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胡梦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梦华
性别
出生1903年
 大清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
逝世1983年9月11日
 中国北京市
民族汉族
母校国立东南大学
政党中国国民党
配偶吴淑贞

胡梦华(1903年—1983年9月11日),行名昭佐,字圃荪,男,安徽绩溪人,中国文学评论家、政治人物国立东南大学毕业,曾任河北省政府秘书长、天津市社会局局长等职。1951年在镇反运动中被羁留,1975年获特赦,1979年获平反,任政协天津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生平

[编辑]

1903年生于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1920年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西洋文学系,1921年扩为国立东南大学,转入文学系。在校期间与胡适的姪儿胡思永成为挚友,同時也结识了梁实秋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1]。1923年与同班同学吴淑贞结婚。1924年秋毕业后留校任教,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指导委员会训练部秘书。1929年初,任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凤阳)校长[2]。5月24日上午,第五中学学生将其围困在办公楼内,强烈要求收回开除学生,并撤换校长。1929年夏,离开安徽省赴北平,结识国民党CC派骨干张厉生,建立了外围组织“诚社”,在北平大中学校开展活动并发展成员。1929年9月至1935年6月,在北平国民党河北省党部监察委员。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部党员训练处处长,庐山暑期训练团干事。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战地服务团主任。1940年至1943年,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后代行省政府主席职务。1943年进入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同年开始任行政院机要秘书,督促执行蒋介石的手令。1945年至1949年1月,出任天津市社会局局长,兼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委员、天津民食调配委员会民食调配处处长[3]

1948年下半年,中共地下党对胡梦华进行了策反工作。胡梦华受指示安排地下党员刘绛雯兼任社会局主任秘书。黎智将胡梦华的女儿胡匡敏调回天津,协助他们的工作。胡梦华主动提供了天津工厂分布示意图、天津富户名册以及有特别通行证的小轿车、数个特别通行臂章[4]

1950年秋,胡梦华被安排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研究班学习。1951年,他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因历史问题被羁留,拘押在北京战犯管理所。1975年被特赦,后任天津市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会委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胡梦华对他的历史问题进行了申诉。1979年12月31日,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对胡梦华进行了平反,撤销1975年度赦字第187号特赦通知书,认定其为爱国人士[5]

1979年,胡梦华到美国探望子女。1983年6月回到中国大陆。1983年9月11日在北京逝世。骨灰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9月27日上午,天津市政协为胡梦华举行了追悼会。全国政协常委黄逖非主持追悼会[6]

文学

[编辑]

在东南大学求学期间,胡梦华是保守派《学衡》杂志作者群中的一员。1922年10月24日,胡梦华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一篇文章《读了〈蕙的风〉以后》,文章指责汪静之《蕙的风》诗集中的一些爱情诗是“堕落轻薄”的作品,“有不道德的嫌疑”,引起了一场文坛纷争[7]

1923年12月1日,胡梦华与吴淑贞在南京花牌楼中国青年会举行结婚典礼。胡适为证婚人[8]梅光迪(西洋文学系主任)和楼光来教授分别为男女双方的介绍人。

1926年3月10日,他在《小说月报》第17卷第3号发表《絮语散文》,对絮语散文的概念、内涵、特征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说明。

出版物

[编辑]

家庭

[编辑]
  • 祖父:吴宝铎,清同治戊辰年进士。曾任兵部员外郎、军机。[9]
  • 父亲:胡幼晴。
  • 妻子:吴淑贞(吴淑珍),胡梦华在东南大学时的同班同学。1923年结婚,育有四男二女。1949年赴台湾。1963年赴美国与家人团聚,1964年因心脏衰竭逝世。
  • 长子:胡匡瑞(1927年1月1日-2002年12月8日),曾任台湾省政府财政厅副厅长,标致汽车台灣總代理協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0]
  • 次子:胡匡琦
  • 三子:胡匡冀,电脑专家,1956年赴美国。1994年10月28日至11月9日,曾在清华大学四机部北京理工大学参观、讲学[11]。2014年逝世。
  • 四子:胡匡九(胡匡久),妻子蒋明秋。1956年赴美国。
  • 长女:胡匡敏,曾就读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赴美国。1991年在东南大学捐赠人民币2万元设立“胡梦华奖学金”[12]
  • 次女:胡匡政(1931年-),1956年赴美国。1957年与钱煦结婚。

参考资料

[编辑]
  1. ^朱嘉雯.學衡的人文精神. 中大校友电子报. [202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2. ^吕叔湘全集·第19卷.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317.ISBN 7538259996.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编). 天津近代人物录. 天津市地方史志編修委员会总编辑室(内部发行). 1987: 274. 
  4. ^天津解放60周年:解放军和地下党共同打下天津. 北方网. 2009-01-09 [202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5. ^陈漱渝.胡梦华:从文学青年到知名爱国人士. 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 2005-12-22 [202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6. ^天津市政协委员胡梦华逝世.人民日报.新华社. 1983-10-08: 4. 
  7. ^方习文.汪静之诗集《惠的风》与绩溪文人. 宣城新闻网. 2022-08-03 [202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8. ^胡适之之行踪.时事新报. 1923-12-05. 
  9. ^民国这两场戏剧化的婚礼. 搜狐. 2022-04-10 [202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10. ^PEUGEOT總代理協和國際董事長 胡匡瑞病逝. 汽車線上. 2002-12-11 [202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11. ^罗瑛.中心藏之 何日忘之——记中央大学北京校友会负责人王竹琴. 南京大学校友网. 2009-07-08 [202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12. ^江苏省志编纂委员会 (编). 江苏省志·侨务志.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312.ISBN 9787214045904. 
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和社团
文学流派
甲寅派
前期
后期
学衡派
论语派
战国策派
鸳鸯蝴蝶派
初期白话诗派
新月派
象征诗派
现代诗派
九叶派
七月派
心理分析派
流亡文学
京派
海派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
晋察冀诗派
民歌叙事体诗潮
里下河派
白洋淀诗群
朦胧诗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文学
先锋派
痞子文学
荒诞文学
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语丝社
莽原社
未名社
狂飚社
浅草社
沉钟社
弥洒社
湖畔诗社
南国社
太阳社
蒋光慈 ·杨邨人 ·孟超 ·钱杏邨(阿英) · 林伯修(杜国庠 ·夏衍 ·洪灵菲 ·戴平万 ·楼适夷 ·顾仲起 ·刘一梦 ·殷夫 ·冯宪章 ·祝秀侠 ·王艺钟 ·徐迅雷 · 圣悦(李平心 ·任钧 ·童长荣
我们社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 ·茅盾 ·郭沫若 ·周扬 ·田汉 ·蒋光慈 ·孟超 ·阿英 ·王任叔 ·郑伯奇 ·洪灵菲 ·陈荒煤 ·戴望舒 ·端木蕻良 ·馮鏗 ·关露 ·胡风 ·胡也频 ·李伟森 ·楼适夷 ·柔石 ·沙汀 ·谢冰莹 ·徐懋庸 ·阳翰笙 ·叶以群 ·殷夫 ·于伶 ·郁達夫 ·张天翼 ·周文 ·丁玲 ·夏衍 ·冯乃超 ·马加 ·马子华 ·王志之 ·王余杞 ·王西彦 ·方土人 ·方之中 ·丘东平 ·叶灵凤 ·叶紫 ·田间 ·白薇 ·任白戈 ·任钧 ·许幸之 ·孙席珍 ·杨骚 ·杨刚 ·李辉英 ·丽尼 ·邱韵铎 ·何家槐 ·林淡秋 ·欧阳山 ·周立波 ·周而复 ·草明 ·彭柏山 ·洪深 ·聂绀弩 ·夏征农 ·陶晶孙 ·萧三 ·舒群 ·蒲风 ·雷石榆 ·穆木天 ·艾芜 ·吴奚如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国诗歌会
穆木天 ·任钧 ·杨骚 ·蒲风 ·白曙 ·杜淡(窦隐夫) ·王亚平 ·温流 ·关露 ·石灵 ·田间 ·柳倩 ·辛劳 ·洪道 ·苏夫 ·林林 ·袁勃 ·雷石榆
中国文艺社
六一社
东北作家群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讲学社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胡梦华&oldid=7906945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