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裕固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裕固族
Yoğır
裕固族家族、1944年攝於中國甘肃省兰州市
總人口
14706人
分佈地區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
語言
西部裕固语东部裕固语汉语蘭銀官話
宗教信仰
藏傳佛教
相关族群
维吾尔族

裕固族西部裕固语:Sarığ Yoğır),突厥語民族之一,信仰藏傳佛教。為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少数民族之一,先祖為回鶻人,分布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和祁连山北段,主要集中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世代以畜牧业为主,现有人口14706人(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成為官方認定的少數民族,與維吾爾族分開。

裕固族十部落中的亞拉格家即唐史所載的回鶻王族“药罗葛氏”(裕固語:yaglak)後代(裕固族中楊姓源自他們)。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喇玉固尔”,历史上曾被称为“黄头回鹘”、“撒里畏兀儿”等。分讲三种语言,本民族本來的語言是西部裕固语,属突厥语系;由於一些部落元朝時受蒙古宗王統治,改講属蒙古语系东部裕固语;一些人也讲汉语蘭銀官話。歷史上裕固族長期使用回鶻文,1910年俄国突厥学家谢尔盖·马洛夫酒泉文殊沟所得的回鹘文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寫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證明裕固族一直到將近18世紀還在使用本民族的回鶻文。裕固族現在一般用汉字。裕固族婚姻比较自由,可以嫁女或招婿,议定婚期则请喇嘛占卜,择吉日举行婚礼。

历史

[编辑]

裕固族源于鄂尔浑河流域,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4世纪的铁勒,袁纥(之后为回纥)。840年回紇亡国后,甘州回鶻的一支黃頭回紇迁徙到今甘肃河西走廊敦煌、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祁連山额济纳河一带,史称河西回鹘。851年,沙州张议潮乘吐蕃崩潰之机,驱逐河西吐蕃守将,据有瓜、沙、伊、肃、甘等11州之地,归附唐朝,河西回鹘遂依附张议潮。后来河西回鹘攻占甘州,所以又被称为甘州回鹘。到了10世纪,进一步控制了兰州、河州。11世纪中叶,西夏攻破甘州,从此河西回鹘成为西夏附庸,各部落迁到嘉峪关外放牧,蒙古速不台西征時征服之。在元代他们受忽必烈派出的宗王统治,明代設曲先、斡端、安定、罕東四,在明代他們先後被賽德阿勒坦汗打敗。明朝遂将关外诸卫迁入关内安置。裕固族这时也东迁入关,在肃州附近及甘州南山地区定居下来,后曾被西番羁縻。

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兀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裕固族中改說蒙古語的是黃黃番,保持說回鶻語的是黑黃番)”,封大頭目為七族黃番總管,把居住區一分為三,各部落置正副頭目,頭目以下有大圈頭,以下有輔幫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本民族自称“尧乎儿”、“西喇尧乎儿”。

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正式、统一的名称,即用汉语富裕巩固之意。尽管裕固族与维吾尔族同源,但中国将两者视为不同的民族,拉丁名分别为Uyghur和Yugur。西部裕固語是回鶻語的嫡語,比較接近索爾人哈卡斯人等東北突厥語。有4600人說西部裕固語,2800人說東部裕固語(恩格尔语),極少數說汉语或藏語。西拉畏兀兒是指保持講回鶻語的裕固族,撤里畏兀兒是指改講蒙古語的裕固族。撤里畏兀兒保留了很多已消失的東蒙古传统。歷史上他們中还有很多人被藏族同化了。

1959年,由于甘肃和青海两省草场纷争,是年两省决定调整边界,八字墩和友爱由甘肃划归青海省祁连县,裕固族不得不退出友爱农场(今属青海省祁连县)等裕固族传统祖居地,长途迁移至青海划归甘肃的皇城滩(今皇城镇)。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政府也同时迁至皇城滩。在经过数月搬迁和牧場损失之后,兩省地方政府間的糾紛和搬遷在中央政府的干预下被叫停。此次兩省草場紛爭的事件是清代以来裕固族分布格局的一次重大变化,各部落传统的居住区域被改變了[1]

建筑

[编辑]

裕固族的传统房屋为帐篷,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扎立帐篷,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多数坐北向南。坐向选定后,先用一根横梁及两根柱子将帐篷撑起来,再用四根木杆和绳子拉成四方形。富户人家帐篷宽大一些,用六根或九根木杆拉成圆形。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宾座位,左边是男宾座位,正中为炉灶,是做饭和取暖的地方。过去是三块石头顶一口锅,后来改为石块和泥巴砌成的炉灶。帐篷顶端为天窗,白天掀开,晚上或雨雪天盖住。

宗教

[编辑]
1962年 甘肃裕固族冬猎

裕固人信仰包括一種經改造的黃教,明末,裕固族建立起本民族最早的黄教寺院——古佛寺。清代,黄教在裕固族地区达到全盛。先后修建了景耀、康隆、转轮、莲花、明海、长沟、红湾、水关、夹道等9个寺院。此外他們與一般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不一樣,仍有信仰薩滿教,他們的巫師名也赫哲,他們祭的神叫“汗騰格里”,意为“天可汗”。每氏族也有自己的薩滿,分黑白二種。供奉的“汗騰格里”是一根缠有各种牲畜的毛和各色布条的细毛绳,下端挂一个小白布袋,里面装有带皮和脱皮的五谷杂粮,供奉在帐篷内的右上方。

饮食

[编辑]

传统饮食为手抓肉奶茶烧酒青稞酒。喝奶茶是裕固族人的重要习惯,裕固人传统上的饮食特点是一日三茶,以茶为饭,一般到晚间才吃一点面食。裕固族人喜好饮酒,多为烧酒,也饮青稞酒。裕固人待客,按照裕固族的传统礼俗,老人在门口把客人迎进帐篷,客人坐在左侧面朝门口的贴地板床上,这是贵宾席,该民族习惯于先用双膝跪坐,然后盘腿坐下,一般是按男左女右分坐。当主人招呼用餐时,无需站立和过谦,客人随意尽情享用。待客先是奶茶,如果客人喝够,必须将碗底的“曲拉”吃净,否则主人认为你还要,会继续为你添茶;茶后,是手抓肉和青稞酒。裕固族人敬酒一般是两杯;有时,主人家还会唱起祝酒歌敬酒,唱一支歌,敬两杯酒。

丧葬

[编辑]

天葬为裕固族的丧葬习俗。人死后在家停泊一天,待僧人念经超度后,次日即送往天葬地点;天葬时,将死者外衣脱去,尸体放在一大石上或靠在三块石头上。请喇嘛念经后,亲属离去,让飞禽走兽吞食;天葬三日后,亲属再来探视若尸体已被吃净,便认为死者已经“升天”,随即堆坟,按家族辈份排列成行;若未被吃净,还要再请喇嘛念经超度。送死者的“头七”到“七七”,乃至周年。都要请喇嘛三人以上念经超度,死者亲属在四十九天内,男不剃头,女不梳头,以示哀悼。

服饰

[编辑]

长袍和皮靴是裕固族的传统服饰。作为世居戈壁游牧民族,其服饰用料取之于畜牧业本身,衣着式样简单,且耐寒、防沙等。牧区的裕固族仍然穿长袍、皮靴,农农业区及城镇以穿制服为主,只在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传统服饰。其服装有礼服和便服之分。过去,裕固族男子有留长辫子的习俗,并将带有丝线辫梢的发辫盘在头顶上,现在多留短发。裕固族妇女的头饰很具特色,她们头戴喇叭形红缨帽或用芨芨草编织的帽子。据说这帽子是为纪念本民族历史上一位被害女英雄的,红缨穗子代表其牺牲时头顶的鲜血。已婚妇女戴长形的"头面",即先将头发梳成左、右、后三条辫子,用三条镶有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饰物的"头面"分别系在垂于胸前和背后的三条辫子上,每条"头面"又分三段,用金属环连接起来,上齐耳环,下以身高而定其长短。

人口分布

[编辑]






合计13,7471000.0130.001
31省份合计13,71999.800.0130.001
G113,47097.990.0770.015
G21000.730.0010.000069
G3710.520.000240.00002
G4290.210.000270.00003
G5280.200.001120.000008
G6210.150.0000580.000011
1甘肃12,96294.290.5890.052
2新疆3022.200.0030.002
3青海1401.020.0060.003
4北京520.380.00890.0004
5广西480.350.00030.0001
6宁夏430.310.00230.0008
7黑龙江280.200.00160.0001
8内蒙270.200.00060.0001
9陕西230.170.01300.0001
10河北130.090.000450.00002
11云南100.070.000070.00002
12广东90.070.000710.00001
13山西80.060.007760.00003
14江苏70.050.002690.00001
15山东70.050.0011060.000008
16上海60.040.0057760.000037
17河南60.040.0005250.000007
18湖北40.030.0001540.000007
19四川40.030.0000970.000005
20福建30.020.0005140.000009
21湖南30.020.0000470.000005
22重庆30.020.0001520.000010
23西藏30.020.0001220.000115
24浙江20.010.0005060.000004
25安徽20.010.0005030.000003
26辽宁10.010.0000150.000002
27江西10.010.0007950.000002
28海南10.010.0000760.000013
29贵州10.010.0000070.000003
天津
吉林
280.200.0250660.001121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皇城草原与皇城故址,西部大地人文地理网站. [201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外部链接

[编辑]
语言系属划分
汉藏语系
汉语
白語支
藏緬語族
藏语群
羌语支
侬语支
緬彝語群
其他
壯侗語系
壮傣语支
布依族 ·壮族(含沙人 ·儂族等) ·傣族模板(含傣那傣端 ·掸族 ·泰族在港)等)
侗水语支
仡央语支
其他
苗瑶语系
蒙古语系模板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語族
南通古斯語族
突厥語系
葛逻禄语支
西伯利亞語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南亚语系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族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馬來-松巴哇語群
菲律賓語族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印度-伊朗语族
罗曼语族
日耳曼語族
其它語系
相关条目
粗體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認定的56個民族(包括汉族少數民族
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模板 ·
主题中国模板
地理
铁木真
成吉思汗尼倫 ·黄金家族蒙古帝国扩张 ·屠杀元朝灭宋 ·侵日北元明代蒙古

东亚以外:四大汗国窩闊台汗國 ·察合台汗國 ·欽察汗國 ·伊兒汗國 ·
帖木儿帝国 ·莫卧儿帝國 ·克里米亞汗國 ·西伯利亚汗国


明代蒙古北元明太祖北伐)→鞑靼明成祖北伐 ·达延汗 ·俺答封贡 ·瓦剌俘明英宗侵北京 ·兀良哈三卫 ·察哈尔八部林丹汗败亡


中国清代蒙古和硕特汗国 ·准噶尔汗国清灭准噶尔 ·卡爾梅克汗國土尔扈特部东归)


唐努乌梁海中国唐努乌梁海乌梁海共和国图瓦共和国烏梁海邊疆區 图瓦人民共和国苏联圖瓦自治州
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图瓦共和国


外蒙古历史喀尔喀蒙古外蒙古蒙古国大蒙古国第一次独立 ·蒙藏條約中華民國外蒙古蒙藏院 ·中俄蒙协约 ·自治 ·撤销自治
蒙古国大蒙古国第二次独立 ·蘇俄佔領
蒙古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革命党 ·大鎮壓 ·独立投票 ·民主化)蒙古国蒙古国历史


内蒙古历史內札薩克蒙古内蒙古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蒙古军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德王
内蒙古人民共和国內蒙古自治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内人党事件 ·内蒙古自治区內蒙古獨立運動


卡爾梅克歷史瓦剌土尔扈特卡爾梅克汗國 俄罗斯帝国阿斯特拉罕省 苏联卡爾梅克自治州下伏爾加邊疆區
斯大林格勒邊疆區
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卡爾梅克人強制流配卡爾梅克自治州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
 俄羅斯 卡尔梅克共和国


布里亞特歷史嶺北行省林中百姓瓦剌 俄罗斯帝国外貝加爾州布里亚特-蒙古国
 苏维埃俄国布里亞特自治州 · 遠東共和國
 苏联布里亞特共和國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 俄羅斯 布里亞特共和國
当前政区分布
主要国家
3自治共和国
1自治区
3自治州
新疆
青海
8自治县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甘肃
青海
新疆
部落支系和亲缘民族
蒙古國境內
部落区域
中国蒙古族
部落支系聚居地
中國蒙古族杂居分散地
中國境內亲缘民族
俄羅斯境內亲缘民族
布里亚特人 ·卡尔梅克人土尔扈特 ·图瓦人 ·乌梁海(兀良哈、林中百姓)
其他國家(中亞等)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裕固族&oldid=8661904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