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葉匡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葉匡時
高雄市政府官方肖像
 高雄市市長
代理
2019年10月16日—2020年1月11日
副职
秘書長
  • 陳鴻益
前任韓國瑜(正任)
继任韓國瑜(正任)
 中華民國第23任交通部部長
任期
2013年2月18日—2014年12月8日
行政院院长江宜樺
前任毛治國
继任陳建宇
 高雄市第3任副市長
任期
2019年2月11日—2020年6月12日解職
李四川陳雄文同时在任
市長韓國瑜[註 1]
前任史哲楊明州、蔡復進
继任王世芳(代理)
林欽榮羅達生史哲(正任)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57-01-07)1957年1月7日68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花蓮縣花蓮市
籍贯浙江溫嶺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专业組織理論
企業倫理
經濟社會學
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董監事研究
学历
经历
      •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客座助教授
        (1990年8月-1991年7月)
      • 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教授
        (1991年8月-2015年7月)
      • 工研院電通所兼任顧問
        (1993年7月-1995年9月)
      • 高雄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
        (1998年5月-1999年4月)
      •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所長
        (1999年8月-2000年7月)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
        (2006年8月-2008年5月)
      •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系主任
        (2006年8月-2008年5月)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2007年10月-2008年5月)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8年5月20日-2009年6月15日)
      • 交通部政務次長
        (2009年6月16日-2013年2月17日)
      • 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2010年1月19日-2013年3月12日)
      •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董事長
        (2010年11月1日-2012年1月31日)
      • 交通部部長
        (2013年2月18日-2015年1月13日)
      •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2015年8月-2018年1月)
      • 高雄市政府副市長
        (2018年12月25日-2020年6月12日)
      • 高雄市市長候選人柯志恩競選總部主任委員(2022年)
      • 嘉義縣縣長候選人王育敏競選總部顧問(2022年)

葉匡時(1957年1月7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管理學學者中國國民黨籍,生於花蓮縣花蓮市,籍貫浙江大陳島大陳義胞後人、外省第二代),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畢業,現任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實聯精密化學副董事長、亞太公私合夥建設發展協會理事長,曾任交通部長、高雄市代理市長、高雄市副市長、長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柯志恩高雄市市長競選總部主任委員。

其妻蘇彩足是其台大的大學同學,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因照顧學生而在系上有「蘇媽」暱稱。

早年

[编辑]

1957年出生於臺灣花蓮市美崙大陳新村並度過童年[1]。父親是1949年移居台灣的浙江溫嶺人,母親是1955年撤退台灣的大陳島居民[1]。曾就讀花蓮當地的私立若瑟小學(今海星國小)、復興國小[1]花師附小(今東華附小[2]。國中就讀花蓮美崙國中,後轉至台北仁愛國中。高中就讀師大附中。1979年取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學士,1984年取得美國德拉瓦大學公共行政碩士,1990年取得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組織理論博士。

學界經歷

[编辑]

1991年起任教於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曾任企管系主任、傳播管理研究所(現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所長、醫務管理研究所所長以及EMBA執行長等多項職務;並曾至上海復旦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任訪問教授[3];發表過三十多篇具有評審制度的期刊論文[4]。葉匡時也曾擔任經濟日報天下雜誌等書報雜誌的專欄作家,並著有《總經理的新衣》、《總經理的內衣》、《總經理的面具》、《EMBA的第一門課》、《當代中國工商環境與企業管理》、《狐狸與狼:企業管理的個性與群性》等企業管理專書,三度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5]

在2015年卸任交通部長後,葉匡時轉任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6],之後於2018年退休。[7]

業界經歷

[编辑]

2000年,葉匡時與友人春天旅行社董事長游金章,及易飛網總經理李克敬三人合資創辦易遊網。後游金章與葉匡時的經營理念不同,葉匡時出售手中持股,退出經營。在燦坤董事長吳燦坤聘請他擔任燦坤實業獨立董事後,說服吳燦坤與李克敬共同出資,創辦燦星網。2008年,葉匡時與李克敬皆退出燦星網經營,葉匡時進入研考會,投身政壇。2010年,李克敬與友人買下易飛網六成股份,葉匡時當時任職交通部次長,雖未參與投資,但曾協助收購談判。

2001年,雷倩任太平洋聯網公司兼執行長,聘請葉匡時擔任資深副總經理。

在2010~2012年間,葉匡時以交通部政務次長的身份兼任新成立的桃園機場公司首任董事長。

葉匡時曾擔任幾間公司的獨立董事,包括燦坤實業與百略醫學科技、太平洋聯網科技營運長[3],2015~2017年,葉出任台灣銀行獨立董事[8],2016~2019年擔任太平洋建設獨立董事[9], 2021-2024擔任聯強國際獨立董事[10]

2020年自高雄市副市長職位卸任後,曾任實聯精密化學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11] 2023年6月接任富邦金控獨立董事。[12]

政界經歷

[编辑]

研考會副主委

[编辑]

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於劉兆玄內閣任職研考會副主委,後轉調交通部政務次長。在職期間建立各部會中程計畫的撰寫綱要與辦法、參與行政院組織改造[13]、協助設立國家書店[14]

交通部政務次長

[编辑]

2009年6月,葉匡時轉任交通部政務次長,歷劉兆玄內閣吳敦義內閣陳冲內閣,於2013年2月晉升交通部長。

任職期間曾參與處理高鐵借舊還新聯貸的對外溝通[15]羅淑蕾批評桃園機場[16]、國道三號走山事件[17]。推動成立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並任首任董事長,上任時宣布將在三年內將桃園機場之ACI(Airport Council Internal)排名進入前十名,於2012年第四季就達成[18]。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順利協調桃園海軍機場遷移至屏東機場,並關閉屏東機場作業[19]。提出松山機場園區開發構想[20]。2012年3月完成台灣港務公司交通部航港局的創設,並負責自由貿易港區的業務發展[21]。推動高雄港加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遞交港,於2013年6月獲得LME同意[22]

交通部長

[编辑]

2013年2月起,於江宜樺內閣毛治國內閣擔任交通部長。

在國內建設方面,葉匡時提出「美好生活的連結者」為交通部使命,加入人文藝術加值與產業發展兩理念到交通部施政,在全國各車站、機場、郵局廣設漂書站[23]。2013年3月,完成改善阿里山公路(臺18線)道路整修工程,及臺21線信義段103K~134K處道路整修工程。2013年4月20日,國道一號五楊高架歷經4年的施工,通車日期延後4次,終於全線通車,預估尖峰時段五股至楊梅路段,行車時間能夠節省下約30分鐘,台北至桃園機場則能節省10分鐘[24]。2014年6月完成台鐵花東鐵路電氣化通車、12月開始南迴鐵路電氣化動工、規劃台鐵恆春支線作為鐵路觀光[25]。葉匡時也檢討機車路權[26]、開放三輪機車[27]

國際上,交通部觀光局在2013年的最後一天,達成全年800萬來台旅客目標,締造歷史新高[28]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公布2013年全球前十名成長最快速的旅遊地點,台灣以9.7%的年成長率排名第十[29]。2013年,世界經濟論壇(WEF)評比140個國家及經濟體觀光競爭力,臺灣名列第33名,較上次評比2011年(第37名)上升4名。2013年6月葉匡時應法國運輸、海洋部部長之邀,成為台法斷交後第一位赴法國官方訪問的交通部長,就航太發展交換意見、盼修航約增加航班、並期盼法國支持台灣加入國際民航組織[30]。9月應多明尼加觀光部長邀請,參訪多明尼加[31]。同年,民航局長以特邀貴賓身份參加國際民航組織,是42年來台灣第一次得以參加[32]

2014年初,時任立法委員蔡正元批評葉匡時接受神腦國際公司總裁林保雍宴請[33][34][35],以及參加中華航空總經理林鵬良為他在極品軒餐廳舉辦的生日宴會[36],違反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第七條規定:「公務員不得參加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飲宴應酬」。他並指控,葉匡時在參加宴會後,要求中華電信公司購入神腦國際公司股票,不符合利益迴避原則。葉匡時反駁,交通部是中華電信的大股東,交通部長原本有權責解決中華電信與神腦公司間的糾紛,並無不當之處。行政院長江宜樺與總統馬英九則強調,公務員不能接受廠商招待,言行及交友須謹慎[37][38]。這個爭議事件並未繼續延燒。

2014年12月,交通部長葉匡時推動台灣高鐵財改方案,極力強調財改方案不通過,高鐵在2015年3月可能破產[39]。朝野立委批評葉匡時方案圖利舊股東,在2015年1月7日,葉匡時生日當天,高鐵財改案在立法院交通委員遭國民黨與民進黨立委聯合反對無法過關;基於政務官為政策負責的理念,葉匡時遂而辭去交通部長[40][41]。1月9月,行政院批准辭呈,由交通部次長陳建宇代理。陳建宇上任後,改提出AB兩方案,經由朝野共識,選擇由公股增資的B案,財改案在2015年5月在立法院通過、9月在高鐵公司股東會通過[42]

洪秀柱競選

[编辑]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初期,葉匡時曾擔任洪秀柱競選總部顧問。在洪秀柱通過黨內初選後,國民黨秘書長李四川曾經由葉匡時轉交新台幣三千萬元支票給洪秀柱作為競選經費[43]。在國民黨黃復興黨辦主委戴伯特要求撤換洪秀柱時,當時黨主席朱立倫,經由葉匡時安排,與洪秀柱進行數次協商。最終,國民黨全代會通過撤換洪秀柱決議,媒體稱為換柱爭議[44]。洪秀柱在退選後交回三千萬元競選經費[43],但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葉宜津質疑支票的來源及用途[45][46]台聯黨立法委員周倪安告發朱立倫與李四川以這筆錢來「搓圓仔湯」使洪秀柱退選[47]。此案經特偵組偵查,以不起訴簽結[48][49]

高雄市副市長

[编辑]
参见:韓國瑜市府

2018年12月3日,接受高雄市長韓國瑜邀請出任副市長[50],主要負責對外經貿發展、交通、觀光、文化和教育政策[51][52]。任內政績在經貿方面,葉匡時爭取到法國運動用品量販店迪卡儂亞洲新灣區建立旗艦店,投資金額約四億台幣,占地4,000,是南台灣最大型的運動商場[53];他也向臺灣港務公司爭取到在高雄設置海運快件專區[54]。在交通方面,葉匡時會勘岡山車站,並定案增設後站[55]、促成泰國微笑航空的「高雄-清邁」航線[56]、新造「正憲公有停車場」[57]、以及施行午飯時間計程車路邊停車不收費,讓計程車司機中午可以將車子停在停車格上並在車內用餐及休憩[58]。在觀光方面,葉匡時宣示2020年為高雄的「區域觀光元年」,將以往各別景點的行銷結合成「一心三線」品牌,即都會區的軌道經濟觀光、東線的慢食、中線的地景生態及軍事旅遊、以及北線的漁村和濕地生態[59][60],並且推出三條無障礙旅遊路線[61]。葉匡時也推動「高雄追光季」燈光展演[62],並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63]。2019年10月16日,高雄市市長韓國瑜代表國民黨參與總統大選因而請假三個月,由葉匡時代行市長職務[64]。2020年6月,因韓國瑜罷免案投票通過,葉匡時與市府團隊一同免職。

2022年8月8日,王育敏邀葉匡時擔任其年底地方大選嘉義縣縣長選舉顧問[65]

非政府組織

[编辑]

江宜樺在2017年1月成立長風文教基金會,葉匡時出任執行長[66]。同年葉匡時創立亞太公私合夥建設發展協會,出任理事長[67]。2019年因為出任高雄副市長而卸任前述兩職位 ;2020年卸任副市長後,葉匡時出任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68]

參考資料

[编辑]
註腳
  1. ^因參與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於2019年10月16日至2020年1月11日請假。
參照
  1. ^1.01.11.2汪淑芬.葉匡時憶童年 學校禁說大陳話.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4-06-17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中文(臺灣)). 
  2. ^本地籍外籍生─大陳子弟看省籍隔閡. 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9)(中文(臺灣)). 
  3. ^3.03.1葉匡時中山大學個人網頁:個人簡介.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4. ^葉匡時中山大學個人網頁:評審論文.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5. ^葉匡時中山大學個人網頁:專書.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6. ^羅暐智.找葉匡時運籌帷幄 洪秀柱將打政策牌對決小英. 風傳媒 storm.mg. 2015-08-04 [2015-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5). 
  7. ^打算參選台北市長?葉匡時提前自政大教職退休.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2-01 [2018-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8. ^王文萱.接中銀獨董辭台銀請託「回溯」解任日期?葉匡時:依法遵要求處理. 風傳媒 storm.mg. 2017-10-16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9. ^蔡惠芳.太平洋建設董監事改選 陣容大洗牌. 工商. 2016-06-16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通过chinatimes.com. 
  10. ^聯強113年度股東常會董事、獨立董事當選名單. 中央社 CNA. 2024-05-31 [2024-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30) –通过tw.stock.yahoo.com. 
  11. ^脫離「失業」狀態 葉匡時臉書自曝新工作.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08-01 [2020-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12. ^富邦金第九屆董事當選名單. 中央社 CNA. 2023-06-09 [2024-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30) –通过tw.stock.yahoo.com. 
  13. ^黃維助.政院組織精簡 擬裁25政務官. 自由時報 (台北). 2009-02-24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14. ^王鵬捷 (编).國家書店宣揚台灣人文軟實力. 中央日報. 2011-09-28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15. ^楊瑪利; 王一芝.14.5萬人的日旅次,高鐵才能損益兩平. 遠見雜誌. No. 285. 陳應欽. 2010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8). 
  16. ^楊毅.挺桃機 葉匡時放連珠炮 羅淑蕾傻眼. 台北: 中國時報. 2012-11-27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通过tw.news.yahoo.com. 
  17. ^陳慧萍; 曾鴻儒; 顏若瑾; 曾韋禎; 胡健森.打交部一巴掌 國道走山 監院:有人為疏失. 自由時報. 2011-04-13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18. ^30億改建航廈 桃園機場排名全球第10. ETtoday東森新聞雲. 2013-01-29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19. ^呂雪彗.航空城徵收特農地 明年加快腳步. 台北: 工商時報. 2012-12-28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通过tw.news.yahoo.com. 
  20. ^林淑慧.松山機場園區 BOT商機400億. 台北: 工商時報. 2012-09-14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通过tw.news.yahoo.com. 
  21. ^黃玉燕.交部推自貿港轉型 金雞母創港市雙贏. 大紀元. 2013-07-19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22. ^高雄港LME遞交港營運 啟動 (新闻稿). 臺灣海港自由貿易港區.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23. ^世界讀書日 葉匡時籲民同「漂書」. 民視新聞. 2013-04-23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24. ^五楊高架全線通車了!五股至楊梅節省下約30分鐘.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3-04-20 [2014-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25. ^施曉光.白冰冰「做球」給簡太郎 擺明來助選的. 自由時報 (台北). 2014-11-12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26. ^還機車族路權?公路總局研擬開放.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3-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7. ^黃立翔.交通部:三輪機車明年全面開放. 自由時報 (台北). 2014-09-06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28. ^謝佳珍.葉匡時向觀光業者喊話 籲加薪.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3-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7)(中文(臺灣)). 
  29. ^世界旅遊最快成長地 台列第十名. 中時電子報. 201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7). 
  30. ^汪淑芬.台法交長破冰 葉匡時提修航約.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3-07-01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中文(臺灣)). 
  31. ^葉匡時部長率團訪多明尼加 深化雙方觀光交流合作 (新闻稿). 交通部觀光局. 2013-09-10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中文(臺灣)). 
  32. ^「國際民航組織」(ICAO)邀請我出席本(102)年大會 (新闻稿). 外交部民航局. 2013-09-13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5)(中文(臺灣)). 
  33. ^侯慶莉.立委爆 葉匡時接受神腦豪華生日宴. 徐國衡. TVBS新聞網. 2014-01-15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34. ^「葉」宴有兩套?土雞城是幌子 小故宮才是政商雲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2014-01-17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35. ^賴映秀.葉匡時慶生宴 蔡正元再爆:地點是豪華「小故宮」. 台北: ETtoday新聞雲. 2014-01-16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36. ^又爆!華航極品宴客 也是幫葉匡時慶生?.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1-17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37. ^陳乃瑜.生日宴變調? 葉匡時陷政壇風暴. 台北: TVBS新聞網. 2014-01-17 [2019-11-04]. 
  38. ^嚴思祺.接受不當宴請 台灣交通部長惹議. BBC中文網. 2014-01-17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39. ^陳如嬌.葉匡時不斷強調:「高鐵明年三月恐破產」. 蘋果日報 (台北).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31). 
  40. ^李姿慧.難忘的生日! 葉匡時請辭聲明全文. 蘋果日報 (台北). 2015-01-07 [2016-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41. ^高鐵財改案遭立院擱置 交通部長葉匡時請辭.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5-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42. ^華智豪.高鐵「國有民營」財改案過關 12月北高降回原價1490元. 風傳媒 storm.mg. 2015-09-10 [2016-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43. ^43.043.1吳旻洲.拿3千萬換柱?葉匡時:是向黨借經費. 大紀元. 2015-10-23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44. ^蔡慧貞.柱下朱上穿針引線關鍵人物 葉匡時遭特偵組約談. 風傳媒 storm.mg. 2015-10-22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5). 
  45. ^換柱3000萬案 陳其邁指葉匡時越描越黑.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5-10-24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8). 
  46. ^曾韋禎.綠委質疑 葉匡時為何同意換柱還收3千萬?. 自由時報 (台北). 2015-10-27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9). 
  47. ^錢利忠.違反「搓圓仔湯」條款 朱立倫、李四川被告發. 自由時報 (台北). 2015-10-08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48. ^國民黨疑 「搓圓仔湯案」今簽結 朱立倫獲不起訴. 風傳媒 storm.mg. 2015-11-06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49. ^朱立倫涉搓圓仔湯案 特偵組不起訴. 台北. 中央社 CNA. 2015-11-06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中文(臺灣)). 
  50. ^蔡孟妤.韓國瑜證實 葉匡時首肯出任高市副市長. 聯合報. 2018-12-03 [201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51. ^蔡孟妤.代理高雄市長 葉匡時:螺絲不會鬆. 聯合報. 2019-10-16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52. ^相信專業團隊,打造安居樂業的高雄. 中時新聞網. 2020-06-03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53. ^顏瑞田; 林憲祥.看準高雄商機 迪卡儂亞灣旗艦店明年開幕. 高雄: 工商. 2019-12-05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通过chinatimes.com. 
  54. ^吳秉鍇.高雄港海運貨物快遞專區 今揭牌. 經濟日報. 2020-06-03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通过udn.com. 
  55. ^徐白櫻.岡山火車站不再有前站沒後站 高架橋可望串聯捷運站. 聯合報 (高雄). 2020-05-15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56. ^泰國微笑航空開闢「清邁-高雄」航線 串起泰北與南台灣兩地觀光的微笑曲線. 台灣英文新聞. 2020-01-15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57. ^何弘斌.苓雅「正憲公有停車場」已完工 請民眾多加利用. 高雄: 台灣新生報. 2020-06-05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通过tw.news.yahoo.com. 
  58. ^洪靖宜.反制罷韓收攏人心! 韓國瑜指示高雄小黃中午路邊停車免收費. 高雄: ETtoday新聞雲. 2020-02-01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59. ^高丁丁.高雄市觀光局特色旅遊 一心三線成果發表 葉匡時宣示2020高雄區域觀光元年到來. PeoPo. 2019-12-26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60. ^顏瑞田.葉匡時:一心三線區域行銷 打造高雄觀光品牌. 高雄: 工商. 2019-12-26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通过chinatimes.com. 
  61. ^徐炳文.有山也有海!高市府推3條「無障礙」旅遊路線. 風傳媒 storm.mg. 2020-01-09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62. ^王榮祥.高雄中央公園燈光秀迷人 民眾追光. 自由時報 (高雄). 2019-12-09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63. ^柯宗緯.韓國瑜任內推「追光季」 獲德國紅點設計獎. 中時. 2020-08-04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64. ^蔡孟妤.韓國瑜明起請假 葉匡時代理市長. 聯合報 (高雄). 2019-10-15 [201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3). 
  65. ^吳家瑜.王育敏組競選國家隊 邀馬英九、葉匡時等人擔任顧問. TVBS新聞網. 2022-08-08 [2022-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0). 
  66. ^楊淳卉.江宜樺成立長風基金會 強調與選舉無關. 自由時報 (台北). 2017-01-16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67. ^蘇秀慧.推動PPP 台灣快跟上. 台北: 經濟日報. 2017-06-14 [2017-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通过udn.com. 
  68. ^莊雅婷.葉匡時臉書標記「無業遊民」 最新身分曝光了!. 中時新聞網. 2020-07-27 [2020-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葉匡時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行政院
前任:
毛治國
交通部部長
第23任
2013年2月18日-2015年1月13日
繼任:
陳建宇
(代理,後真除)
一級行政區
直轄市
主席
二級行政區
臺灣省
福建省
縣長
註:自2018年(民國107年)以後不再任命,職位懸缺
江宜樺內閣(2013年2月18日-2014年12月8日)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副院長
行政院秘書長
陳威仁(2013年2月18日-2014年3月2日)→李四川(2014年3月3日- )
行政院政務副秘書長
簡太郎(2013年2月18日-2014年2月7日)→蕭家淇(2014年3月11日- )
行政院常務副秘書長
陳慶財(2008年8月16日-2014年8月21日)→宋餘俠(2014年8月21日- )
部、會
內政部部長
李鴻源(2012年2月6日-2014年3月2日 )→陳威仁(2014年3月3日- )
外交部部長
林永樂(2012年9月26日- )
國防部部長
高華柱(2009年9月10日-2013年7月31日)→楊念祖(2013年8月1日-2013年8月7日)→高廣圻(2013年8月7日,代理)→嚴明(2013年8月8日- )
財政部部長
張盛和(2012年6月1日- )
教育部部長
蔣偉寧(2012年2月6日-2014年7月14日)→陳德華(2014年7月14日-2014年8月5日,代理)→吳思華(2014年8月6日- )
法務部部長
曾勇夫(2010年3月22日-2013年9月6日)→陳明堂(2013年9月7日-2013年9月30日,代理)→羅瑩雪(2013年9月30日- )
經濟部部長
張家祝(2013年2月18日-2014年8月15日)→杜紫軍(2014年8月15日-2014年12月7日 )
交通部部長
葉匡時(2013年2月18日-2015年1月13日)
文化部部長
龍應台(2012年5月20日-2014年12月7日 )
衛生福利部部長
邱文達(2013年7月23日-2014年10月3日 )→林奏延(2014年10月3日-2014年10月17日,代理)→蔣丙煌(2014年10月18日-)
勞動部部長
潘世偉(2014年2月17日-2014年7月24日)→郝鳳鳴(2014年7月25日-2014年8月20日,代理)→陳雄文(2014年8月20日-)
科技部部長
張善政(2014年3月3日-2014年12月7日 )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政務委員兼任)
羅瑩雪(2011年2月9日-2013年9月29日)→陳明仁(2013年9月30日-2013年10月22日,代理)→蔡玉玲(2013年10月22日- )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
吳英毅(2008年5月20日-2013年7月31日)→陳士魁(2013年8月1日- )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黃玉振(2008年5月20日-2014年7月1日)→劉慶中(2014年7月1日-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裕璋(2010年5月17日-2013年7月31日)→曾銘宗(2013年8月1日-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金陵(2009年9月10日-2013年7月31日)→董翔龍(2013年8月1日- )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政務委員兼任)
管中閔(2014年1月22日- )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孫大川(2009年9月10日-2013年7月31日)→林江義(2013年8月1日- )
署、附屬二級機關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沈世宏(2008年5月20日-2014年3月2日)→魏國彥(2014年3月3日- )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署長
王進旺(2008年5月20日-2014年12月7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郁琦(2012年9月28日-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
蔡春鴻(2008年5月20日-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保基(2012年2月6日-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政務委員兼任)
陳振川(2012年2月6日-2013年7月31日)→顏久榮(2013年8月1日-2013年10月22日,代理)→陳希舜(2013年10月22日-2014年4月24日)→顏久榮(2014年4月24日-,代理)→許俊逸(2014年7月1日- )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
石素梅(2008年5月20日-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
黃富源(2012年3月26日- )
行政院發言人
鄭麗文(2012年10月23日-2014年2月16日)→孫立群(2014年2月17日- )
獨立機關(任期制,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秀明(2010年2月1日- )
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博雅(2010年11月12日-2014年8月1日)→劉義周(代理,2014年8月1日-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石世豪(2012年8月1日- )
其他內閣機關
中央銀行總裁
彭淮南(1998年2月25日- 任期制,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馮明珠(2012年9月18日- )
臺灣省政府主席
林政則(2010年2月26日- )
福建省政府主席
薛琦(2013年2月18日-2014年3月2日)→鄧振中(2014年3月3日-2014年12月7日 )
兼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羅瑩雪(2011年2月9日- 2013年9月29日)→蔡玉玲(2013年10月22日-)
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管中閔(2012年2月6日- )
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振川(2012年2月6日-2013年7月31日)→陳希舜(2013年10月22日-2014年4月24日)→許俊逸(2014年7月1日- )
不管部會的政務委員
  • 陳士魁(2013年2月18日-2013年7月31日)→馮燕(2013年8月1日- )
  • 黃光男(2012年2月6日-2014年2月28日)→簡太郎(2014年3月3日-2014年12月7日 )
  • 張善政(2012年2月6日-2014年3月2日)→蔣丙煌(2014年3月3日-2014年10月16日 )
  • 楊秋興(2012年2月6日-2014年12月7日)
毛治國內閣(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院長
毛治國(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副院長
張善政(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秘書長
李四川(2014年3月3日-2015年1月26日)→簡太郎(2015年1月26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政務副秘書長
蕭家淇(2014年3月11日-2015年1月26日)→徐中雄(2015年1月26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常務副秘書長
宋餘俠(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部、會
內政部部長
陳威仁(2014年3月3日-2016年2月1日)
外交部部長
林永樂(2012年9月26日-2016年2月1日)
國防部部長
嚴明(2013年8月8日-2015年1月30日)→高廣圻(2015年1月31日-2016年2月1日)
財政部部長
張盛和(2012年6月1日-2016年2月1日)
教育部部長
吳思華(2014年8月6日-2016年2月1日)
法務部部長
羅瑩雪(2013年9月30日-2016年2月1日)
經濟部部長
鄧振中(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交通部部長
葉匡時(2013年2月18日-2015年1月13日)→陳建宇(2015年1月13日代理,2015年1月24日-2016年2月1日)
文化部部長
洪孟啟(2014年12月8日代理,2015年1月24日-2016年2月1日)
衛生福利部部長
蔣丙煌(2014年10月18日-2016年2月1日)
勞動部部長
陳雄文(2014年8月20日-2016年2月1日)
科技部部長
林一平(2014年12月8日-2015年1月24日,代理)→徐爵民(2015年1月24日-2016年2月1日)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政務委員兼任)
蔡玉玲(2013年10月22日-2016年2月1日)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
陳士魁(2013年8月1日-2016年2月1日)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劉慶中(2014年7月1日-2016年2月1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銘宗(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董翔龍(2013年8月1日-2016年2月1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政務委員兼任)
管中閔(2014年1月22日-2015年2月2日)→杜紫軍(2015年2月3日-2016年2月1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林江義(2013年8月1日-2016年2月1日)
署、附屬二級機關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魏國彥(2014年3月3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署長
王崇儀(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郁琦(2012年9月28日-2015年2月17日)→夏立言(2015年2月17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
蔡春鴻(2008年5月20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保基(2012年2月6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政務委員兼任)
許俊逸(2014年7月1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
石素梅(2008年5月20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
黃富源(2012年3月26日-2016年2月1日)
行政院發言人
孫立群(2014年2月17日-2016年2月1日)
獨立機關(任期制,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
劉義周(2014年8月1日代理,2015年1月-)
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秀明(2010年2月1日-)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石世豪(2012年8月1日-)
其他內閣機關
中央銀行總裁
彭淮南(1998年2月25日-任期制,不受內閣改組影響)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馮明珠(2012年9月18日-)
臺灣省政府主席
林政則(2010年2月26日-)
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管中閔(2014年1月22日-2015年2月2日)
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福建省政府主席
杜紫軍(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兼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蔡玉玲(2013年10月22日-)
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許俊逸(2014年7月1日-)
不管部會的政務委員
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时期
(1911)
熊继贞
中華民國國旗中華民國國旗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912)
訓政時期
(1928-1948)
憲政時期
(1948-)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葉匡時&oldid=8953622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