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盛溪 | |
|---|---|
位於羅斯福路五段旁的萬盛溪明渠 | |
![]() | |
| 流域 | |
| 水系 | 新店溪 |
| 源頭 | |
| • 位置 | 中埔山與仙跡岩 |
| 河口 | 於寶藏巖前方匯入新店溪 |
| 流經国家 | 中華民國( |
| 位置 | 臺北市文山區十五分地區 |
萬盛溪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流經十五分地區,為新店溪的支流。此溪流大部分河道已因都市發展而被加蓋或填平。
萬盛溪舊時俗稱「大溝」,主要流經臺北十五分地區。此溪由兩條支流匯流而成,分別發源於中埔山與仙跡岩,於今興隆路與辛亥路交叉口附近匯合,後沿今興隆路二段、仙岩路、興隆路一段的巷弄等街道流動,於今臺灣師範大學公館分部進入景美溪舊河道,流至寶藏巖前方後注入新店溪。萬盛溪過去有重要的灌溉用途,日治時代時一度嚴重淤積,經當地保正許仔矮組織人工興建溝渠後方得疏通,其過程記載於昭和元年(1926年)立於興隆路一二段交界的「興福浚溝修路記」碑(今已不存)[1][2]。
1960年代,隨著當地都市化,萬盛溪遇暴雨時經常造成淹水[2]。1970年代萬盛溪水質曾受嚴重污染[3][4]。隨都市發展,萬盛溪大部分河道已被加蓋或填平,或因開闢道路而消失,僅留有若干水利地與明渠等遺跡[1][5][6]。其中今仙岩路六巷口曾有名為「仙通橋」的橋樑跨過萬盛溪(今仙岩路),過去可能曾為永豐煤礦(今文山興安宮址)的台車所使用,溪流加蓋後橋樑被拆除,橋墩則棄置於路旁,經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台北市議員提案後予以保留[7];興隆路一段巷內也有名為「萬盛橋」的石橋,過去即為跨越萬盛溪[6]。2019年,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推動將保護萬盛溪尚存的水路納入臺北市的都市更新準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