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衡宝战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衡宝战役
日期1949年9月13日-10月16日
地点
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
参战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
12兵团40、41、45军和13兵团第38、39、47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18军(归12兵团指挥)
中華民國陸軍
第1兵团第14、71、97军和第17兵团第100、103军及第7、46、48、58、79、122、125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林彪白崇禧
伤亡与损失
不明两个师[1]

衡宝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部南下作战期间与国军白崇禧等部发生的一场战役。是唯一一场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战役。

战斗序列

[编辑]

攻方:中國人民解放軍

[编辑]

防禦方:中華民國國軍

[编辑]

战役过程与结果

[编辑]

1949年9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役。解放軍以蕭勁光的第12兵团指挥第40、41、45、46、49军,外加配属的二野5兵团第18军,共6个军19个师为中路,向衡阳、宝庆攻击。第13兵团指挥第38、39军为西路,向芷江黔阳前进。中路解放军45军135师丁盛部在进军中没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5日中午抵達衡宝公路以南的靈官殿,與此同時﹐東路軍已逼近曲江。白崇禧發現解放軍向其兩翼迂迴﹐這時桂軍側﹑背均受威脅。7日,白崇禧立即命令凌晨令所部向西﹑南撤退,退守新宁、东安、零陵道县一线,桂系王牌第7军军长李本一指挥主力第172师、第48军第138師向武岡撤退。靈官殿的第135師連日抗擊數倍於桂軍多次攻擊﹐有力地扼阻了第7軍等部的撤退。在从衡宝公路撤退时,白崇禧要他走大路,而李本一自作聪明从小路后撤,以取捷径。不料遭到解放軍的埋伏。解放军发起追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在135师的各个阵地上,每一条水渠、每一道田埂、每一座房屋都必须经过反复争夺,甚至白刃相搏……”,9日,包围全歼国军两个师。四野西路軍於10日攻佔武岡﹐13日在石下江地區圍殲白崇禧部第62師。解放军缴获各种炮400余门,轻重机枪1,200余挺,长短枪1.5万余支、战马1,100余匹、汽车270余辆,各种枪弹、炮弹140余万发。[1]

参考来源

[编辑]
  1. ^1.01.1《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军事历史研究部 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
主要将领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前奏
第一阶段
1946年3月

1947年3月
中原
华北
东北
山东
-苏中
第二阶段
1947年3月

1948年9月
中原
华北
东北
山东
-苏中
西北
第三阶段
1948年9月

1950年
东北
华中、华东
华北、西北
华南
西南
两岸軍事对峙
1950年

1979年
冷戰末期至今
1980年代至今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衡宝战役&oldid=8699217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