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英格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介紹的是聯合王國之下的一個构成国。关于聯合王國本身,请见「英国」。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22年3月28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英格蘭
England
England国徽
国徽
国歌:無法定國歌
常用〈耶路撒冷
通用英國國歌〈天佑國王
英格兰的位置(深绿色) –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 英国(绿色)
英格兰的位置(深绿色

–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 英国绿色

地位英國的構成國
首都
暨最大城市
伦敦
國家語言英语
地區語言康沃尔语
族群
(2025年的比例[1]
宗教
英格蘭教會
主权国家 英国
领导人
成立
西元5~6世纪
• 统一
西元10世纪
1535年
1707年5月1日
面积
• 陆地
130,279平方公里[2]
人口
• 2023年普查
55,977,178
• 密度
407人/平方公里
GDP(国际汇率)2009年估计
• 总计
$2.68万亿
• 人均
$50,566
货币英镑GBP
时区UTCGMT
UTC+1BST
日期格式dd/mm/yyyy(AD
行驶方位靠左行驶
电话区号+44
ISO 3166码GB-ENG

英格蘭(英語:England古英語Englaland),為英國(即聯合王國)的構成國之一[3][4][5],佔大不列顛島總面積的62%,還擁有100多個附屬小島。首府倫敦,兼任全英國的首都[6]

英格蘭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部,蘇格蘭地區以南,威爾斯地區以東,東部被北海包圍,西南部是凱爾特海,西部是愛爾蘭海並與愛爾蘭島隔海相望,東南部是英吉利海峽並與歐洲大陸上的法國比利時荷蘭隔海相望。地形主要為“低矮的丘陵”和“平原”,在中部和南部尤為明顯,而北部和西部則有少量的高地山區,包括達特穆爾湖區奔寧山脈什羅普郡丘陵等。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以罗马不列颠时期所建的“哈德良長城”為國界線[7]

該地区是整個英國(聯合王國)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塊。根據2021年Diversity UK的調查,英格蘭總人口為56,490,048人,其中白人佔81%[1],亞洲裔英國人佔9.6%,英國黑人、加勒比海人、非洲裔英國人共佔4.2%[1],混血者佔3%,其餘少數民族佔2.2%,增幅最大的為亞洲裔[1],高於2010年時的7.5%。2021年倫敦都會區是全英國人口最多的都市圈,達1,420萬,主要集中在倫敦市的週遍和約克郡一帶。英格蘭的大多數城市早在19世紀都就已經成為了工業區[8]

舊石器時代晚期,英格蘭地區就有史前人類居住。在5世紀6世紀時,這裡成為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其中盎格魯人的數量最多。英格蘭在10世紀完成了國家統一,並在15世紀進入大航海時代[9],對世界各國的文化和法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535年之後,英格蘭王國把威爾士公國納入自己的版圖。1707年5月1日,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簽署《聯合法案》,合併成一個名為“大不列顛王國[10]”的國家。而大不列顛王國又在《1800年联合法令》中與愛爾蘭王國合併[11],改名為“聯合王國”,雖然之後愛爾蘭獨立,但聯合王國的國名一直沿用至今。

同時,英格蘭也是英語英美法系(以《普通法》為法理來源)、足球聖公會等多種文化的發源地,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或多或少的都借鑒了英格蘭的“議會制政府”[12]18世紀工業革命也起源於英格蘭,這讓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國家[13]。英格蘭還擁有英語世界中兩所最古老的大學,一所是1096年成立的牛津大學,另一所是1209年成立的劍橋大學,這兩所大學都是公認的世界名校[14][15]

詞源及翻譯

[编辑]
  • 英文

英格蘭(England)這個名字源自於古代的盎格魯人(Angles)[16],其原始寫法「Engla-lond」意為「盎格魯人的土地」。

盎格魯人是歐洲大陸上眾多日耳曼民族部落的一支,原本居住在位於丹麥德國交界處的“日德兰半岛”和“北德平原[17],於大迁徙时期移民到不列颠島,從此永久定居,久而久之,盎格魯人居住的那一片土地便被稱為“英格蘭[18]”。

另外還有兩支類似的日耳曼民族,也在同一時期移民至不列顛島,他們是撒克遜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18]。其中的撒克遜人在英格蘭地區與盎格魯人長期混居,經歷了幾百年的混血通婚後,合二為一成今日英格蘭的主流民族——盎格魯薩克遜人[17]

  • 中文

在中文裏,「英國」一詞又可指本條目的英格蘭,又可指全體英國(即聯合王國)。漢文舊稱為“英吉利”,有時也會被美化翻譯為「英倫[19]」。

英格蘭王國歐洲中世紀時長期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而活躍,不過在1707年《聯合法案》簽訂之後,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就不再是獨立國家,已降級為整個英國(聯合王國)旗下的一個構成國[註 1]

历史

[编辑]
主条目:英格蘭歷史

英格蘭是聯合王國四個主要地區中面积最大以及人口最多的地方,之所以會有這種地區上的劃分,可以追溯到5世纪時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到來。而英格蘭地區在政治上的統一則是從10世纪開始的。直到公元10世紀之前,英格蘭的歷史其實是很難和整個大不列顛的歷史分割開來的。

統治架構

[编辑]
主条目:英格蘭政治

英格蘭作為整個英國(聯合王國)旗下的一個地區[20],和英國一樣採用“議會制”與“君主立憲制”結合的政治架構[21]。自《1707年聯合法案》頒佈以來,英格蘭一直沒有自己專屬的政府,整個英國的政府直轄英格蘭全境[22],而在聯合之前,英格蘭是有自己的獨立君主和議會統的。目前在整個英國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蘭則都有它們專屬的地方政府[23],只有英格蘭在方方面面都被中央政府,即英國國會管轄。

關於“如何讓英格蘭變得更地方分權的”,一直沒有結論[24]。最初的提案是,英國國會下放權力給英格蘭的每一個地區,但這個提案在2004年的全民公投中遭到英格蘭東北部國民的否決。2024年,一個僅限英格蘭人參加的的政府機構——英格蘭市長委員會成立,該機構旨在合併英國政府部長倫敦市長聯合當局的領導人的職能[25]

英國國會下議院位於威斯敏斯特宮,共有650名議員[26],其中543名議員代表英格蘭的各個選區。目前,工黨議員347名,保守黨議員116名,自由民主黨議員65名,改革英國黨議員4名,英格蘭和威爾斯綠黨議員4名[27]

经济

[编辑]
主条目:英格蘭經濟

英格兰作为英国经济最强大的地区,整个18世纪都是全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地区,至2018年,人均GDP已达32,857英镑,其GDP总额更占整个英国近90%之多[28]。2018年,英格兰地区GDP达到28,000亿美元。

  • 英格兰小麥帶動的麵包製造業
    英格兰小麥帶動的麵包製造業
  • 英格兰糖霜吐司
    英格兰糖霜吐司
  • 巨石陣
    巨石陣
  • 皇家最高法院
    皇家最高法院
  • 英格兰王國阿金库尔战役油畫
    英格兰王國阿金库尔战役油畫
  • 达特穆尔
  • 倫敦金融區
    倫敦金融區
  • 金絲雀碼頭的繁華地帶
    金絲雀碼頭的繁華地帶
  • Pan Peninsula大廈
    Pan Peninsula大廈
  • 維多利亞時代建築
    維多利亞時代建築

地理

[编辑]
主条目:英格蘭地理
湖區國家公園

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地势绵延起伏,北部多山区。主要的河流包括了泰晤士河塞文河,其中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主要城市包括了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纽卡斯尔伯明翰多佛港附近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将英国与海峡对岸法国相连接。英国还有1,098个小岛

有關南英格蘭北英格蘭在文化和經濟上的不同,參見南北分歧

氣候

[编辑]
英格蘭的氣候數據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平均高温 °C(°F)7
(45)
7
(45)
9
(48)
12
(54)
15
(59)
18
(64)
21
(70)
21
(70)
18
(64)
14
(57)
10
(50)
7
(45)
13
(55)
平均低温 °C(°F)1
(34)
1
(34)
2
(36)
4
(39)
6
(43)
9
(48)
11
(52)
11
(52)
9
(48)
7
(45)
4
(39)
2
(36)
6
(43)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84
(3.3)
60
(2.4)
67
(2.6)
57
(2.2)
56
(2.2)
63
(2.5)
54
(2.1)
67
(2.6)
73
(2.9)
84
(3.3)
84
(3.3)
90
(3.5)
838
(33.0)
数据来源:英國氣象局

行政區劃

[编辑]
主条目:英格兰行政区划
英格兰行政区
主权国家英国
构成国英格兰
大区大区
郡级(上层)伦敦城 倫敦郡 都會郡非都会郡单一管理郡/区
(单一层)
锡利群岛
区级(下层)伦敦区都会区非都会区
教区(无)民政教區

今日的英格蘭共有四種不同等級的行政區劃,分別是地區(Region)等級,郡(County)等級,區(District)等級與牧區(Parish)等級。每個等級的行政區劃又根據當地的地理人文特性而有不同的類別。

地區級行政區

[编辑]

包括地位較特殊的大倫敦在內,英格蘭共被分為九個政府級區域(Government Office Region),各區域再下轄一或多個郡級行政區劃。雖然英格蘭的區域並不具有任何選舉分區上的用途,但卻被用以作為英格蘭在歐洲議會中的席次代表劃分方式。

郡級行政區

[编辑]

英格蘭的郡級行政區共有四種:

名譽郡
  • 名譽郡Ceremonial county):有一個代表英國王室但沒有實權的郡尉Lord Lieutenant)常駐,僅有地理稱呼、協調範圍內民政事務等少數功能。非都市郡和周邊單一管理區(可以多於1個)的範圍合組成一個名譽郡,都市郡的範圍直接等同一個名譽郡,其中包含倫敦市City of London);共48個。
  • 都市郡Metropolitan county):分佈於人口密集的地方,在1985年廢除擁有郡議會,形同虛設,唯部分權限由半官方的聯合法人機構取代,共6個。
  • 非都市郡Non-metropolitan county,又Shire county):分佈於人口較稀少的地方,其中有許多是延續英格蘭地區傳統的郡名。28個非都市郡裡有27個擁有郡議會,唯一的例外是伯克郡
  • 單一管理區Unitary authority):1990年代引入的行政單位,面積比小很多,地位可與相當,並擁有自己的議會。有趣的是,包含錫利群島的地方議會錫利群島議會在內,既不是郡級議會也不是區級議會,自成一格;共55個。
  • 大倫敦:大倫敦擁有與英格蘭其他地區完全不同的行政區劃方式,在大倫敦地區底下有兩種不同的郡級行政區,分別是伦敦市City of London)與32個伦敦自治市London boroughs)。在行政特色上,大倫敦地區的這些郡級行政區其實可被視為是一種單一管理區的型態。

區級行政區

[编辑]

區(district)是英格蘭的第三級行政區劃單位,有時這些行政單位可能會兼具有自治市鎮(borough)、城市地位(city status)或皇家自治市鎮(royal borough)的地位。

  • 都市區(Metropolitan district):都會區是都會郡的次級行政區劃,通常都會區都兼具有自治城鎮的地位。當某郡的郡議會遭到裁撤時,底下的區議會將會直接繼承自主權,而成為一個類似單一管理區的行政單位。
  • 非都市區(Non-metropolitan district):非都會區是非都會郡的次級行政區劃。通常非都會區會與其上級的郡議會分享自治權,但其運作方式與都會區有所不同。

教區級行政區

[编辑]

教區(civil parish,或簡稱為parish)是英格蘭最低階的行政單位。牧區有自己的議事單位,稱為牧區議會(parish council),但假如一個教區內有投票權的公民人數不滿200人,則可能以組織較精簡的牧區會議(parish meeting)取代之。雖然牧區的劃分設立大部分都有宗教上的淵源,但今日作為行政區劃的牧區,早已與其英格蘭國教會的起源不再有關。

主要城市

[编辑]

  • 倫敦
    倫敦
  • 曼徹斯特
    曼徹斯特
  • 伯明罕
    伯明罕
  • 里兹
    里兹
  • 利物浦
    利物浦
  • 南安普敦
    南安普敦
  • 新堡
    新堡
  • 諾丁漢
    諾丁漢

文化

[编辑]
英格兰科茨沃尔德百老匯塔
主条目:英國文化

所谓“英格兰文化”“英格兰文学”和“英国文化”“英国文学”等,往往难以区分,有时候甚至是同义词。著名的英格兰文学家包括:

注释

[编辑]
  1. ^现今中文的“英国”一词源于“英格兰”,现为《1707年聯合法令》实行以来统治大不列顛島全境的大不列顛王國联合王国之通称,但有时亦可作为英格蘭王國与现今英格兰之别称。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154》,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Editor, Diversity UK.Census 2021 data reveals ethnic make up of UK population. Diversity UK. 2023-03-20 [2025-09-06](英国英语). 
  2. ^Region and Country Profiles, Key Statistics and Profiles, October 20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S. Retrieved 9 August 2015.
  3.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The Countries of the UK. statistics.gov.uk. [200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 
  4. ^Countries within a country. number-10.gov.uk. [200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9). 
  5. ^Changes in the list of subdivision names and code elements (Page 11)(PDF).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09-02-01].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3-06-23). 
  6. ^What is the UK?. BBC Bitesize. [2025-09-06](英国英语). 
  7. ^History of Hadrian's Wall. English Heritage. [2025-09-06]. 
  8. ^2011 Census – Population and household estimates for England and Wales, March 2011. Accessed 31 May 2013.
  9. ^England – Culture. britainusa.com. [1 Febr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May 2008). 
  10. ^Burns, William E. A Brief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 :xxi. ;Acts of Union 1707. parliament.uk. [27 January 2011]. 
  11. ^An Act for the Union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www.parliament.uk. [2025-09-06](英语). 
  12. ^Country profile: United Kingdom. BBC News. 26 October 2009 [1 February 2009]. 
  13. ^Industrial Revolution. Ace.mmu.ac.uk. [1 Febr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April 2008). 
  14. ^What makes UK universities so popular?. CamVision Education. 4 October 2021 [17 September 2023]. 
  15.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4 October 2022 [17 September 2023]. 
  16. ^England - Etymology, Origin & Meaning of the Name. etymonline. [2025-09-06](美国英语). 
  17. ^17.017.1Anglo-Saxons: a brief history. The Historical Association. 2011-01-13 [2025-09-06](英语). 
  18. ^18.018.1NG, Admin.Anglo-Saxons: facts for kids.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2021-02-02 [2025-09-06](英语). 
  19. ^蘇格蘭想脫離「英國」獨立,那英格蘭、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你分得清楚嗎?.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20. ^A Beginner's Guide to UK Geography (2023). Open Geography Portal.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4 February 2025 [14 May 2025]. 
  21. ^"United Kingdom".CIA [The World Factbook]. Retrieved 13 April 2021.
  22. ^The Act of Union between England and Scotland. Historic UK. [25 December 2023]. 
  23. ^The first Parliament of Great Britain. Parliament. [5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June 2008). 
  24. ^Cabinet Office.Devolu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cabinetoffice.gov.uk. 26 March 2009 [16 August 2009]. 
  25. ^Deputy Prime Minister launches first-ever Mayoral Council. 
  26. ^Lists of MPs. Parliament.uk. [21 May 2009]. 
  27. ^State of the parties. [31 July 2025]. 
  28.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y b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UK: 1998 to 2018.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4). 

外部連結

[编辑]
英格兰在维基百科的姊妹项目

参见

[编辑]
英格兰 英格蘭的相關模板
构成国
大区
郡级行政区
 英格兰
大倫敦
東南英格蘭
西南英格蘭
西米德兰
西北英格蘭
东北英格兰
約克郡和亨伯
东米德兰
東英格蘭
 威尔士
(单一制大区)
北爱尔兰
(单一制大区)
 苏格兰
(单一制大区)
參見:英国行政区划 —— 注:“*” 英格兰的单一管理区、“s” 独特的管理区
政治
主權國家
王室屬地
政治合作
地理
島或群島
島嶼列表
歷史
概述英语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Isles
群島列島
現存國家
曾有國家
社會
現代語言
日耳曼语族
凯尔特语族
罗曼语族
其他種類
種族民族
国际
各地
地理
学术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英格兰&oldid=8949669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