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计划单列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
又名:
计划单列市
分類地级行政区地级市
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創建法源《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
创建时间1958年
數量5个(1988年以来)
應用範圍自治区
本级政府副省级市人民政府
上級省级行政区
下級县级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划类型

民政部登记行政区划层级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一级行政区划)

社区居民委员会
(属城市居民自治组织


行政村村民委员会
嘎查:牧民委员会(内蒙古)
(属村民自治组织

行政级别与其他术语
党政机关级别特殊的行政区
副省级市
直辖市、副省级市的市辖区
直辖市、副省级市、“直筒子市”的
街道办事处
直辖市的
历史: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通常简称为计划单列市,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全部从所属省份的规划中分离出去,单列户头,直接纳入全国计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的城市[1]。计划单列市是一个行政管理概念而非行政区划概念,各计划单列市仍保留省辖市的行政地位,在民政部行政区划登记中均列为地级行政区地级市[2],继续接受省级行政區领导管理。

1950年代中、1960年代初,中国大陆曾实行过两次对省辖大城市的计划单列,但实行不久就取消。19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第三次实行计划单列市体制: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四川省重庆市当时财政已经接近四川省的三分之一,为避免造成省会权限集中,而开始尝试设立单列经济计划。1983年重庆市成为计划单列市后,中央不断给予一些经济发展超过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和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会城市单独的经济政策。

历史

[编辑]

1958年2月11日,直辖市天津市并入河北省,河北省省会迁往天津时间达八年。期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协调下,天津市实行计划单列政策。1967年1月2日,河北省将省会迁回保定中共中央决定天津市恢复为中央直辖市

至1993年时,有14个计划单列市:重庆市(1983年2月8日)、武汉市(1984年5月21日)、沈阳市(1984年7月11日)、大连市(1984年7月13日)、广州市(1984年10月5日)、西安市(1984年10月5日)、哈尔滨市(1984年10月5日)、青岛市(1986年10月15日)、宁波市(1987年2月24日)、厦门市(1988年4月18日)、深圳市(1988年10月3日)、长春市(1989年2月11日)、成都市(1989年2月11日)、南京市(1989年2月11日)。

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并施行的“中编[1994]1号”文件,省会城市取消计划单列,同时设立副省级城市,原14个计划单列市和杭州市济南市共16个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3];计划单列市减少为6个,即重庆市等6个非省会城市。1997年重庆市升格为直辖市后,计划单列市为以下5个:

另外,1986年8月,海南行政区被国务院批准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计划单列,和各计划单列市具有同等地位;直到1988年海南省正式建省。这段时间,国务院及各部委发给各省的文件,均附计划单列市和海南行政区的名字[4]

1993年1月1日成立的、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在计划管理、项目审批、建设管理、财政金融、外经外事、劳动人事等方面,拥有计划单列市的各类权限,包括中央批准扩权的部分[5][6]

地位

[编辑]

計劃單列市在政治方面全面行使副省級的地位,如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即為副省級的行政編制;在經濟方面則擁有省部級的地位,財政越過省一級別的管制,直接與中央掛鉤。國務院的一些相應部門在計劃單列市直接設立特派員辦事處或派出机构,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駐青島特派員辦事處[7]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8]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9]。此外在一些非政治场合,计划单列市也拥有特殊地位,如:1994年之前的计划单列市的足球协会与省级行政区的足球协会同为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单位,有权在中冠联赛中派出自己的代表队,而1994年被提升为副省级市的杭州市及济南市的足协则无此地位。

参考文献

[编辑]
  1.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北京. 2014.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2. ^2021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PDF).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3-07-20)(中文(中国大陆)). 
  3.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中编发[1995]5号. 豆丁网. 1995-02-19 [201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4.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妥善解决“红军失散人员”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_全文.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5. ^第四节 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6. ^第三节 浦东新区管委会.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駐青島特派員辦事處.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1). 
  8.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 [201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0). 
  9.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参见

[编辑]
15副省级城市
5计划单列市

图为15个副省级城市(红色表示)以及行政级别有争议的伊犁州(黄色表示)
1原行署区级自治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行政级别有争议)注2
已撤销
行政区
(行署区)
副省级自治州
计划单列市
注:“副省级行政区”并非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区划类别,也不属于民政部登记的行政区划类型。以上15个副省级城市在民政部行政区划统计中均列为地级行政区地级市),行政级别有争议的伊犁州则列为地级行政区自治州)。
(1)副省级城市系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编发〔1995〕5号)规定,副省级城市市直机关、市辖区的行政级别比照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机构级别确定,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市级正职为副省部级,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为正地厅级,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依据《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规定为“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城市机关的司局级正职”(俗称“正局副厅级”)。
(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历史上曾明确为行署区级自治州,但1980年代以后其行政级别、管辖地区权限等问题失去法律法规依据。目前该州自称为副省级建制,但该州州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按正地厅级配置,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按副地厅级配置。详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行政地位争议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法规制度
区划法规
区划变更
决定机关
行政区划
主管部门
地理大区
区划层级
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乡级行政区
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
村居委会下设
历史区划
城市建制
法律术语
管理术语
城市定位
其他
术语或概念
经济区划
治理机关
地方各级
政权机关
地方政府
派出机构
法定设置
地方自设
党政机关
级别
特殊
的行政区
副省部级
正地厅级
副地厅级
正县处级
相关用语
相关模板
相关列表
其他相关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计划单列市&oldid=8706335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