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蠻獠嘯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蠻獠嘯亂
日期669年—715年
地点
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鼓楼区)和潮州交界地带
结果陈政率兵入閩、陳元光建立漳州陳珦擊殺蠻將藍奉高
参战方
蠻獠唐朝
指挥官与领导者
苗自成
雷萬興
藍奉高
陈政
陳元光
陳珦

蠻獠嘯亂是指唐將陈政陳元光陳珦三代接連征伐,平蠻獠嘯亂的事迹,未见于唐朝文献。从宋朝开始,碑刻和族谱所记载的集体想像中的[1]蠻獠嘯亂(669年—715年)是一場唐朝蠻獠的戰爭,起因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市鼓楼区)和潮州交界地带的蠻獠發起的一場反抗唐朝朝廷的叛乱。故事被後世小說家改寫成章回小說《平閩全傳》。

苏永前、黄向春认为,陈元光的平定蠻獠嘯亂事迹的民间叙事,是“华夏边缘”的人群为了塑造汉人正统性而构造的英雄祖先故事[1][2]。更多的作者把后世地方志、碑刻和众多的族谱中关于陈元光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事件,对陈元光的研究,集中在籍贯的考证。[3][4]

经过

[编辑]

總章二年(669年),蠻獠作亂,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陈政率领123名軍官與5600名府兵組成的遠征軍平亂。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四月,陈政去世於任上。[需要較佳来源]

陈政去世之後,部眾立陈政之子陳元光為主帥,陳元光平定廣東起义军首领陳謙與「蠻僚」首領苗自成、雷萬興等发动的「寇亂」,被朝廷晋升为為正議大夫、嶺南行軍總管。[需要較佳来源]仪凤年间,崖山人陈谦攻陷冈州(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东进粤闽交界之处,遍掠城邑,潮州刺史常怀德倚重陳元光。高士廉之孙高琁嗣爵申国公,贬为循州(今广东惠州市)司马。永隆二年(681年),高琁受命专征、招慰,令陈元光击降潮州盗寇[5]。當時今漳州之地位于泉州潮州交界地带,「地極七閩,境連百粵」,是少數民族與漢族混居的區域。陳元光認為僅憑武力鎮壓是「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而且「誅之不可勝誅,徙之則難以盡徙」,「功愈勞而效愈寡」。於是呈請武后在泉州、潮州之間設郡縣,以加強統治。

垂拱二年(686年),武后命在綏安縣漳州,轄漳浦懷恩二縣,以陳元光為漳州刺史兼漳浦縣令,陳元光平定閩粵三十六寨,建堡屯兵,興辦學校,招撫番人,北至泉州,南至潮州,西至贛州,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陳元光的中原軍隊,也把先進的農業耕作技術引入漳州,並督促民眾種植稻米、麻、荔枝、龍眼、花卉等。传说,陈元光有6名大将,称「六輔將軍」,分別是:輔昭將軍許天正、輔信(一作輔勝)將軍李伯瑤、輔順將軍馬仁、輔義將軍倪聖分、輔顯將軍沈毅、輔美將軍沈世紀

景雲二年(711年),苗自成、雷萬興之子興兵復仇,於潮州聚眾反抗朝廷,陳元光聞訊,率輕騎突襲,但因援兵晚到,陷入圍中,被蠻將藍奉高用刀刺傷,撤退途中,重傷不治。漳州百姓設香案祭祀,為之哀號,如喪考妣。先天元年(712年)陳珦繼任漳州刺史,丁憂

开元三年(715年),陳珦率兵發動夜襲,擊破蠻獠,誅藍奉高,亂事平定[6][7]

相关研究

[编辑]

厦门大学民间历史研究中心黄向春认为,东南区域社会文化史是由汉人“南迁”与土著“汉化”这两条线索所构成的,流布东南的英雄祖先陈元光的平蠻獠嘯亂故事,创造了身处“华夏边缘”的人群与汉人正统性的连接[2]

黄向春指出,新、旧《唐书》并无陈元光平蠻獠嘯亂之记载;最早关于陈元光的记述虽始于宋,但其时已有人质疑;陈元光传说流行地区出身的宋代知名学者刘克庄,所著《漳州谕畲》一文,详细记述平定漳州“畬民”寇乱的过程,在对“卓侯”等人平畲功绩作比照历史的评价时,也未提及陈元光[2]。陈元光事迹的详情初载于明代中叶黄仲昭所纂《八闽通志》,之后的历修方志也多有记载,而且时间越晚,记载就越详细,明显有虚构故事重构祖先的历史记忆的迹象[2]

黄向春研究了唐宋以后,东南地区的“蛮僚”、“畲民”、“土人陷畲者”逐步被官府征剿、招抚成为“版籍民”,豪酋社会演变为家族社会的过程。黄向春认为,人们为了契合身份转变并与整个地方社会的转变相适应,通过重构祖先的“历史”,来合理化其社会“现实”,并以之为基础展开一系列新的文化实践(如祖先祭祀、神明崇拜等)。以“南来-征蛮”的“陈元光英雄祖先”为叙事核心的族源传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创造出来并广为流传的[2]

苏永前认为,陈元光“开漳”传说是民间叙事中的集体想像。苏永前借助于文化人类学视角,将陈元光“开漳”传说作为一种“文化文本”进行重新观照。他认为,作为叙事主体的闽南地区中原移民,在“开漳”传说中充分显现了集体想像的两极:对自我的圣化、神化与对他者的非人化与妖魔化;其本质,则是话语权力在民间叙事中的彰显。从政治地理看,陈元光“开漳”传说在闽南地区的产生与传播,则是族群认同的主观结果。[1]

参见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1.01.11.2[苏永前]想象、权力与民间叙事——人类学视野中的陈元光“开漳”传说https://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NewsID=9578
  2. ^2.02.12.22.32.4黄向春:“畲∕汉”边界的流动与历史记忆的重构[2023-09-16](PDF). crlhd.xmu.edu.cn.厦门大学民间历史研究中心. [2024-02-05].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4-02-06). 
  3. ^內政部 陈元光——福建漳州文明的开创者http://www.csdzc.org/1128.html
  4. ^开漳圣王陈元光籍贯及其人其事考河南省潢川县史志办陈国太https://core.ac.uk/download/pdf/81698191.pdf
  5. ^明嘉靖《广东通志》卷五十五《潮州府·人物》
  6. ^開漳聖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201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5). 
  7. ^《漳州掌故大全》第二輯 開漳史話. [201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1). 
地理
历史
古文明
政权/势力
封国
秘密结社政权
战事
帝王
年号/纪年
货币
海事
政治组织
代议机构
军队
典籍
族群
语言
已消亡
文化
高校
饮食
景点
世界遗产
特产
经济
交通
陆运
海运
空运
地理
分區建制
歷史建制
地點
Fuzhou day skyline
重要建筑
古蹟
經貿
商務区
購物
文體娛樂
游乐
觀光
文教設施
體育場館
教育科研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科研院所
交通
轨道交通
道路交通
水上交通
交通枢纽
本土文化
本土畜禽
老字號
名人
歷史事件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蠻獠嘯亂&oldid=8950753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