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葵興邨 Kwai Hing Estate | |
|---|---|
葵興邨 | |
| 概要 | |
| 類型 | 租者置其屋計劃 |
| 地點 | 香港葵青區 |
| 地址 | 葵涌禾葵里2號[2] |
| 坐标 | 22°21′57″N114°07′56″E / 22.365822°N 114.132148°E /22.365822; 114.132148 |
| 托建方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入伙年份 | 重建前: 1970年-1972年 重建後: 1991年-1992年 |
| 技术细节 | |
| 座数 | 4 |
| 其他信息 | |
| 住宅套数 | 單位總數1,528伙[1] 當中有約200個剩餘單位可出售 |
| 单套面积 | 建築面積: 18.9至74.3 m2 203至800 sq ft 實用面積: 13.5至53.1 m2 145至572 sq ft 平方英尺(ft²) |
| 住户数 |
|
| 認可人口 | *400(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不包括已於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的單位) 3,444(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 |
| 地圖 | |
![]() | |
| 葵俊苑 Kwai Chun Court | |
|---|---|
葵俊苑 | |
| 概要 | |
| 類型 | 居者有其屋計劃 |
| 地點 | 香港葵青區 |
| 地址 | 葵涌葵興路93-97號 |
| 坐标 | 22°21′57″N114°07′56″E / 22.365822°N 114.132148°E /22.365822; 114.132148 |
| 托建方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 入伙年份 | 1995年 |
| 技术细节 | |
| 座数 | 3 |
| 其他信息 | |
| 住宅套数 | 1,050 |
| 单套面积 | 建築面積: 47至76 m2 510至820 sq ft 實用面積: 37至59 m2 400至640 sq ft 平方英尺(ft²) |
| 地圖 | |
![]() | |





葵興邨(英語:Kwai Hi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TW15RR[3],位於新界中葵涌,於1970年至1973年間落成入住,為葵青區第2個政府廉租屋邨及首個按整體重建計劃拆卸的舊式屋邨,有5座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於1988年元旦分期拆卸重建,改建成4座相連長型第1型公屋大廈,以及居屋葵俊苑,鄰近葵興鐵路站、光輝圍、九龍貿易中心和葵涌工業區。
葵俊苑(英語:Kwai Chun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葵青區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之一,在葵興邨旁邊,共有三座樓宇,在1995年落成。
全邨原有5座樓宇,為葵青區(當時屬荃灣區)最小的廉租屋住宅區,落成時稱為葵興政府廉租屋邨(Kwai Hing 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Estate)[4],葵興邨的設計有五座新型政府廉租屋住宅大樓,外牆顏色以「鴨屎綠」為主,全邨設有20間店舖、2所學校、2所幼稚園和40個街市檔位。
下表列出1970年代的租金水平[4]。
| 單位類型 | 住宅數量 | 1970年租金 |
|---|---|---|
| 5人單位 | 1189 | $57–61 |
| 7人單位 | 1425 | $77–81 |
| 9人單位 | 233 | $100 |
| 單位總數 | 2847個 | |
| 可容納人口 | 18017人 | |
葵興邨為26座危樓公屋的重災區,全邨5座廉租屋住宅樓宇之混凝土結構均不符合標準而需要重建(雖然第2座混凝土結構不至於不合理地低於標準,即8層大廈平均≤4.7MPa,但由於第2座連接第3至第5座,所以需要一起拆卸,當中第1座更需清空11-12樓以加裝鋼柱支撐,而受影響居民遷置時間只有半年,而第1座及後用作《廉政行動危樓驚夢》劇集取景)。除許大同學校以外,均已於1988-92年間拆卸,1995年重建完成。
葵興邨位於醉酒灣與中葵涌鄉村之間的谷地上,地理位置屬於中葵涌[5]。街道標示為葵涌道以西、葵興路以東、興芳路以北、禾塘咀街(當中德昌大廈外一段禾塘咀街已改名為「禾葵里」)以南。南鄰葵俊苑、葵芳邨;西靠葵康苑、葵涌邨。
1967年香港政府着手計劃在當時稱為「垃圾灣」的醉酒灣填海地的工地興建兩個公共屋邨,並以「芬芳吐艷」為邨名的主題分別命名為葵芬邨及葵芳邨,以擺脫市民對當地過往為垃圾堆填區的不良印象,但當年公眾在報章上得知新邨將稱「葵芬」時、認為「芬」諧音「分」,而「分」字意即「分離」、寓意十分不吉利,因此令市民不滿;政府最後順應民意,將本邨邨名改稱「葵興」,寓意「葵涌興盛」。

| 樓宇名稱(座號)[7][8] | 門牌號碼[8] | 樓宇類型[1] | 落成年份[8] | 層數[7] | 每層伙數[7] | 單位數目(伙)[7] | 建築師 | 承建商 |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 |
|---|---|---|---|---|---|---|---|---|---|
| 興國樓(第1座) | 禾葵里2號 | 相連長型第一型 | 1991年5月 | 26 | 16 | 405 | 房屋署總建築師(6)[9] | 朱祥興建築有限公司 (1989年2月動工) | 富士達[註 1] |
| 興逸樓(第2座) | 14 | 358 | |||||||
| 興福樓(第3座) | 1992年10月 | 16 | 407 | 耀榮建築有限公司 (1990年動工[註 2]) | 乘賓(Sabiem)[註 3] | ||||
| 興樂樓(第4座) | 14 | 358 |
以粗體字標註的樓宇設有「劏房」,以安置葵涌邨、葵芳邨及同邨第一座「問題公屋」的1-2人住戶。

葵俊苑設3座樓高35層的大廈,提供共1,050個單位,兩房戶實用面積401方呎,三房戶實用面積分為554及645方呎。大廈面向葵涌道方向以工廈景為主,環境嘈雜。而另一邊對正山坡[10]。
| 樓宇名稱(座號)[11][12] | 門牌號碼[8] | 樓宇類型[13] | 落成年份[13] | 層數[12] | 每層伙數[12] | 每座單位數目(伙)[12] | 建築師 | 承建商 |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 |
|---|---|---|---|---|---|---|---|---|---|
| 葵昌閣(A座)[註 4] | 葵興路97號 | 新十字型 | 1995年11月 | 35 | 10 | 350 | 房屋署總建築師(6)[9] | 鴻運建築有限公司[14] | 奧的斯[註 5] |
| 葵裕閣(B座)[註 4] | 葵興路95號 | ||||||||
| 葵豐閣(C座) | 葵興路93號 |
| 重建前的葵興邨 | |||||||
|---|---|---|---|---|---|---|---|
| 樓宇名稱(座號)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拆卸年份 | 承建商 | 重建後原地所屬的屋邨/屋苑 | 備註 | 安置屋邨 |
| 第1座 | 新型廉租大廈 | 1970年 | 1992年 | 福利建築有限公司 | 葵俊苑 | 需加入鋼架支撐 | (同一屋邨) 所有樓宇 長發邨(11-12樓需提前遷出居民) |
| 第2座 | 1971年 | 1989年 | 安利(蕭氏)建築有限公司 | 葵興邨 | 第3座至第5座都是26座問題公屋之一 由於第2座是與第3座至第5座相連 故第2至第5座一同於1988年清拆 第2座是全港首座按整體重建計劃拆卸的大廈 | 顯徑邨 長安邨 石籬邨 葵盛東邨[15] | |
| 第3座 | |||||||
| 第4座 | |||||||
| 第5座 | 1972年 | 1988年 | |||||
全邨樓宇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中3至5座更是26座問題公屋之一,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
屋邨設有休憩空間予居民使用,設施包括噴水池、羽毛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兒童遊樂場、兵乓球桌、籃球場等設施。邨內原有的足球場在重建後已取消。
屋邨毗鄰港鐵荃灣綫葵興站及葵興政府合署,大樓內設西、南葵涌地區唯一一所公共圖書館「南葵涌公共圖書館」,而葵興邨與葵涌邨之間的丘陵地帶亦劃為綠化帶-大窩口道遊樂場,為邨內居民提供休憩空間。
葵興邨附近亦有中、小學及幼稚園等教育設施,但大部份因重建後地理位置有所改變,而朱昌幼稚園及中華傳道會許大同學校仍屬於葵興邨範圍。
邨內擁有一個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冠榮車行負責管理的商場、名為「葵興商場」,商場樓高2層,佔地28,786呎。商戶包括酒樓、茶餐廳、燒味店、粥店、麵包店、集友銀行、家品店、藥房及涼茶舖等。
商場地面設有惠康超級市場、OK便利店、日本城、屈臣氏、759阿信屋、超宜五金家居用品、House Bakery 家庭餅店、開業多年的“大上海葵髮廊”和A4+ 文具店(已倒閉,現改為7-Eleven)等。餐廳包括合興隆美食中心(已倒閉,現改為檸檬冰室),東裕燒臘飯店 / 津寶堂和位於1樓的花園酒家。而興逸樓地下設集友銀行和西醫診所。當中惠康超級市場前身為葵興邨街市。屋邨亦毗鄰光輝圍和新葵興廣場。
2014年,領匯以4.38億港元向馬亞木旗下人人汽車出售葵興商場。[16]
葵興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17],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葵興邨地方狹小,故此與毗鄰的葵俊苑、光輝圍組成葵青區議會之葵興選區[18][19]。現任區議員為前街坊工友服務處成員梁志成。
| 選區名稱 | 屆別 | 議員 | 政治聯繫 | 議員 | 政治聯繫 | ||
|---|---|---|---|---|---|---|---|
| 葵涌中 | 1982年-1985年 | 當時定為單議席選區 | 鄭永津 | 無黨籍 | |||
| 1985年-1988年 | 梁耀忠 | 新青學社 | |||||
| 1988年-1991年 | 徐柏林 | ||||||
| 1991年-1994年 | |||||||
| 葵興 | 1994年-1999年 | 梁志成 | 分拆出葵芳選區後, 改為單議席選區 | ||||
| 2000年-2003年 | |||||||
| 2004年-2007年 | |||||||
| 2008年-2011年 | |||||||
| 2012年-2015年 | |||||||
| 2016年-2019年 | |||||||
| 2020年-2023年 | |||||||
22°21′57″N114°07′56″E / 22.365822°N 114.132148°E /22.365822; 114.13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