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西伯利亞滯留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21年10月25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シベリア抑留
假名シベリアよくりゅう
平文式罗马字Shiberia yokuryū

西伯利亞滯留者,指的是二戰結束以後被蘇聯紅軍解除武裝後押往西伯利亞古拉格的日本戰俘,人数为560,000至760,000人,据估计这其中有60,000至347,000人因囚禁而死亡[1][2][3][4]。這些戰俘有的是日本人,有的是朝鮮人,原本是駐守滿洲國(今中國東北)的日本皇軍的軍人,後來在八月風暴行動中或是向蘇聯紅軍投降,或是被紅軍解除武裝。這些戰俘多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進行強制勞動改造。由於環境極其惡劣,以及缺乏基本的糧食和休息,許多戰俘死在了勞改地。

這些戰俘並非都被送往西伯利亞劳改,也有在中亞北韓高加索波羅的海加盟國家勞改的,這些當時都是蘇聯的控制範圍。也有一些日本人接受了斯大林政權的共產主義教育,成為了「赤化日本人」。

1947年至1956年,由于日本與蘇聯恢復外交關係,西伯利亞滯留者才陸陸續續回到了日本。也有一些沒能歸國的,成為日本裔俄羅斯人

1993年10月,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訪問日本之際,聲稱前蘇聯政府的對待日本戰俘是不人道的,並對當時的違法行為表示道歉。

相關條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Japanese POW group says files on over 500,000 held in Mosco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 News, 7 March 1998
  2. ^UN Press Relea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56th session, 13 April 2000.
  3. ^POW in the USSR 1939–1956:Documents and Material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scowLogos Publishers (2000) (Военнопленные в СССР. 1939–1956: Документы и материалы Науч.-исслед. ин-т проблем экон. истории ХХ века и др.; Под ред. М.М. Загорулько. – М.: Логос, 2000. – 1118 с.: ил.)ISBN 5-88439-093-9
  4. ^Anne ApplebaumGulag: A History, Doubleday, April 2003,ISBN 0-7679-0056-1; page 431.Introduction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西伯利亞滯留者&oldid=8236596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