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自然精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23年6月2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苔蘚人(Moosleute)—日耳曼民間傳說中的一種自然精靈

自然精灵(精霊/せいれい)是指存在于草木、动物、人、非生物、人造物等每一个事物中的超自然的存在包括灵体灵魂[1]其他还有“被认为是万物根源的不可思议之气”。[2]

古代就有认为万物有灵,认为凡物皆有灵魂(精灵信仰),属于自然崇拜。[3]相信自然灵能带来作物丰收等恩惠,但也能招致自然灾害等负面影响。古人将身边的好事和坏事看成是自然精灵的意志造成的。[4]

亚洲包括中国亦有精的传说,[5]其中亦有各种事物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只要活或保存百年、千年以上时间就会吸收自然界的精华成精,亦稱為精怪[6]東漢王充的《論衡》:「物之老者,其精為人。」表示萬物經過了年老的歲月或壽命,就能幻化成包括人類的樣貌。[7]

各种“精灵”

[编辑]
Elf
北欧神话的「elf」一詞在中文裡常為譯作「精靈」,往往會與其他名詞混淆而造成理解上的困擾。
Genie
镇尼亦可譯作精靈,原為中東神話中的精靈,在古蘭經裡也有講到Genie。中東神話中偶爾被巫師拘禁在容器中。例如天方夜譚故事中老漁夫網獲一個壺裡的精靈、阿拉丁所持有戒指裡的戒靈、阿拉丁神燈藏在油燈裡的精靈。
Imp
通常譯為小鬼、小魔鬼、小惡魔,原指歐洲日爾曼神話一種愛惡作劇的小型鬼怪,但也有人譯為精靈。像冰與火之歌故事裡的侏儒被人稱為Imp,翻譯為小惡魔。
Fairy
小仙子,也可翻譯為精靈、妖精。體型很嬌小,只比昆蟲大一點,並有一種透明翅膀的傳說生物。體色透明並有對尖耳朵,擁有著蝴蝶般(或透明無色)的小翅膀,通常生活在森林。常見於童話故事,如彼得潘仙履奇緣
Elemental
元素精靈有時也翻為精靈,其實應稱為元素。關於它的形態也是說法不一,每一隻都有一種屬性,也就代表了一種元素。
Spirit
泛指神明惡魔幽靈等一切沒有實體的存在,正確來說應該是,有些情況下會狹意指精靈。在日文漢字和ACG作品裡,“精靈”多半用來稱呼Spirit,而Elf和Fairy則被翻譯成“妖精”,以做區別。
修練成精之物
精怪。中國傳說的要角,以狐狸精為代表,和精靈一樣都有所謂的“精”字。它們是物類經過歲月修煉,產生了高智力,而且能变身成半人半怪,或甚至长期变身成人類的外貌。

流行文化的自然精灵

[编辑]

魔法公主》的精靈

[编辑]
日本導演宮崎駿筆下作品《魔法公主》里,的精靈是一種身型矮小,耳朵又大又尖且外貌奇特的人型生物,邪魔神身上宛如觸手般的邪惡物質,以及使用粒子系統打造山獸神化身為螢光巨人時身上散發的顆粒。

星耀学园

[编辑]

《星耀学园》里,「星灵」是远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世界的精灵,会附身在有形体的生物或非生物上,引发各种异常的现象。

发条精灵战记 天镜的极北之星

[编辑]

《发条精灵战记 天镜的极北之星》的世界观里,精灵与人类结为伙伴共生。

脚注

[编辑]
  1. ^広辞苑 第五版、「精霊」の項目
  2. ^広辞苑 第五版、「精霊」の項目
  3. ^貴州民族研究所. 貴州民族研究 第1至4期. 貴州民族研究编辑部. 1991年: 122. 
  4. ^健部伸明. 幻想惡魔圖鑑.奇幻基地. 2021年1月5日: 160.ISBN 9789869976619. 
  5. ^奇幻世界漫遊協會. 幻想世界 幻獸事典. 譯者:黃昱翔.楓樹林. 2016/09/01: 102.ISBN 9789865688523.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6. ^草野巧. 幻獸事典.奇幻基地. 2010/01/29: 262.ISBN 9789866275012.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7. ^六愚談談銅鏡~照妖鏡的思維. [201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自然精灵&oldid=8981729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