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西团山遗址

坐标43°48′12.067″N126°29′50.694″E / 43.80335194°N 126.49741500°E /43.80335194; 126.497415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西团山文化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2年6月2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西团山遗址"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西团山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
坐标43°48′12.067″N126°29′50.694″E / 43.80335194°N 126.49741500°E /43.80335194; 126.49741500
分类古遗址
时代青铜时代
编号5-27
认定时间2001年
地图

西团山坐落于吉林市船营区黄旗屯街道,海拔236.2米,是一处距今三千年前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址,是“西团山文化”命名地。早在三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李文信和日本考古学者在这里作过考古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西团山挖战壕露出许多石棺,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1948年吉林市解放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师生在这里先后挖掘石棺15座,1950年,东北考古发掘团又清理挖掘出19座,出土的遗物有石斧、石锛、石刀、陶、陶壶、陶钵、陶碗、陶三足器等。东北考古发掘团发表了《吉林市西团山石棺墓发掘报告》,首先提出“西团山文化”这一科学命名,这样西团山遗址就成了在东北地区富有特色的“西团山文化”的命名地了。生活在这里大约三千年前的西团山人,还没有能力将一块石头凿成一口大棺材,考古学家所发掘的石实际是用天然石板砌成或块石垒成的一种葬具。西团山文化是吉林大地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文化遗存,是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锄耕的阶段,其社会性质由父系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度。西团山文化遗存对研究东北历史上家庭、私有制的起源,原始人类社会制度的改变和东北少数民族的繁衍生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编辑]
  1. ^西团山遗址. 吉林市人民政府. [2017-06-27]. 
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辽源市
通化市
白山市
松原市
白城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跨省区市
参见: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西团山遗址&oldid=8678356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