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袁希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袁希濤

袁希濤(1866年10月11日—1930年8月29日),號觀瀾,男,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城廂人,祖籍浙江宁波。清末民初教育家。

生平

[编辑]

上海龍門書院毕業。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秋中举人。翌年,应江南製造局招聘,任广方言館教授。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创立宝山县的县学堂、蒙学堂。翌年秋,到日本考察教育事業。

此後,参与创立復旦公学復旦大学的前身),并到各地振兴教育事業。后来应直隷提学使傅增湘的招聘,到天津从事教育事務。在天津期间,1909年9月还和張相文傅增湘蔡儒楷张伯苓白毓昆陶卓如等人创立中国地学会辛亥革命爆发后回乡。

民国元年5月,袁希濤任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民国四年(1915年)10月,升任教育部次長。民国八年(1919年)5月,教育总長傅増湘的辞职被接受,袁希濤代理1个月总長职務。翌月,辞任教育次長。此後组织欧美教育参观团,赴外国考察。民国十年(1921年)归国,任江蘇省教育会会長。此后,组织发起義務教育期成会。倡议设立郷村師範学校設立,为義務教育打下基础。

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29日,袁希濤在上海病逝。享年65岁(満63歳)。

家族

[编辑]

祖籍浙江宁波府鄞县,是西门袁氏之后,孙中山授印代表袁希洛之弟[1],亦是香港照相业巨商袁勃的族兄[2],也是香港人民力量前主席、港姐袁彌明的族祖父[3]。長女袁世莊嫁給教育家汪懋祖[4]

著作

[编辑]
  • 《游華嶽記》1912年
  • 《寶山袁霓孫先生事略》1912年
  • 《義務教育之商榷》1921年
  • 《義務教育》1929年

參考文獻

[编辑]
  1. ^楷书八言联 (二轴) 纸本. 保利. 2016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2. ^羅元旭. 《東成西就——七個華人基督教家族與中西交流百年》. 台北: 三聯書店(台北). 2012: 321.ISBN 9787108045096. 
  3. ^港姐生電王是非不遜葉翠翠 袁彌明父欠債3億兩度清盤. 香港苹果报. 2005年9月4日 [2016年1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18日). 
  4. ^張學群 等編著. 由徽商遷吳定居的蘇州汪氏•吳趨汪氏. 蘇州名門望族. 廣陵書社. 2006: 頁321-329. 
宝山三袁
  中國北京政府
前任:
傅增湘
教育總長(代理)
1919年5月 - 6月
繼任:
傅嶽棻
校长杨金龙 党委书记郑庆华
历史
校区
院系
直属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
附属医院
附属学校
控股企业
学生组织
网络论坛
校长
教育部教育總長
臨時政府時期
蔡元培范源廉刘冠雄(代理)陳振先(代理)董鴻褘(代理)汪大燮
北洋政府時期
汪大燮严修(未就任)蔡儒楷(代理)汤化龙章宗祥(代理)張一麐张国淦吳闓生(代理)范源廉袁希濤(代理)傅增湘袁希濤(代理)傅嶽棻(代理)范源廉马邻翼(代理)黄炎培(未就任)齊耀珊(代理)周自齊(代理)黄炎培(未就任)高恩洪(代理)湯爾和(代理)王寵惠(代理)湯爾和(代理)彭允彝(代理)黄郛(代理)范源廉张国淦黄郛易培基(代理)王九齡(代理)马叙伦(代理)章士釗(代理)易培基马君武胡仁源王寵惠任可澄劉哲
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
大學院院長
教育部部長
國民政府時期
蒋梦麟高魯(未就任)蔣中正(代理)李书华朱家驊段锡朋(代理)翁文灝(未就任)朱家驊王世杰(代理)陳立夫朱家驊
中華民國政府時期
京师图书馆馆长(1909年-1912年)
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1912年-1928年)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1928年-1950年)
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禮(代)袁同禮王重民(代)
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1942年-1945年)
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1950年-1951年)
王重民(代)
北京图书馆馆长(1951年-1998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1998年至今)
规范控制数据库:人物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袁希濤&oldid=8893920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