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董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襲
偏將軍
國家孫吳
時代東漢
主君孫策孫權
元世或元岱或玄岱
籍貫會稽餘姚
出生
逝世建安十八年(213年)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濡須口

董襲(?—213年或為217年[1]),字元世,或字元岱,或字玄岱[2]揚州會稽餘姚(今浙江余姚)人,東漢末年群雄孫策麾下將領;是江東十二虎臣之一。歷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後官至偏将军

生平

[编辑]

隨主征伐

[编辑]
参见:孫策平江東之戰

孫策入駐會稽郡,董襲在高迁亭迎接孫策,孫策见他容貌甚為奇伟。正值山阴贼領黄龙罗周勃聚集数千人叛亂,孫策親自出兵討伐,董襲隨孫策鎮壓叛亂,董襲成功手刃斬殺黄龙罗、周勃二人賊將,因戰功而拜為别部司马,增其数千兵,升為扬武都尉。後跟隨孫策征伐刘勋寻阳上繚參與了孫策攻劉勳盧江皖城之戰,之後攻擊黄祖江夏沙羨縣亦有參與沙羨之戰

誓保江東

[编辑]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其弟孫权繼位,但孫权年少,孫权之母吳夫人擔心他不能成事,引见张昭、董袭等人,问江东是否保障,董袭回答她:「江东地势,有三江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江東的地勢有長江的天險(易守難攻),而英明的討逆將軍(孫策),其恩德廣施於百姓。今天討虜將軍(孫權)承繼這樣的基業,上下人等都願意為其效命,平常的各種行政事務有張昭負責、而在用兵打仗的方面則由我董襲等人來指揮,這就是有著地利及人和的時勢了(意指只欠天時),還請國太萬萬不要憂慮。)」眾人皆應同。

鄱阳彭虎等聚集数万人叛離,董袭与凌统步骘蒋钦各分兵讨伐。董袭所向披靡,彭虎等人望见其旌旗便逃走,十日後亂事平息,他被拜為威越校尉,後迁為偏将军

斷船之功

[编辑]
参见:江夏之戰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权西征黄祖,參與江夏之戰,黄祖將两首蒙衝打横阻塞沔口,在兩面大石上聚集數千人,弓弩亂發,箭如雨下,孫军不得向前。董袭与凌统各率百人死士為前部,眾人身披著两層鎧甲,乘著大舸船衝入蒙衝裡,董袭取刀斬断開两首蒙冲之間的聯結繩索,孫權軍才得以長驅直入。黃祖开门逃走,孫軍一路追殺。明日孫權設宴,孫权举杯讚董袭:「今日之会,断绁之功也。(今日能有此宴會,都是將軍斬斷敵船連結的功勞。)」同年冬,赤壁之戰柴桑防守。

壯烈之節

[编辑]
参见:濡須口之戰

曹操南征濡須口,董袭跟隨孫权解救,參與濡須之戰,並命董袭率五楼船前住濡须口。至夜深時,暴风狂襲,五楼船倾覆,眾將士乘走舸逃走,請董袭一起逃出。但董袭反駁怒斥曰:「受將軍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敢复言此者斩!(我受主公重任是指揮軍隊於此處防備賊兵,怎能不貫徹君命拋棄任務不顧而逃,有人敢再說要逃走的立刻斬首!)」於是無人敢再進言。最後五楼船果然倾覆,董袭浸死,孫权改服致喪,厚待其家人。

特徵

[编辑]

董袭身高八尺(184cm),武力过人,有志节,對人慷慨。極之忠於孫家。

評價

[编辑]

三國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

謝承:「襲慷慨志節、武毅英烈。」(裴松之注引其《後漢書》)

參考資料

[编辑]
  1. ^213年第一次濡須口之戰或217年第二次濡須口之戰
  2. ^《文选》卷五十三陆机《辨亡论》李善注引《吴志》曰:“董袭,字元世。”后世有的史书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将“世”改作“代”(元代,小說《三國演義》採用此說法)。
    《太平御覽》董襲,字玄岱,餘姚人。
  • 《三國志‧吳書‧董襲傳》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國志·卷55》,出自陳壽三國志
陈寿著《三國志》立傳人物
卷1 武帝紀
卷2 文帝紀
卷3 明帝紀
卷4 三少帝紀
卷5 后妃传
卷6 董二袁劉传
卷7 呂布臧洪传
卷8 二公孫陶四張传
卷9 諸夏侯曹传
卷10 荀彧荀攸賈詡传
卷11 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
卷12 崔毛徐何邢司馬传
卷13 鍾繇華歆王朗传
卷14 程郭董劉蒋劉传
卷15 劉司馬梁張温賈传
卷16 任蘇杜鄭倉传
卷17 張樂于張徐传
卷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
卷19 任城陳蕭王传
卷20 武文世王公传
卷21 王衛二劉傅传
卷22 桓二陳徐衛盧传
卷23 和常楊杜趙裴传
卷24 韓崔高孫王传
卷25 辛毗楊阜高堂隆传
卷26 滿田牽郭传
卷27 徐胡二王传
卷28 王毌丘諸葛鄧鍾传
卷29 方技传
卷30 烏丸鮮卑東夷传
卷31 劉二牧传
卷32 先主传
卷33 後主传
卷34 二主妃子传
卷35 諸葛亮传
卷36 关張馬黄趙传
卷37 龐統法正传
卷38 許糜孫簡伊秦传
卷39 董劉馬陳董呂传
卷40 劉彭廖李劉魏楊传
卷41 霍王向張楊費传
卷42 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
卷43 黄李呂馬王張传
卷44 蒋琬費禕姜維传
卷45 鄧張宗楊传
卷46 孫破虜討逆传
卷47 吴主传
卷48 三嗣主传
卷49 劉繇太史慈士燮传
卷50 妃嬪传
卷51 宗室传
卷52 張顧諸葛步传
卷53 張严程闞薛传
張紘張尚)・严畯裴玄)・程秉徵崇)・阚泽唐固)・薛綜薛珝薛瑩
卷54 周瑜魯肃呂蒙传
卷55 程黄韓蒋周陳董甘淩徐潘丁传
卷56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
卷57 虞陸張駱陸吾朱传
卷58 陸遜传
卷59 吴主五子传
卷60 賀全呂周鍾離传
卷61 潘濬陸凱传
卷62 是儀胡綜传
卷63 吴範劉惇趙達传
卷64 諸葛滕二孫濮陽传
卷65 王楼賀韋華传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董襲&oldid=88480687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