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 蒙古语 [ a] ,華語地區亦簡稱蒙語 ,指的是蒙古国 及蒙古民族 所使用的主要溝通语言,為蒙古國的唯一官方语言 ,亦為中國内蒙古自治區 的官方语言之一。蒙古語是蒙古语系 中使用最多、影响最广的语言 ,各种方言的使用人口加在一起可達600万-700万,绝大部分母語人士是蒙古国公民和中国 的蒙古族 。[ 1]
蒙古语的標準語和方言差異較小,蒙古國採用當地人口最多的喀尔喀蒙古语 為標準語,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 則採用清朝時期的察哈尔蒙古语 为标准語,兩者能互通無礙,目前的國際上的蒙古語教育統一跟隨蒙古國的模式。另外,蒙古語還有眾多方言,主要分为喀尔喀 -察哈尔蒙古语 、喀喇沁 -科尔沁蒙古语 和鄂尔多斯蒙古语 。
蒙古語中的“語言”和“文字”並不會緊密結合,導致歷史上有多套完全不同的書寫系統,現代主要以西里爾蒙古文 和傳統蒙古文 為兩大蒙古語文字。蒙古人民革命党(共產黨)統治的蒙古人民共和國 時期,把源自东欧的西里尔字母 作為其官方文字拼写蒙古语,但在2020年的《蒙古文字国家大纲》中規定要在2025年時全面恢复傳統蒙文 与现有西里尔文并用[ 6] [ 7] [ 8] ;而在蒙古國的年輕人社群和社交網路 上,為圖方便也會用拉丁字母 來直接表示蒙古語的發音。中国的内蒙古則實行漢語 簡體字 和傳統蒙文並行制。
蒙古語的特点:
但是,由于基础词汇之间的音韵对应规则还没有确立,這幾點都还不能证明阿尔泰语系 学说。
在中国,蒙古族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辽宁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青海省和甘肃省,大约有380万-400万左右的蒙古语母语人口。以蒙古族为绝对主要人口组成的蒙古國约有350万-360万人的母语语言人口(蒙古国蒙古族约占蒙古国总人口的97%)。另外,在俄罗斯联邦的布里亞特共和國 、卡尔梅克共和国 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和卡尔梅克蒙古人都以本地蒙古语方言(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和俄语双语形式交流使用。蒙古民族亲缘分支部族:图瓦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的图瓦人,阿尔泰人(阿尔泰人是18世纪为了逃避清朝进攻而逃入俄罗斯统治境内的卫拉特准葛尔部蒙古人后裔)等都有相當數量的人以蒙古語為母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地区以卫拉特蒙古语为官方语言之一。
蒙古语的范围界定和方言划分还存在很多争论。Luvsanvandan于1959年提出的四分法涵盖比较广:
Sanžeev于1953年的划分则只包括中部方言(喀尔喀、察哈尔、鄂尔多斯),而把西部方言(卡尔梅克-卫拉特语 )和北部方言(布里亚特语 )多作为独立于蒙古语的语言。另外还有人认为鄂尔多斯土语也是独立的语言。
此外,蒙語尚有其他地區的方言。
今察哈尔方言的辅音 音位 表如下:[ 10]
而今喀尔喀方言的辅音音位可以概括如下:
蒙古文固有词不以/r/起首,也很少以/l/起首。
蒙古语词首音节的元音发音较为清晰完整并且承载重音。察哈尔方言词首音节元音音位如下:[ 11]
短元音 长元音 复元音 前 非前 前 非前 前 非前 非圆唇 圆唇 非圆唇 圆唇 非圆唇 圆唇 非圆唇 圆唇 前圆唇 前圆唇 前腭化 高 非咽化 i u iː uː ui 咽化 ɪ (ʏ ) ʊ ɪː ʊː ʊɪ 非高 非咽化 ə o əː oː 咽化 æ œ ɑ ɔ æː œː ɑː ɔː ʊæ ʊɑ ɪɑ
非词首元音音值如下:
短元音 长元音 复元音 前 非前 前 非前 前 非圆唇 圆唇 非圆唇 圆唇 非圆唇 圆唇 非圆唇 圆唇 前圆唇 高 非咽化 ĭ iː uː ui 咽化 ɪ̆ ɪː ʊː ʊɪ 非高 非咽化 ə̆ ŏ eː øː əː oː 咽化 ɑ̆ ɔ̆ æː œː ɑː ɔː
蒙古语具有元音和谐律,除去复合词和借词,每个非词首元音的音值都受到同一词内之前出现过的元音的制约。上面未被实线分隔的非词首元音音值之间并不构成对立,只根据察哈尔方言的元音和谐律构成条件互补:
非咽化条件下 咽化条件下 非圆唇条件下 圆唇条件下 非圆唇条件下 圆唇条件下 Ә̆ ĭ [a] ɪ̆ [a] ə̆ ŏ ɑ̆ ɔ̆ Әː əː oː ɑː ɔː Eː eː øː æː œː Iː iː ɪː Uː uː ʊː UI ui ʊɪ
^a ʃ 、tʃʰ 、tʃ 、j 后。察哈尔方言的和谐现象有两种,咽化和谐和圆唇和谐:
咽化和谐:若词首元音咽化,则其后直至词末的元音都处在咽化条件下。 圆唇和谐:若词首元音为圆唇非高元音(即为œ(ː) 、ɔ(ː) 、o(ː) 之一),则其后直至第一个Uː 或UI 以前(如无,则至词末)的元音都处在圆唇条件下。[ 12] 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汉字来标音或其他友好邻国的語言文字。历史上蒙古语曾采用以下几种文字:
以及
现時蒙古国使用的文字在1940年代用西里尔字母 拼写,除了原来的字母以外,还加入了Ө ө 和Ү ү 两个字母来表示俄语 中所没有的元音。
西里尔字母 称呼 IPA 转写 西里尔字母 称呼 IPA 转写 Аа а a a Пп пэ (pʰ ), (pʰʲ ) ( p ) Бб бэ p, pʲ b Рр эр r,rʲ r Вв вэ w̜, w̜ʲ v Сс эс s s Гг гэ ɡ ,ɡʲ ,ɢ ,k g Тт тэ tʰ ,tʰʲ t Дд дэ t, tʲ d Уу у ʊ u Ее е jε~jɜ, e je Үү ү u ü Ёё ё jɔ jo Фф фэ, фа, эф ( f ) ( f ) Жж жэ tʃ ž Хх хэ, ха x,xʲ h Зз зэ ts z Цц цэ tsʰ ts Ии и i i Чч чэ tʃʰ č Йй хагас и i j Шш ша, эш ʃ š Кк ка kʰ, kʲʰ, x, xʲ ( k ) Щщ ща, эшчэ (stʃ ) ( šč ) Лл эл ɮ ,ɮʲ l Ъ ъ хатуугийн тэмдэг " Мм эм m, mʲ m Ыы эр үгийн ы i y Нн эн n, nʲ, ŋ n Ьь зөөлний тэмдэг ʲ ' Оо о ɔ o Ээ э e e Өө ө o ö Юю ю jʊ ,ju ju Яя я ja ,j ja
Үү 和Өө 有时写成 Vv 或Її ,和Єє ,多是因为俄语键盘欠缺那两个字母。
而內蒙古使用的是传统的蒙古文字 。
为了方便,这里使用的是蒙古文的转写,这种写法代表蒙古语在13世纪的发音,与现在的方言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从这种写法可以推断现在各种方言的读音,而进行相反的转换(从现在的发音推断古蒙古语的发音)则很困难。
根据元音属性的不同和韵尾 的有无,名词的格的构造方式可以概括如下:
蒙古语名词变格 格 房子(阴性-收韵尾) 手(阳性-收韵尾) 哥哥(阳性-无韵尾) 母亲(阴性-无韵尾) 树(n韵尾) 主格 ger γar aqa eke modu 属格 ger-ün γar-un aqa-yin eke-yin modun-u 宾格 ger-i γar-i aqa-yi eke-yi modun-i / modu-yi 給 在格 ger-e /ger-tür γar-a / γar-tur aqa-dur eke-dür modun-dur / modu-n-a 离格 ger-eche γar-acha aqa-acha eke-eche modun-acha 工具格 ger-iyer γar-iyar aqa-bar eke-ber modun-iyar (今亦有modu-bar ) 共格 ger-lüg-e γar-luγ-a aqa-luγ-a eke-lüg-e modun-luγ-a
modu-n之类的名词有“隐形”的-n,这个后缀今日一般不出现在主格中,但出现在其它格中。
人称代词有不规则的形态变化:
人称代词变格 格 我 你 彼、他 咱们(包含形) 我们(排除形) 你们 彼等、他们 主格 bi chi i* bida ba(现已罕见) ta a* 属格 minu chinu inu(今多作ni) bidan-u man-u tan-u anu 宾格 nama-yi chima-yi ima-yi bidan-i man-i tan-i an-i* 給 在格 nadur chimadur ima-dur bidan-dur man-dur tan-dur an-dur* 离格 nada-acha chima-acha ima-acha bidan-acha mana-acha tana-acha an-acha* 工具格 nada-bar chima-bar ima-bar bidan-iyar man-iyar tan-iyar an-iyar* 共格 nada-luγ-a chima-luγ-a ima-luγ-a bidan-luγ-a man-luγ-a tan-luγ-a an-luγ-a*
“排除形”(exclusive )只指说话人一方的“我们”,而不包含听者;“包含形”(inclusive )则包括说话人和所有在场者。
加“*”号表示推测而未为文献证实的形式。“i”和“a”的变化除属格外今已几乎消失,改用原本是指示代词的“tere(n)”(他),“ede(n)”(彼等)来表达。
蒙古国境外的蒙古语族群,因与其他民族混杂,产生语言替换 现象,趋向于使用强势的国家语言。内蒙古和其他中国蒙古族散居区域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就开始出现汉化迹象,蒙古语使用范围逐渐萎缩[ 13] ,因汉族在内蒙古居绝对多数,除与蒙古国接壤的牧区外基本以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为主,其他散居地区的蒙古语言基本丧失[ 14] 。俄罗斯等国境内的卡尔梅克 等蒙古语族群被官方认定为独立的民族,虽然有冠名的自治共和国,但在苏联时期的集体化 、强制流放 等因素的作用下,蒙古语的各种方言使用频率也明显下降,日常普遍使用俄语为交流媒介[ 15] 。
2020年8月,中國內蒙古自治區 發佈政策命令:蒙古语授课的中小學的3門科目;也就是「語文與文學(語言)」、「道德與法律(政治)」和「歷史」,在9月開學後轉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漢語 」進行教學[ 16] 。
^1.0 1.1 Estimate from Svantessonet al. 2005: 141. ^ China . Ethnologue. [2021-09-0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12-25). ^ ТӨРИЙН АЛБАН ЁСНЫ ХЭЛНИЙ ТУХАЙ . Legalinfo.mn. [2021-08-1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9-14)(蒙古语) . ^ "Mongγul kele bičig-ün aǰil-un ǰöblel". See Sečenbaγaturet al. 2005: 204.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Mongolian .Glottolog 2.7 .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Official documents to be recorded in both scripts from 2025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20-08-05.,Montsame , 18 March 2020.^ Mongolian Language Law is effective from July 1st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22-04-09., Gogo, 1 July 2015. "Misinterpretation 1: Use of cyrillic is to be terminated and only Mongolian script to be used. There is no provision in the law that states the termination of use of cyrillic. It clearly states that Mongolian script is to be added to the current use of cyrillic. Mongolian script will be introduced in stages and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is to conduct their correspondence in both cyrillic and Mongolian script. This provision is to be effective starting 1 January 2025. ID, birth certificate, marriage certificate and education certificates are to be both in Mongolian cyrillic and Mongolian script and currently Mongolian script is being used in official letters of President, Prime Minister and Speaker of Parliament."^ 阿斯钢.蒙古国将从2025年起全面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 . 新华社. 2020-03-18 [2020-03-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19). ^ “又称”和其他信息来源:曹道巴特尔. 《喀喇沁蒙古语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 . 2007-09: 5–15.ISBN 978-7-105-08520-0 . ^ 孙竹. 蒙古语文集.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5: 53. ^ 清格尔泰. 蒙古语语法.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1: 9–40.ISBN 9787204014576 . ^ 清格尔泰. 蒙古语语法.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1: 77–89.ISBN 9787204014576 . ^ Hsiao-ting Lin.Ethno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the Nationalists, Muslims, and Mongols in wartime Alashaa Banner (1937–1945) . Stanford, CA, USA: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023-01-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3-26). ^ Caodaobateer.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Mongol and its Writing Systems in China . Language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nguage Policy. 2004,4 : 289–302 [2023-01-17 ] .ISBN 1-4020-8038-7 .doi:10.1007/1-4020-8039-5_1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18). ^ 卡尔梅克被驱逐历史的本民族文学记忆 (PDF) .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2023-01-17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01-17).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有问必答” . www.suzhou.gov.cn. [2020-09-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06).
部落支系和亲缘民族
蒙古國境內 部落区域 中国蒙古族 部落支系聚居地 中國蒙古族杂居分散地 中國境內亲缘民族 俄羅斯境內亲缘民族 其他國家(中亞等)
蒙古國報紙 蒙古真理報 Udriin Sonin (Өдрийн сонин) Unuudur (Өнөөдөр) Niigmiin Toli (Нийгмийн толь) Zuunii Medee (Зууны мэдээ) Great Nation (Их үндэстэн) Aphrodite (Афродита) 人民力量報 (Ardyn Erkh) 紅星報 (Ulaan Od) 蒙古人民革命黨青少年報 內蒙古報紙 其它地區報紙 新聞雜誌 Computer Times (Компьютер Таймс) Goo Mongol (Гоо монгол) Gyalbaa (Гялбаа) Polar Star (Алтангадас) Uptown (Аптау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