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良十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19年11月19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9年11月1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良十世"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使用外部链接的方式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方针或指引,或致使內文成為链接農場(2022年11月20日)
請協助清理過度不適當的外部連結,并将有用的链接移到参考文献中。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教宗
良十世
Leo PP. X
羅馬主教
當選1513年3月11日
就任1513年3月19日
卸任1521年12月1日(在位8年257天)
前任儒略二世
繼任亞德六世
個人資料
本名Giovanni de'Medici
出生(1475-12-11)1475年12月11日
 佛羅倫斯共和國佛罗伦萨
逝世1521年12月1日(1521-12-01)(45歲)
 教宗国罗马
葬於 義大利羅馬神庙遗址圣母堂
牧徽{{{coat_of_arms_alt}}}
參見其他以「良」為名號的教宗
良十世
的教宗敬稱
參考敬稱教宗閣下
語體敬稱教宗聖下
宗教敬稱聖父
身後敬稱(無)

良十世拉丁語Leo PP. X;1475年12月11日—1521年12月1日)原名若望·迪·洛伦佐·德·美第奇(Giovanni di Lorenzo de' Medici),1513年3月11日當選教宗,同年3月19日即位至逝世為止。[1]良十世生于佛罗伦斯共和国,為洛倫佐·德·美第奇次子,早年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统治者。

马丁·路德在他任内的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宗教改革

其堂弟儒略·迪·朱利亞諾·德·美第奇後來也成為教宗克勉七世

人格

[编辑]

良十世以聲色悅耳、生性樂觀著稱[2] 他擅長演講,舉止優雅,其書信手迹(書法)亦極為優美。[3]他對音樂、戲劇、詩歌以及古代與現代的經典作品都著迷不已,尤其偏愛那些兼具機智與學識的作品; 他也熱衷於即興創作拉丁文詩歌。[4]他說,“讓我們享受教宗的職位,因為天主已經賜給我們了。”這無疑表明了他天性中的享樂傾向,以及面對崇高莊嚴的教宗職責時那份明顯的漫不經心。[5] 儘管性格如此世俗化,良十世依然會進行禱告齋戒,並在舉行彌撒前公開懺悔; 他也嚴肅認真地參與教會的各項宗教儀式。[6]

過去,良十世長期遭到駭人聽聞的誹謗攻擊,被指責生活放蕩、褻瀆神明、信奉無神論,甚至被指控犯有謀殺罪。然而,這些指控在經歷19世紀歷史學家威廉·羅斯科及20世紀歷史學家路德維希·馮·帕斯托爾(Ludwig von Pastor)的研究後,均被認為缺乏實證支持。[7] 著名的哲學家大衛·休謨曾評估說,良十世過於聰明,以至於難以(或不願)全盤接受天主教會的所有教條。 休謨認為良十世是公認最傑出的教宗之一,他仁慈、樂善好施、慷慨大方、待人友善,是各類藝術(尤其是音樂和建築)的熱心贊助者,也是各種美德的典範。[8]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教改革的早期階段(1518年),當馬丁·路德應教宗特使要求對其主張進行解釋時(作為當時一次調解努力的一部分),路德在其信函中甚至也稱贊了良十世的個人品德。[9]

“我沒有那麼愚蠢,要去攻擊一位大家都稱讚的人。”威尼斯大使馬力諾喬吉的最終報告,支持休謨對良十世的評價:仁慈,俱有各種天賦。[10] 寫於1517年3月的報告指出了良十世的一些主要性格:[11]

教宗脾氣溫和,慷慨大方,審慎使用權力,熱愛和平;他從不想捲入戰爭,除非被他的追隨者糾纏進去。他熱愛科學,對於文學和教會規條都有很高的造詣。但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家。

歷史學家巴巴拉·塔奇曼在她的《愚政進行曲》(The March of Folly)中對六位文藝復興教宗作了批判性研究,並支出其治理缺點,良十世是其中的第五位。

譯名列表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引用

[编辑]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英语). 
  2. ^Pastor, pp.72 、 74.
  3. ^Pastor, pp.78
  4. ^Pastor, pp.77 、 149
  5. ^Pastor, pp.76
  6. ^Pastor, p.76; Vaughan, p.282
  7. ^Roscoe, pp.478-486; Pastor, pp.79-81. Vaughan, pp.280-283 at p.281.
  8. ^Donald T. Siebert, The Moral Animus of David Hume,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London and New Jersey, 1990) p.77, citing Hume's History of England (1754-1762), vol. 3, p.95.
  9. ^Letter of 6 September 1520, published as a preface to his Freedom of a Christian. See Hans Joachim Hillerbrand, The Division of Christendom,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Louisville, 2007), p.53.
  10. ^Pastor, pp.75f.
  11. ^The Atlantis Blueprint, page 267 by Colin Wilson, 2002

來源

[编辑]
  •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 from a publication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Chisholm, Hugh, ed. (19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astor, Ludwig von (1908). History of the Popes from the Close of the Middle Ages; Drawn from the Secret Archives of the Vatican and other original sources VIII. London. (English translation)
  • Roscoe, William (1806). The Life and Pontificate of Leo the Tenth 4. London. (2nd edn)
  • Vaughan, Herbert M. (1908). The Medici Popes. London and New York.


良十世
出生于:1475年12月11日逝世於:1521年12月1日
統治者頭銜
麥地奇家族被驅逐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皮耶羅二世·德·麥地奇
佛罗伦萨僭主
1512年-1513年
繼任:
朱利亞諾·德·麥地奇


天主教會職銜
前任者:
儒略二世
罗马主教
教宗

1513年3月19日-1521年12月1日
繼任者:
亞德六世
1至4世紀
5至8世紀
9至12世紀
13至16世紀
17至20世紀
21世紀至今
綜述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早期教会
君士坦丁大帝
教宗額我略一世
中世纪前期
中世紀中期
中世紀後期
宗教改革
反宗教改革
巴洛克时期
法国大革命
修道制度修会
教育和科学
近代传教事业
19世纪
20世纪
21世纪以來
各地天主教史
相关主题
人物
佛罗伦萨僭主
佛罗伦萨公爵
托斯卡纳大公
王后
教宗
樞機
主教、總主教
傭兵隊長
系谱

Festina Lente
建筑
别墅
宮殿
噴泉、花園
城堡
小圣堂
贊助對象
畫家、雕刻家、建築師
詩人、文學家
人文學家、哲學家
科學家
音樂家
紋章
機構
藝術
相關
国际
各地
学术
艺术家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良十世&oldid=9010928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