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蔣仲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蔣仲苓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任期
2000年6月18日—2003年3月20日
主席連戰
 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任期
1999年2月1日—2000年5月20日
总统李登輝
 中華民國第20任國防部部長
任期
1994年12月16日—1999年1月31日
总统李登輝
副职趙知遠空軍
王文燮陸軍
伍世文海軍
前任孫震
继任唐飛
 中華民國第18任總統府參軍長
任期
1989年12月5日—1992年9月30日
总统李登輝
前任郭汝霖空軍
继任林文禮空軍
第17任陸軍總司令
任期
1981年11月—1988年6月
总统蔣經國
前任郝柏村
继任黃幸強
第2任陸軍第六軍團司令
任期
1977年4月1日—1979年12月31日
总统嚴家淦
蔣經國
前任李家馴
继任許歷農
个人资料
出生(1922-09-21)1922年9月21日
 中華民國浙江省義烏縣
逝世2015年3月18日(2015-03-18)(92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籍贯浙江省義烏縣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1]
获奖青天白日勳章
军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中華民國陸軍
服役时间1936-1993年
军衔二級上將
参战中國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
古寧頭戰役
臺海戰役
1996年台海危機
学历
    • 陸軍軍官學校第16期畢業 1940
      陸軍指揮參謀大學正規班 1955
      三軍大學戰爭學院將官班65年班 1976
经历

蔣仲苓(1922年9月21日—2015年3月18日),男,浙江省义乌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退役),曾任陸軍六軍團司令、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陸軍總司令總統府參軍長國防部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文建會委員、總統府資政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職,是前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李登輝所信任的陸軍將領。

生平

[编辑]

軍旅生涯

[编辑]

1940年黄埔军校16期通信科毕业,1967年1月晉任少將,7月,調任陸軍軍官學校軍事訓練部教務長兼學生部隊指揮官。1968年8月,調任陸軍預備第四師師長。1969年12月,調任陸軍預備第六師師長。1970年11月,再調任陸軍步兵第二六師師長,任內參加師實兵對抗演習。1972年7月,調任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參謀長。1973年4月調任陸軍第三軍軍長,11月,調任陸軍第九軍軍長。1974年元月晉任中將。1975年7月調任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1976年4月,入戰爭學院將官班深造。1977年4月,調任陸軍第六軍團司令,任內曾率部參加1978年「漢威演習」國慶閱兵大典,並兼任閱兵指揮官。1979年12月,調任金門防衛司令官,並兼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銳意經營戰場、培養戰力、全力備戰,並致力地方建設,以裕民生。

1981年12月,奉令調任陸軍總司令並晉任陸軍二級上將。在職歷時6年6個月,秉承陸軍傳統,發揚忠誠軍風,精實幹部教育,落實陸軍部隊訓練,加強作戰整備,更新武器裝備,裁撤輕裝步兵師,成立機械化步兵師,與美國合作生產M48H戰車,整建老舊營舍,改善陸軍官兵生活設施,全力謀求陸軍邁向現代化。1988年6月,調國防部任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並兼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1989年12月,調任總統府參軍長襄贊中樞。

蔣仲苓晉升一級上將案

[编辑]

1991年12月,李登輝鑒於總統府參軍長蔣仲苓上將即將屆齡除役,為了能讓蔣仲苓繼續留任,李登輝想出了升任一級上將的妙招。因為只要升上一級上將,蔣仲苓就沒有屆齡退役的困擾。

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立即大為反對,原來前總統蔣經國早年曾於國防部中任職,更曾任國防部長,後來定下不成文的規矩:凡升一級上將者,必須有重大戰功或曾出任參謀總長才能升為一級上將(例如郝柏村本人)。當時更有人建議蔣緯國升為一級上將,但蔣經國以其未曾出任參謀總長為由而拒絕。

由於當時憲法規定,行政院是最高行政機構。總統須依法行使命令,依法任用官員,依法即內閣首長要副署。郝柏村堅不副署,所以此議擱置。

後來繼郝柏村後出任參謀總長的陳燊齡任職屆滿,李登輝不予續任。按照規矩應輪由海軍總司令葉昌桐繼任,李總統卻起用已經轉任戰略顧問的前海軍總司令劉和謙。李登輝所持的理由是海軍當中有人反對,指葉氏與海軍基層有嚴重脫節,受郝柏村的陸軍主義影響。而劉和謙則在海軍中輩分高,但在現代戰略上仍不斷與時並進。儘管郝柏村認為李登輝以葉氏是郝柏村的人而不起用,但這次人事命令歸三軍統帥,郝柏村只有副署。

此時李登輝重提蔣仲苓升一級上將案,郝柏村忍無可忍,決定商請彭孟緝黃杰薛岳等戰略顧問助陣,擺明要杯葛到底。雙方關係呈現緊張態勢。最後,當事人蔣仲苓自己出面打圓場,此案暫告落幕。

1992年6月,李登輝要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轉告郝柏村,不久將發表蔣仲苓為一級上將,請郝柏村簽署。郝柏村的反應是不簽署,並呈請辭職,李登輝不接受郝柏村辭職。最後蔣仲苓升一級上將案,不得不收回。蔣仲苓如期退役,轉任國策顧問。

國防部長

[编辑]

1994年12月出任國防部部長,任內致力於軍隊之國家化,完成博愛大樓初步構想,展開各項設計藍圖與先期規劃作業,推動老舊營區都市計劃變更及審議等程序,活化土地資源運用與募兵制,奠立成功基礎,貢獻頗大。

1995年9月19日蔣仲苓受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張俊雄江鵬堅新黨籍立法委員陳癸淼質詢,針對軍中因意外及不當管教的致死案例,蔣仲苓表示「哪個地方不死人」,引起軒然大波,但最後蔣仲苓於25日道歉了事[1]

1996年11月11日率團訪問南非,參觀第三屆南非國防武器展覽。[2]

從政

[编辑]

后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逝世

[编辑]

2015年1月30日因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合併感染入住榮總安寧病房

2015年3月18日上午10時58分因心臟衰竭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92歲[3]

荣誉

[编辑]

中华民国勋章奖章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漠視軍中人權 蔣仲苓名言:「哪個地方不死人」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2. ^駐南非共和國台北聯絡代表處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5-04-14.
  3. ^前國防部長蔣仲苓病逝 享壽92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5年3月19日
  4. ^總統頒綬一等雲麾勳章給蔣仲苓.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92-09-24 [202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5. ^總統頒授國防部長蔣仲苓及參謀總長羅本立勳章.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98-03-02 [2021-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1). 

参见

[编辑]
军职
中華民國國防部
前任:
郝柏村
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
第十八任
1981年12月1日-1988年6月
繼任:
黄幸强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行政院
前任:
孫 震
國防部部長
第十九任
1994年12月16日-1999年2月1日
繼任:
唐 飛
1948年依據《總統府組織法》設立,由總統聘任,無定額,無聘期限制,一般為終身任職;
1996年修法改為有給職、無給職者各不超過15人,聘期不超過總統任期;2008年起不再聘任有給職資政;2010年修法後均為無給職。
1948-1996年
蔣中正聘任
1948-1949
李宗仁聘任
1949-1950
蔣中正聘任
1950-1975
嚴家淦聘任
1975-1978
蔣經國聘任
1978-1988
李登輝聘任
1988-1996
1996年後
李登輝重聘
1996-2000
1996.5
(26人)
1997.5
(27人)
1998.5
(29人)
1999.5
(28人)
陳水扁聘任
2000-2008
2000.5
(28人)
2001.5
(23人)
2002.5
(30人)
2003.5
(28人)
2004.5
(27人)
2005.5
(26人)
2006.5-
2008.5
從缺
馬英九聘任
2008-2016
2008.5-
2008.12
從缺
2009.1
(13人)
2010.1
(14人)
2011.1
(24人)
2012.8
(21人)
2015.3
(27人)
蔡英文聘任
2016–2024
2016.5–
2016.11
從缺
2016.11
(20人)
2018.5
(17人)
2021.2
(26人)
2022.9
(27人)
賴清德聘任
2024–現在
2024.5–
2024.7
從缺
2024.8
(27人)
1990年10月7日成立,2006年2月28日終止運作。
李登輝總統時期
1990-2000
主任委員:李登輝
第一屆
1990.10.2聘任
副主任委員
(3人)
委員
(30人)
研究委員
(12人)
第二屆
1992.1.1聘任
副主任委員
(3人)
委員
(28人)
研究委員
(22人)
第三屆
1995.3.1聘任
副主任委員
(3人)
委員
(32人)
研究委員
(22人)
第四屆
1996.10.4聘任
副主任委員
(3人)
委員
(31人)
研究委員
(21人)
第五屆
1997.11.8聘任
副主任委員
(4人)
委員
(31人)
研究委員
(20人)
第六屆
1999.3.25聘任
副主任委員
(4人)
委員
(32人)
研究委員
(24人)
陳水扁總統時期
2000-2006
停止活動
前身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1952年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設立,簡稱「國民黨中常委」,組成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國民黨中常會」)。
第七屆中央委員會
1952-1957
一中全會(10人)
1952.10.23
二中全會(10人)
1953.5.7
上屆連任
三中全會(10人)
1953.11.14
上屆連任(吳國楨於1954.3解職)
四中全會(10人)
1954.8.5
五中全會(10人)
1955.3.3
六中全會(10人)
1955.10.5
上屆連任
七中全會(10人)
1956.5.8
八中全會(10人)
1957.3.7
第八屆中央委員會
1957-1963
一中全會(15人)
1957.10.26
二中全會(15人)
1959.5.19
三中全會(15人)
1960.10.2
四中全會(15人)
1961.11.16
五中全會(15人)
1962.11.15
第九屆中央委員會
1963-1969
一中全會(15人)
1963.11.23
二中全會(17人)
1964.11.28
三中全會(17人)
1966.3.10
上屆連任
四中全會(19人)
1966.12.29
五中全會(19人)
1967.11.23
第十屆中央委員會
1969-1976
總裁蔣中正(1975.4逝世)
中央委員會主席:蔣經國(1975.4當選)
一中全會(21人)
1969.4.10
二中全會(21人)
1970.4.2
上屆連任
三中全會(21人)
1972.3.10
四中全會(21人)
1973.11.15
五中全會(21人)
1974.11.27
上屆連任
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
1976-1981
一中全會(22人)
1976.11.19
二中全會(22人)
1978.2.15
上屆連任
三中全會(22人)
1978.12.18
上屆連任
四中全會(27人)
1979.12.14
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1981-1988
主席蔣經國(1988.1逝世)李登輝(1988.1代理)
一中全會(27人)
1981.4.6
二中全會(31人)
1984.2.15
三中全會(31人)
1986.3.31
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
1988-1993
一中全會(31人)
1988.7.14
二中全會(31人)
1989.6.5
上屆連任
三中全會(31人)
1992.3.16
上屆連任 (陳履安於1993.1辭職,鄭為元於1993.8逝世)
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
1993-1997
主席李登輝
副主席李元簇郝柏村 (1995.12解職)林洋港 (1995.12解職)連 戰俞國華 (1996.8代理)邱創煥 (1996.8代理)
一中全會(31人)
1993.8.23
二中全會(31人)
1994.8.1
三中全會(31人)
1995.8.24
四中全會(31人)
1996.9.4
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
1997-2001
主席李登輝 (2000.3辭職)連 戰 (2000.3代理至2000.6)
副主席連 戰 (2000.6卸任)李元簇 (2000.6卸任)俞國華 (2000.6卸任)邱創煥 (2000.6卸任)
一中全會(33人)
1997.8.28
二中全會(33人)
1998.9.2
三中全會(33人)
1999.9.8
主席:連 戰 (2000.6當選)
副主席:蕭萬長 (2000.6通過)王金平 (2000.6通過)蔣仲苓 (2000.6通過)吳伯雄 (2000.6通過)林澄枝 (2000.6通過)
四中全會(31人)
2000.6.28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蔣仲苓&oldid=8962848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