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西北剿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2020年3月16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西北剿匪
新疆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
日期1950年-1958年
地点
 中国西北
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勝利
参战方

 中華民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蔣介石
中華民國李彌
中華民國 韓亦木
中華民國馬虎山 處決
中華民國馬元祥 
中華民國馬良(被俘)
中華民國麥斯武德(被俘)
中華民國烏斯滿·巴圖爾 處決
中華民國堯樂博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澤東
中华人民共和国王震
参战单位
中華民國國軍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新疆反共復國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伤亡与损失
被全殲不明

西北剿匪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中國共產黨领导解放军和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西北地区,对仍效忠于中华民国政府的武装勢力进行多次围剿、平叛的军事行动的稱呼,亦是当时进行的全国大剿匪一部分。依各省情况,又可细分为新疆剿匪、青海剿匪、甘肃剿匪、宁夏剿匪。

1949年4、5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后,其在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局已定。退守广州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拟定兰州决战计划,意图守住西北地区。但在8月兰州战役后,解放军即迅速占领甘肃青海。近逼新疆。新疆境内的两股主要力量——中华民国国军驻疆部队和三区革命政权皆倒戈于中国共产党。9月,新疆和平解放。但此后,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省皆有叛乱發生。叛亂分子主要為回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回族)、撒拉族穆斯林

背景

[编辑]

1944年,苏联政府新疆省主导了反抗国民政府三区革命,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回族汉族同样成为三区革命中被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种族清洗的对象(杀汉灭回)。中华民国政府支持者大多數是马步芳中華民國國軍的部隊。其中包括曾經在新疆與蘇軍對抗的马虎山。其他包括抗日战争時期擊敗日軍的馬彪[1]馬步芳、馬虎山與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的其他將軍都曾經是國民革命軍的軍人與中國國民黨黨員。大多數的部隊是康藏邊界糾紛、抗戰,伊寧事變國共内戰的老兵。參與部隊多为回族撒拉族東鄉族1949年宁夏战役后,馬步芳帶著超過5萬美元的軍費逃到了香港。马鸿宾与儿子馬敦靖等回族將軍後來叛逃到中國人民解放軍[2]撒拉族韩有文在新疆投奔中共,1998年去世。马麟的長子馬步榮1949年後投奔中共,为了支持解放军參與朝鮮戰爭給解放軍捐了人民幣1萬元。[3]馬輔臣,馬呈祥的長官之一,也投奔中国共产党。[4][5]

相关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马家军悲壮的抗战:百名骑兵集体投河殉国--军事频道-中华网-中国最大军事网站". [201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1). 
  2. ^Andrew D. W. Forbes (1986).
  3. ^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2
  4. ^"怀念马辅臣先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马辅臣--民族工商业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主要将领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前奏
第一阶段
1946年3月

1947年3月
中原
华北
东北
山东
-苏中
第二阶段
1947年3月

1948年9月
中原
华北
东北
山东
-苏中
西北
第三阶段
1948年9月

1950年
东北
华中、华东
华北、西北
华南
西南
两岸軍事对峙
1950年

1979年
冷戰末期至今
1980年代至今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西北剿匪&oldid=8523199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