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盖世太保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蓋世太保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21年2月18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秘密国家警察
Geheime Staatspolizei
親衛隊下属機構
機構概要
成立时间1933年4月26日
前身机构
  • 普鲁士秘密警察(1851年建立)
解散时间1945年5月8日
類型秘密警察
管轄范围納粹德國纳粹德国
驻地 德國柏林阿爾布雷希特王子大街8號(恐怖地形圖
人员数32,000人(1944年)[1]
隸屬部長
上级机构親衛隊国家安全部
影像资料

1945年白色巴士行動中的便衣蓋世太保

秘密国家警察(德語:Geheime Staatspolizei),史稱盖世太保Gestapo德語發音:[ɡeˈstaːpo,ɡəˈʃtaːpo];又译盖斯塔波戈斯塔鮑[2]),是纳粹德国时期的秘密警察。蓋世太保長期由党卫队控制,隸屬国家安全部。它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

1933年春,希特勒出任魏玛共和国总理,而赫尔曼·戈林接管普鲁士警察局。戈林於1933年4月26日成立政治警察組織蓋世太保,核心成員為普魯士警察。1934年,在希特勒的調停下,希姆萊黨衛隊接管了蓋世太保。

二战爆发之后,大量的盖世太保跟随德国国防军一同进入占领区,在那建立了众多辅警部队;这些辅警部队全部听命于盖世太保,成为其机构的一部分。蓋世太保秘密警察有“預防性逮捕權”;在納粹德國時期,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左派人士、異議人士、反抗軍及猶太人等都未經法律程序被蓋世太保投入集中營,其中大多數遭到拷問、虐待,或是直接處決。

歷史

[编辑]

相傳為推舉希特勒出任魏玛共和国总理的政治交易,赫尔曼·戈林納粹黨的第二號人物)獲委任為普魯士的內政部長,德國最大的警察隊伍普魯士警察收歸他的管轄範圍[3]。隨即他將政治部及情報部從警隊分析出來,並安插納粹黨黨員出任要職。1933年4月26日他將這兩個部門合併,蓋世太保正式成立[4][5]

蓋世太保的第一任首席指揮官魯道夫·迪爾斯為戈林的門生,以審問國會縱火案主犯馬里努斯·范·德·盧貝的手法而聞名。1934年開始戈林自己兼任首席指揮官的職位,並試圖將蓋世太保的勢力由單純的普魯士地區擴至全國。這樣有別於德國的政治傳統,即地方政府各自為政的做法。顯然,這舉動觸及群雄的神經,很快他便與威廉·弗利克(時任納粹德國內政部長)及海因里希·希姆萊(時任納粹德國第二大勢力城邦巴伐利亞的警務處長)發生衝突。弗利克的勢力不足以與戈林獨力抗衡,他伙同希姆萊將蓋世太保吞併[6]。1934年4月20日戈林正式將控制權移交至希姆萊。同一日希特勒任命希姆萊為全國(除普魯士地區)的警務處長。希姆萊委派萊因哈德·海德里希主管蓋世太保[7]。盖世太保在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签署投降书后解散。

紐倫堡審判

[编辑]
主条目:紐倫堡審判

1945年11月14日至1946年10月3日期間,由同盟國成立的國際軍事法庭對22個(總共24個)主要納粹戰犯作出審訊,指控包括:擾亂和平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8],當中19人被定罪,12人被判死刑[9][10]。蓋世太保與納粹黨衛隊一起被定性為犯罪組織[11][12]

後續

[编辑]

1997年,位於科隆的舊蓋世太保總部被翻新為「EL-DE Haus」-一個紀錄及展示蓋世太保相關檔案及歷史文物的博物館[13]

圖片集

[编辑]

相關藝術文化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Robert Gellately.The Gestapo and German Society. 1992-01 [2009-06-02].ISBN 9780198202974. 
  2. ^松风.谁翻译了“盖世太保”. 文史博览 (湖南省长沙市). 2019, (6) [2021-09-15].CN 43-1433/K.ISSN 1672-86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5)(中文). 
  3. ^Krausnick, Helmut, et al. (1968).Anatomy of the SS State, p. 145.
  4. ^Krausnick, Helmut, et al. (1968).Anatomy of the SS State, p. 146.
  5. ^Shirer,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6. ^Flaherty 2004,第66頁. sfn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Flaherty2004 (幫助)
  7. ^Williams 2001,第61頁. sfn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Williams2001 (幫助)
  8. ^Bernstein (1947).Final Judgment: The Story of Nuremberg, 267-275.
  9. ^Bernstein (1947).Final Judgment: The Story of Nuremberg, 246-259.
  10. ^U.S. National Archives, "The Trial of the Major War Criminals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IMT) Nuremberg, (14 November 1945-1 October 1946).http://www.archives.gov/iwg/research-papers/trial-of-war-criminals-before-imt.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October 04, 2014)
  11. ^Nazi Conspiracy and Aggression (1946). pp. 189-190.
  12. ^Nazi Conspiracy and Aggression Volume 2, Chapter XV, Part 1. Cited from:http://avalon.law.yale.edu/imt/chap15_part01.as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October 04, 2014)
  13. ^NS Dokumentationszentrum der Stadt Köln (NSDOK).http://www.museenkoeln.de/ns-dokumentationszentrum/pages/315.aspx?s=31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October 04, 2014)
党卫队組織
分支
SS insignia
领导层
领导人物
主要机构
意识形态机构英语Ideology of the SS
警察和治安机构
元首安保
准军事单位
武装党卫队师
外籍党卫队单位
党卫队隸下企业
党卫队奖励
军衔、制服和徽章
国际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盖世太保&oldid=8743653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