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芜话 |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国山東省济南市莱芜区与钢城区 | 
| 母语使用人数 | 约100万[1] | 
| 語系 | |
| 官方地位 | |
| 作为官方语言 | 無 | 
| 管理机构 | 無 | 
| 語言代碼 | |
| ISO 639-3 | – | 
萊蕪話是通行于中國山東省济南市莱芜区与钢城区区域范围及其週邊地區内的一种北方现代汉语方言。语言学上系属冀鲁官话石济片。
广义上的莱芜话按照不同特点,可分为三类。一是标准、传统的莱芜话,在济南市莱芜区中部、南部及西北部、钢城区东南部为标准的莱芜话;二是掺杂济南话的莱芜话主要在莱芜区北部、东北部边缘地带接近淄博市博山区、章丘区的地区;三是掺杂泰安话的莱芜话,在莱芜区西部、西南部边缘地带接近泰安市的地区通用。[2]
莱芜话有24个声母,包括零声母[3]:
| p | 布步波搏 | pʰ | 怕盘破铺 | m | 门骂麻没 | f | 发飞冯符 | ʋ | 围危午微 | 
| t | 到道夺堵 | tʰ | 太同途腿 | n | 怒年脑女 | l | 人二乳连 | ||
| tθ | 糟祖增租 | tθʰ | 仓醋从曹 | θ | 散苏丝碎 | ||||
| ʈʂ | 招主争蒸 | ʈʂʰ | 昌处虫巢 | ʂ | 扇书师诗 | ||||
| tɕ | 焦精举节 | tɕʰ | 亓旗丘秋 | ɕ | 修休玄旋 | ||||
| k | 贵跪古改 | kʰ | 开葵康哭 | ŋ | 案岸袄硬 | x | 话花胡户 | ||
| ʐ | 日然热让 | ||||||||
| Ø | 言延元润 | 
当n+i或y时实际发音为ȵ。
此外,莱芜话尖团合流。
部分字的声母莱芜话与普通话差异较大。主要有:
| 普通话 | 莱芜话 | 示例 | 
|---|---|---|
| ru | lu | 如 汝 入 辱 褥 | 
| ruo | luo | 若 弱 | 
| rui | lui | 锐 蕊 | 
| ruan | luan | 软 | 
| rong | long | 荣 绒 融 茸 容 溶 冗 | 
| 普通话 | 莱芜话 | 示例 | 
|---|---|---|
| an | nɡɑn | 安 鞍 庵 俺 按 案 暗 岸 | 
| ai | nɡɑi | 哀 唉 艾 蔼 爱 哎 碍 | 
| ei | ngei | 欸 | 
| ao | ngao | 熬 袄 奥 澳 懊 傲 | 
| ou | ngou | 欧 殴 偶 沤 | 
| en | ngen | 恩 | 
| ang | ngang | 骯 昂 | 
| eng | ngeng | 鞥 | 
还有部分字读音与普通话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如:“着”作尾时读dao,如拿着、吃着、看着等。“死”作宾语时读she,如冻死了、吓死了、踩死了、踩死它等。“里”作尾时读nǐ,如家里、城里等。“折”作动词时读chě,如折断、使劲折。[4]
莱芜话有37个韵母,复韵母的动程较小,元音尾韵母的韵尾有弱化的趋势,前鼻音韵尾也弱化脱落。
| i | 地第一堤 | u | 古母出路 | y | 虚鱼欲举 | ||
| ɑ | 爬八麻拉 | iɑ | 加恰下家 | uɑ | 挂话夸瓦 | ||
| ɔ | 包抱桃好 | iɔ | 条跳掉鸟 | uɔ | 国郭活哥 | ||
| ɛ | 拜盖奶开 | iɛ | 解街鞋届 | uɛ | 帅坏怪快 | ||
| ɐ | 波破设坡 | iɐ | 茄姐些接 | yɐ | 药月学缺 | ||
| ei | 被倍墨默 | uei | 贵对会累 | ||||
| ou | 斗丑偶叩 | iou | 流秋就有 | ||||
| ə̃ | 根本门肯 | in | 林进音新 | uə̃ | 嫩昏温论 | yn | 晕军淋群 | 
| æ̃ | 胆汗散蓝 | iɛ̃ | 变间迁见 | uɛ̃ | 断团酸钻 | yɛ̃ | 元选全卷 | 
| aŋ | 浪帮忙康 | iaŋ | 样娘讲强 | uaŋ | 网光黄狂 | ||
| əŋ | 等疼更横 | iŋ | 硬星零宁 | uəŋ | 东同红弄 | yəŋ | 用龙兄穷 | 
| ʅ | 只持是池 | ||||||
| ɿ | 资次丝四 | ||||||
| ɨ | 二耳而尔 | 
莱芜话部分字与普通话韵母差别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普通话 | 莱芜话 | 示例 | 
|---|---|---|
| /pei/ | /pi/ | 卑 | 
| /su/ | /ɕy/ | 俗 肃 宿 | 
| /tsu/ | /tɕy/ | 足 | 
| /məu/ | /mu/ | 牟 谋 某 | 
| /nɔŋ/ | /nu/ | 农 | 
| 普通话 | 莱芜话 | 示例 | 
|---|---|---|
| /ʂɤ/ | /ʂɑ/ | 蛇 | 
| /xɤ/ | /xɑ/ | 喝 | 
| /kɤ/ | /kɑ/ | 疙 割 | 
| /kʰɤ/ | /kʰɑ/ | 磕 | 
| 普通话 | 莱芜话 | 示例 | 
|---|---|---|
| /ɤ/ | /uo/ | 鹅 讹 蛾 额 愕 萼 鄂 饿 恶 | 
| /kɤ/ | /kuo/ | 哥 歌 戈 个 各 阁 搁 | 
| /kʰɤ/ | /kʰuo/ | 苛 柯 科 蝌 棵 咳 可 渴 课 | 
| /xɤ/ | /xuo/ | 何 荷 河 禾 和 合 赫 盒 阖 贺 褐 | 
| /tʰɤ/ | /tʰuo/ | 特 | 
| /ʂɑo/ | /ʂuo/ | 勺 芍 | 
| /tsɑo/ | /tsuo/ | 凿 | 
| 普通话 | 莱芜话 | 示例 | 
|---|---|---|
| jie | jiai | 阶 皆 街 解 介 芥 疥 界 戒 届 | 
| xie | xiai | 鞋 懈 械 蟹 | 
| yue(yɑo) | you | 药 岳 悦 阅 越 粤 月 钥 | 
| jue(jiɑo) | juo | 橛 决 诀 倔 掘 崛 撅 镢 觉 脚 角 | 
| que | quo | 缺 瘸 却 确 榷 | 
| xue(xiɑo) | xuo | 薛 靴学 雪 削 穴 | 
| lue | luo | 略 掠 | 
| 普通话 | 莱芜话 | 示例 | 
|---|---|---|
| fou | fao | 否 | 
| le | liao | 了(放学了) | 
| 普通话 | 莱芜话 | 示例 | 
|---|---|---|
| lun | len | 囵 | 
| heng | hong | 横 | 
| 调类 | 阴平 | 阳平 | 上声 | 去声 | 
|---|---|---|---|---|
| 普通话 | 55 | 35 | 214 | 51 | 
| 莱芜话老派城北 | 214 | 35 | 334 | 53 | 
| 莱芜话老派城南 | 24 | 42 | 334 | 53 | 
| 莱芜话老派 | 213 | 42 | 34 | 31 | 
| 莱芜话新派 | 214 | 34 | 31 | |
| 莱芜话新派 | 212 | 55 | 31 | |
莱芜话历史较久,但随时代发展更新换代较快,部分和普通话差异较大或适用面较窄的词汇逐渐被替代或消失。因山东的殖民历史,莱芜话中还存在少许外文音译词。比如“喽吼”(源Look,指动作看,也作“瞭瞭”)等。也有少数词语甚至找不到对应的汉字。
莱芜话中词缀常用,方言中后词缀数量多,而前缀、中缀数量较少。[6]
| 名词前缀 | 释义 | 举例 | 
|---|---|---|
| 二 | 带有贬义色彩 | 二杆子(半吊子) | 
| 大 | 1.用在称谓名词前表尊敬 2.也指家中排行老大的人 | 1.大兄弟、大妹妹 2.大嫂、大舅 | 
| 动词前缀 | 释义 | 举例 | 
|---|---|---|
| 胡 | 有“胡乱”的意思, 表示说话人的讨厌 | 胡闹腾(形容调皮等) 胡啰啰(胡说) | 
| 瞎 | 有“白使劲”的意思 | 瞎闹腾(无意义的事) 瞎啰啰(无意义的话) | 
| 形容词前缀 | 释义 | 举例 | 
|---|---|---|
| 大、精 | 表”很“,常用在 正反义对立的形容词前。 可组词ABAB式或ABB式重叠 | 大长(很长) 精短短(很短) 大肥大肥(非常胖) | 
| 名词后缀 | 举例 | 注释 | 
|---|---|---|
| 子 | 树枝子(树叉) | “蛋 ”在“小厮 (男孩)” 和“闺女(女孩) ” 两个词后可变异为“蛋蛋子 (家 ) ”。 变异后的小厮/闺女蛋蛋子 (家 ) 带有一点贬义的意味。 | 
| 头 | 吃头、看头、想头 | |
| 蛋 | 石头蛋(石块)、坷拉蛋(土块)、溜溜蛋(冰块) | 
| 动词后缀 | 释义 | 举例 | 
|---|---|---|
| 达(嗒) | 有“随便”、“随意”的意思 时带贬义,时带中性义 | 跳达、蹦跶 走哒、颠嗒 | 
| 拉 | 大多与人的身体某部位有关 , 带有“粗略的 ”、“随意 ”义 | 扑拉、舔拉 绊拉、崴拉 | 
| 悠 | 使动作带有“随意 ”、“悠闲 ”义 | 逛悠 | 
| 活 | 实际意义虚,但口语常见 | 忙活、吵活 | 
| 鼓 | 实际意义虚 | 憋鼓 (生闷气 ) 瓦鼓 (心里老是想着 ) | 
| 么 | 带有“随意 ”、“随便 ”义 | 添么 (添加) 捞么 (捞取) | 
| 查 | 实际意义被虚化 | 剋(kei)查(用手扣角落) 扒查(四处寻找某物) | 
| 蹬 | 实际意义被虚化 | 翻瞪、踢蹬 | 
| 形容词后缀 | 释义 | 举例 | 
|---|---|---|
| 乎/乎乎 | 使词具有“精准的、有点”语义 相当于“有点X” | 热乎(热、温暖的) 胖乎乎(胖胖的) | 
| 溜/溜溜 | 使形态更加鲜明 | 光溜/光溜溜(光滑) 酸溜/酸溜溜(酸) | 
| 实/实实 | 表强调 | 结实、壮实、厚实 | 
| 楞 | 斜楞、侧楞、立楞 | |
| 得慌(得伤) | 表示“过于……”、“太……” | 气得慌(很生气) 使得慌(很疲劳) | 
| 不拉叽 | 带有贬义色彩 | 黑不拉叽(黑色) | 
| 哄哄 | 强调 | 臭哄哄(有点臭的气味) | 
莱芜话口语与现代汉语比较,不够简洁,有的附加成分较多,有的词汇用法特殊,主要有:
|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