政;2010年修法後均為無給職。
1948-1996年
蔣中正聘任
1948-1949
李宗仁聘任
1949-1950
蔣中正聘任
1950-1975
嚴家淦聘任
1975-1978
蔣經國聘任
1978-1988
李登輝聘任
1988-1996
1996年後
李登輝重聘
1996-2000
1996.5
(26人)
1997.5
(27人)
1998.5
(29人)
1999.5
(28人)
陳水扁聘任
2000-2008
2000.5
(28人)
2001.5
(23人)
2002.5
(30人)
2003.5
(28人)
2004.5
(27人)
2005.5
(26人)
2006.5-
2008.5
從缺
馬英九聘任
2008-2016
2008.5-
2008.12
從缺
2009.1
(13人)
2010.1
(14人)
2011.1
(24人)
2012.8
(21人)
2015.3
(27人)
蔡英文聘任
2016–2024
2016.5–
2016.11
從缺
2016.11
(20人)
2018.5
(17人)
2021.2
(26人)
2022.9
(27人)
賴清德聘任
2024–現在
2024.5–
2024.7
從缺
2024.8
(27人)
国际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谷正綱&oldid=8957375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