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肇庆市

坐标23°02′49″N112°27′54″E / 23.047°N 112.465°E /23.047; 112.46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紹興市
肇庆市
地级市
左上:七星岩牌坊 右上:鼎湖山飞水潭
左下:阅江楼 右下:星湖
綽號:
地图
图中阴影部分为肇慶市
肇庆市在广东省的地理位置
肇庆市在广东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23°02′49″N112°27′54″E / 23.047°N 112.465°E /23.047; 112.465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設立1988年1月7日
語源宋徽宗御赐
政府駐地端州区
下级行政区3市辖区、1县级市、4
政府
 • 市委書記张爱军
 • 人大常委會主任张爱军
 • 市長许晓雄
 • 政協主席黄忠幸
面积
 • 地级市14,891 平方公里(5,749 平方英里)
 • 市區2,892 平方公里(1,117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省第5位(佔全广东省8.29%)
最高海拔1,626 公尺(5,335 英尺)
人口(2021)
 • 常住412.97萬人
 • 排名全省第12位(佔全广东省3.26%)
 • 密度276.24人/平方公里(715.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20)155.31[註 1]萬人
 • 城镇(2020)209.86萬人
語言
 • 方言粤语肇慶話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526000
電話區號0758
車輛號牌粤H
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温22.3 ℃
年降水1,671毫米
行政区划代码441200
舊稱端州
国内生产总值(2020)¥2,311.56亿(全省第12位,佔全广东省2.08%)
352.75亿美元汇率
人均¥56,195(全省第9位
8,174美元(汇率)
HDI(2016)0.747 高 [1]
網站肇庆市人民政府网
市象征
动物畫眉(1986年至今)(市鸟
荷花鸡蛋花(1986年至今)
白兰树(1986年至今)
参考来源:[2][3]
肇庆市
上:简化字“肇庆”;下:繁体字“肇慶”
繁体字肇慶
简化字肇庆
郵政式拼音Shiuhing[4]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Zhàoqìng]错误:{{Lang}}:指定的書寫系統標籤是拉丁字母,但文本第 14 個字元「漢」不是拉丁字母。(帮助
威妥瑪拼音Chao4 ch'ing4
粤语
粵拼Siu⁶hing³

肇庆市,简称,古称端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部,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市境东北界清远市,东南临佛山市,西南接云浮市,西北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贺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山地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绥江谷地,中南部为西江谷地,北岭山横亘市区北部。绥江自北入境向东南斜贯全市,西江由西往东流经市境南缘并穿过市区,在东南部与北江汇合成珠江。全市总面积14,891平方公里,总人口411.36万,市人民政府驻端州区。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肇庆曾为两广总督驻地长达180余年。肇庆亦是南明永曆時朝的首都,永曆帝隆武二年(1646年)時,於此登基為南明皇帝。

名称来源

[编辑]

肇庆古称端州,端州之名始于开皇九年(589年)[5],《太平寰宇记》曰:“取界内端溪为名”。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因即位前为端王,端州为其“潜邸”,认为是由于端州灵气使其登上大宝,故升端州为节度使,并赐名兴庆[註 2][5][6],三年后(即政和三年(1113年))又升格为[5][6]重和元年(1118年),时任广东转运使燕瑛提议改兴庆为肇庆[7][6],宋徽宗遂改兴庆府为肇庆府[註 3],御赐一名“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庆”[5][6]

历史

[编辑]

远古时代

[编辑]

肇庆是远古嶺南原住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人类活动史。距今十四万年前左右,肇庆地区已有人类活动[5]。1978年,考古人员于肇庆封开县垌中岩内发现了一枚人类左上第二前臼齿化石和一枚右上第三臼齿化石,以及人类生活遗迹[6]。经铀系法测定,发掘出的人齿化石距今约14.8±1.3万年[5]。这种被命名为“垌中岩人”的人类,经研究属于晚期智人,其特征与柳江人相似,体型已接近于现代人[6]。并以洞穴为居住地,生活年代处于旧石器时代

“垌中岩人”是迄今所知粤西地区,乃至岭南地区最早的人类。发掘出来的两颗人齿化石是迄今为止在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早于马坝人约2.8万年,将岭南地区的史前史推前了两万余年。[5][6][8]

后来,考古人员又于封开罗沙岩发现了人牙化石、石制品与动物牙齿化石,经测定,距今分别有约2.24±0.16万年、4.8±0.5万年和7.9±1.5万年。[5]

在距今一萬年前左右,这里已開始出现磨制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1964年,考古人员于封开黄岩洞发现了人类头骨化石及各种打制、磨制石器,经测定距今约一万年左右。[6][5]洞内发现的打制石器、蚌器、烧骨等表明了先民以狩猎与渔捞为主要生产方式。[5]

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已经走出洞穴,懂得建造房屋,并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以及较先进的制陶(彩陶)业。境内的春秋晚期至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

自先秦至唐朝

[编辑]

秦朝以前,肇慶是百越族的居住地。

前214年,秦始皇征服百越之後,肇庆分属桂林郡南海郡

汉武帝平定南越(南粵)之后,在今高要、肇庆市区、高明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设置高要县,属苍梧郡。县名得自境内的高要峡,高要峡则因峡山高峻、峡水如腰而得名。

梁朝武帝年间,高要县南海郡析出,置高要郡,广州都督府驻高要郡。

开皇九年(589年)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等九县。大業三年(607年)废州置郡,端州改为信安郡。武德年间复为端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称高要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端州。

宋朝至清朝

[编辑]

北宋元符三年(1101年),宋徽宗因即位前为端王,端州为其“潜邸”,故在端州置兴庆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年)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亲赐御书“肇庆府”,自此更名为肇庆。

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肇庆府为肇庆路,置总管府,隶广西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

洪武元年(1368年)复称肇庆府,隶广东布政使司。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两广总督府往廣西省梧州移轉,直到1746年(乾隆十一年)的清朝再重返廣州的182年間,鄰近梧州的肇慶市發展成為了嶺南的政治中心。

满清1790年马俊良的京版天文全图中的肇庆府

中华民国时期

[编辑]

1911年11月9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九),驻守肇庆的肇阳罗道巡防营统带隆世储、管带李耀汉等人在本地同盟会的劝说下,宣布肇庆独立[9][10]

1912年(民国元年),广东废府设绥靖处,肇庆地域称肇罗绥靖处。1920年肇庆属西区善后督办处(辖地不变,下同);1923年改为绥靖处,肇庆称西区绥靖处。1925年肇庆为西江行政区。1932年春,设西北区绥靖委员会公署,驻曲江县,设行署于高要县。1936年春,改为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高要县,辖区未变。1938年10月,设西江行署,辖原第一、三行政督察区,驻广宁县,辖区不变。

抗日战争爆发、广州被日军占领后,肇庆频繁遭到日军空袭。1944年9月10日,日军第23军第104师团第22师团独立混成第22旅团[11]:117[12]等在田中久一指挥下,分兵四路,沿西江向肇庆等地发起进攻(豫湘桂会战桂柳战役)。9月16日下午,日军占领肇庆,直到翌年8月日本投降为止[13]

1947年为年为第四专署行政督察区,驻地高要县。1949年5月,广东省重新划分政区,第十一区驻高要县;第十二区驻郁南都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编辑]

1949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肇庆;11月,设西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高要、四会、广宁、封川、开建、德庆、郁南、罗定、云浮、新兴、高明等11县及肇庆市(县级)。1950年3月,改称广东省西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改称广东省人民政府西江区专员公署。1952年12月撤销西江区专员公署,设立粤中区行政专员公署,管辖高要、广四、封川开建、德庆、郁南、罗定、云浮、新兴、高明9县及肇庆市。

1956年2月,设高要专区行政专员公署。1958年4月,肇庆由高要县析出,改镇为市(县级);12月,高要专区改称江门专区,从佛山专区划入新会、台山、开平(含恩平)、高鹤4县及江门市;1959年12月,肇庆由市改为镇,并入高要县。1961年3月,恢复肇庆市(县级)建制;4月,江门专区更名为肇庆专区。1963年5月,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高鹤5县和江门市划归佛山专区。

1968年3月,成立肇庆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10月,肇庆专区改称肇庆地区。1979年4月,成立肇庆地区行政公署。

1982年,“82.5”北江大洪水,肇庆受影响严重[14]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肇庆地区,设肇庆为地级市;辖端州、鼎湖2区和高要、四会、广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罗定、云浮、新兴10县。1992年9月至1993年底,高要、四会、云浮、罗定4县先后撤县设县级市,由肇庆市代管。1994年4月,云浮市从肇庆划出并升格地级市,且代管罗定市。至此,肇庆市辖端州、鼎湖2区及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县,代管高要、四会2市。

1998年4月,设省级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把肇庆市整体纳入珠江三角洲地区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15]

地理

[编辑]

肇庆全境位于北纬22°47′至24°24′,东经111°21′至112°52′之间,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4891平方公里[16]。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肇庆市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28.3
(82.9)
31.4
(88.5)
32.4
(90.3)
34.4
(93.9)
34.9
(94.8)
37.9
(100.2)
38.5
(101.3)
38.1
(100.6)
36.9
(98.4)
35.8
(96.4)
33.1
(91.6)
30.0
(86.0)
38.5
(101.3)
平均高温 °C(°F)18.2
(64.8)
20.4
(68.7)
22.3
(72.1)
26.3
(79.3)
30.0
(86.0)
31.9
(89.4)
33.4
(92.1)
33.3
(91.9)
31.7
(89.1)
29.2
(84.6)
24.6
(76.3)
20.2
(68.4)
26.8
(80.2)
日均气温 °C(°F)14.2
(57.6)
16.4
(61.5)
18.6
(65.5)
22.6
(72.7)
26.0
(78.8)
27.8
(82.0)
29.0
(84.2)
28.9
(84.0)
27.7
(81.9)
25.1
(77.2)
20.2
(68.4)
15.8
(60.4)
22.7
(72.9)
平均低温 °C(°F)11.3
(52.3)
13.6
(56.5)
15.9
(60.6)
20.0
(68.0)
23.2
(73.8)
25.0
(77.0)
25.8
(78.4)
25.8
(78.4)
24.6
(76.3)
21.8
(71.2)
16.7
(62.1)
12.5
(54.5)
19.7
(67.4)
历史最低温 °C(°F)3.1
(37.6)
3.9
(39.0)
6.1
(43.0)
10.7
(51.3)
16.8
(62.2)
20.4
(68.7)
22.9
(73.2)
22.6
(72.7)
18.8
(65.8)
13.4
(56.1)
5.3
(41.5)
1.7
(35.1)
1.7
(35.1)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44.8
(1.76)
63.6
(2.50)
88.5
(3.48)
181.9
(7.16)
258.8
(10.19)
274.7
(10.81)
229.1
(9.02)
209.2
(8.24)
153.6
(6.05)
61.0
(2.40)
38.9
(1.53)
28.9
(1.14)
1,633
(64.28)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8.212.315.917.419.918.917.217.412.46.75.55.3157.1
平均相對濕度(%)71768082798279797569676675
数据来源1:中国气象数据网
数据来源2:中国天气网(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17]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编辑]
肇庆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肇庆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肇庆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肇庆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肇庆市委员会
职务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张爱军[18][19]许晓雄[20]黄忠幸[21]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河南省安阳市广东省揭西县广东省高州市
出生日期1970年4月(55歲)1969年3月(56歲)1966年5月(59歲)
就任日期2021年11月2022年1月2021年7月2022年1月

历任领导

[编辑]
市委书记

市长

行政区划

[编辑]

肇庆市下辖3个市辖区、4个,代管1个县级市

此外,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肇庆市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肇庆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22]区划名称汉语拼音面积[註 4][23]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24]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邮政编码乡级行政区划[25]
街道
办事处
民族乡
441200肇庆市Zhàoqìng Shì14,891.234,113,594端州区52600016871
441202端州区Duānzhōu Qū153.99602,402城东街道5260004
441203鼎湖区Dǐnghú Qū552.39209,116坑口街道52600034
441204高要区Gāoyāo Qū2,185.62741,591南岸街道526100116
441223广宁县Guǎngníng Xiàn2,455.46408,112南街街道526300114
441224怀集县Huáijí Xiàn3,554.07805,177怀城街道5264002161
441225封开县Fēngkāi Xiàn2,723.93374,848江口街道526500115
441226德庆县Déqìng Xiàn2,002.80331,438德城街道526600112
441284四会市Sìhuì Shì1,262.96640,910[註 5]东城街道526200310
肇庆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广东省  政府驻地:端州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端州区
4街道
鼎湖区
3街道
4镇
高要区
1街道
16镇
县级市
四会市
3街道
10镇
肇庆高新区
1街道
广宁县
1街道
14镇
怀集县
2街道
16镇
1民族乡
封开县
1街道
15镇
德庆县
1街道
12镇

人口

[编辑]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113,594人[26]。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16,46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97,127人,增长5.03%,年平均增长率为0.49%。其中,男性人口为2,141,295人,占总人口的52.05%;女性人口为1,972,299人,占总人口的47.9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8.57。0-14岁的人口为911,433人,占总人口的22.16%;15-59岁的人口为2,527,192人,占总人口的61.4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74,969人,占总人口的16.4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85,764人,占总人口的11.8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098,614人,占总人口的51.0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14,980人,占总人口的48.98%。

截至2021年末,肇庆市常住人口412.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4.37万人[27]

民族

[编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044,131人,占98.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9,463人,占1.6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66,152人,增长4.28%,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7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0,975人,增长80.4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71个百分点。

经济

[编辑]
肇庆市2010-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由于技术原因,此旧版图表已停用,並須迁移至新版图表。造成您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2010-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字,2019-2020年为最终核实数,2021年为初步核算数。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年鉴》[3]

肇庆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其中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和四会市属于珠三角经济圈;全市属于粤港澳大湾区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27亿元,增长5.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8.7%;第二产业增加值902.19亿元,增长2.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4.7%;第三产业增加值972.19亿元,增长2.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6.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9:39.0:42.1。[28]

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0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78.08亿元,下降8.5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0.57 亿元,增长22.4%。其中,教育支出78.53 亿元,增长10.2%;卫生健康支出51.33 亿元,增长30.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02 亿元,增长17.5%。民生类支出增长27.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4%。[28]

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96元,比上年增长 5.3 %。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52元,增长4.5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8元,增长7.3 %。[28]

新世界花园楼盘
伴月湖附近楼盘

交通

[编辑]

公共交通

[编辑]
主条目:肇庆巴士路线列表

对外公路交通

[编辑]

铁路运输

[编辑]
肇庆铁路车站
高速铁路
贵广高铁
南广铁路
城际轨道
广肇城际铁路
普速铁路
广茂铁路

航运

[编辑]
  • 港口:西江三榕港、高要港、肇庆新港、北江马房港

城区

[编辑]

肇庆市区主要在端州区、高要区和鼎湖区。端州区的端州四路为主要的商业中心,该处靠近主要景點七星岩(肇庆星湖旅游景区),附近一帶亦有也有多家高级酒店和商場,包括温德姆至尊酒店、星湖陽光酒店、星酒店、星湖国际广场、肇庆印象汇、广百时代广场等。次商圈曾经位于康乐北路一带,现今肇庆城区多处都兴建了新的大型商场,如敏捷广场、益华国际广场和星湖一方广场以及世茂广场,形成了多个商业区共同竞争的局面。

牌坊广场全景
七星岩往市区方向远眺

文保与景点

[编辑]
参见肇庆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肇庆历史悠久,大量的文物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肇庆市级和下辖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肇庆境内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梅庵德庆学宫悦城龙母祖庙肇庆古城墙七星岩摩崖石刻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其中两处位于德庆县,四处位于端州区。[29][30][31]这些文保单位大多数都开放给公众参观。

梅庵
德庆学宫
悦城龙母祖庙
肇庆古城墙
七星岩摩崖石刻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

除了文保单位之外,肇庆境内还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中肇庆星湖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景区由七星岩鼎湖山两部分组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就位于七星岩景区内,鼎湖山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其他主要景区还有七星岩牌坊、披云楼、九龙湖、砚洲岛、包公祠、崇禧塔贞山、六祖寺、怀集燕岩、热水坑温泉、德庆盘龙峡等。

七星岩牌坊
七星岩远眺
七星岩远眺-2

教育

[编辑]

发展情况

[编辑]

截至2019年12月20日,肇庆市共有498间幼儿园,286间小学,178间中学,5间高等院校。[32]

学校

[编辑]

大学

[编辑]

肇庆市唯一市属综合性本科大学:肇庆学院,其他高校还有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香港公開大學(肇慶)(建设中)、广东理工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肇庆校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

中学

[编辑]

肇庆主要的中学有广东肇庆中学、肇庆市第六中学(田家炳中学)、肇庆市第一中学、肇庆市端州区长田实验学校、肇庆市端州中学、肇庆市第十二中学、肇庆市地质中学、肇庆市第二中学、肇庆市第五中学、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肇庆市百花中学、肇庆市颂德学校、肇庆市第四中学、、肇庆学院附属中学、肇庆市铁路学校、肇庆加美学校、鼎湖区实验中学、肇庆鼎湖中学等。

小学

[编辑]

肇庆市较为知名的小学有:肇庆市端城小学、肇庆市第十三小学、肇庆市第九小学、肇庆市龙禧小学、肇庆市第一小学、肇庆市实验小学、肇庆市第六小学、肇庆市百花园小学、肇庆市端州区立仁实验小学、肇庆市端州区下瑶小学、肇庆市第八小学、肇庆市第七小学、肇庆市第十五小、肇庆市第四小学、肇庆市第十六小学、肇庆市第十一小学、肇庆市端州区出头小学、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肇庆市端州区河苑小学、肇庆市端州区黄岗小学、肇庆市端州区沙湖小学、肇庆市端州区睦岗小学(現肇慶市第十六小學睦崗校區)等。

特產

[编辑]
主条目:端砚裹蒸粽

肇慶出產文房四寶之一的端硯,是書法的重要工具之一。端砚是肇庆最著名的特产,端,即端州的简称。文人到肇庆不买端砚就等于没有到肇庆。端硯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南麓的斧柯山(又称烂柯山)以及城北北岭山南坡一带,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除此以外,肇慶還出產裹蒸粽,有别于粽子五指毛桃剑花紫背天葵肇实亦是當地特產。

名人

[编辑]
另请参见“Category:肇庆人”。

城市荣誉[33]

[编辑]

友好城市

[编辑]

截至2019年10月30日,肇庆市在海外共有5个友好城市。[46][47]

序号中方缔结方海外友好省(州)、市、区国别签字时间来源
1肇庆市库恩拉皮兹英语Coon Rapids, Minnesota
Coon Rapids
 美国2000年11月12日[48]
2肇庆市博尔顿 英国2005年10月8日[49]
3肇庆市德米特罗夫斯克区英语Dmitrovsky District, Moscow Oblast
Dmitrovsky District
 俄羅斯2015年5月15日[50]
4肇庆市广宁县诗巫 马来西亚2013年6月28日[51]
5肇庆市马切拉塔 義大利2019年10月30日[52]

注释

[编辑]
  1. ^肇庆市区为端州区、鼎湖区和高要区
  2. ^宋郑敦义七星岩石刻:“上自端王继位,升潜藩为节镇”[5]
  3. ^宋古革七星岩石刻:“……次年春,乃被旨升大藩”[5]
  4.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5. ^包括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住的114,453人。

参考文献

[编辑]
  1.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2019年出版)
  2. ^2.02.1肇庆市统计局.肇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全市常住人口情况. 2021-05-25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3. ^3.03.1肇庆市人民政府.肇庆统计年鉴.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9). 
  4. ^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1947. 
  5. ^5.0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5.11肇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肇庆市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年7月.ISBN 7-218-03056-4. 
  6. ^6.06.16.26.36.46.56.66.7刘伟铿、吴詠平. 《肇庆历史风貌》. 广州文化出版社. 1989年9月. 
  7. ^《广东地名故事•肇庆篇》图书编撰委员会. 《广东地名故事•肇庆篇》.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1年7月.ISBN 978-7-5362-4641-6. 
  8. ^《走进肇庆》画册委员会. 《走进肇庆第一卷•历史肇庆》. 
  9. ^吕鉴周. 肇庆独立回忆. 端州文史. 1992年3月(出版), (第五辑).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0. ^梁孝郁、黄求实. 肇庆光复回忆. 端州文史. 1992年3月(出版), (第五辑).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1. ^文闻 (编). 《我所亲历的桂南、桂柳会战》.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年1月.ISBN 7-5034-1590-8. 
  12. ^桂柳会战日军序列史实. 广西地方志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2019年, (2019年第3期) [2021-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3. ^刘桂兴. 日寇入侵肇庆概况. 端州文史. 1988年6月(出版), (第二辑).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4. ^北江“82·5”大洪水的特点. 中国天气网. 201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07-24)(中文). 请检查|archive-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链接至维基文库 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 维基文库. 2015-04-28. 国函〔2015〕76号. 
  16. ^城市概况. 肇庆市人民政府. 2020-01-02 [202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17. ^肇庆 - 气象数据.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21-11-06]. 
  18. ^张爱军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8). 
  19. ^肇庆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简历 张爱军当选主任. 中国经济网.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4). 
  20. ^许晓雄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21. ^肇庆市新一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简历 黄忠幸当选主席. 中国经济网.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4). 
  22. ^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1-05-10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1). 
  23.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2014》.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年9月.ISBN 978-7-5037-7174-3. 
  24. ^肇庆市统计局.肇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地区人口情况. 2021-05-25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ISBN 978-7-5087-5594-6. 
  26. ^肇庆市统计局、肇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肇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27. ^2021年肇庆市分县(市、区)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及比重. www.zhaoqing.gov.cn. [202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7). 
  28. ^28.028.128.2肇庆市统计局.2020年肇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04-30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2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6-11-20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6). 
  3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06-25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3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9-10-16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32. ^学校基本信息.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12-20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33. ^肇庆荣誉. 肇庆年鉴2020. 202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1). 
  34. ^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中国文明网. 2020-11-10 [20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35. ^国务院转批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的通知(PDF).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4-01-04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0-12-06). 
  36. ^关于命名第六批国家园林城市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2003-03-13 [2020-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37. ^国家卫生城镇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03-22 [2020-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38. ^三度卫冕“中国砚都” 肇庆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千年文化底蕴. 凤凰网.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39. ^肇庆市喜捧国家环保模范城牌匾 成为广东省第七个模范城市. 新华网. 200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1). 
  40. ^高远.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信息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信息报. 2006-12-11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41. ^黄耀辉 仇文确.广东肇庆加冕中国“最佳休闲城市”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新社. 2009-01-07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通过新浪网. 
  42. ^李维宁 刘慧.中国十佳宜游城市肇庆入选名列第三. 羊城晚报. 2012-08-17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通过腾讯网. 
  43. ^珠海肇庆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1). 
  44. ^肇庆获评 “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西江日报.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1). 
  45.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肇庆再添一张极具含金量的“绿色名片”.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1). 
  46. ^广东省全省友城一览表. “开放广东”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47. ^友好城市. 肇庆市人民政府. 2018-11-30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48. ^肇庆市友好城市 -美国库恩拉皮兹市. [2021-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1). 
  49. ^赵勇.肇庆与英国博尔顿市互访交流 结为友好城市. 西江日报. 2005-10-09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通过南方网. 
  50. ^西江日报.俄德米特罗夫斯克区与肇庆签订友城协议. 2015-05-18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51. ^肇庆广宁县与马来西亚诗巫市缔结友好关系. 中国新闻网. 2011-10-20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52. ^谢江涛 胡玉坤.肇庆与意大利马切拉塔缔结友好城市,推动加强“一带一路”合作. 西江日报. 2019-10-31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通过南方网.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肇庆市
梧州市清远市
清远市
梧州市佛山市
西
 肇庆市  
云浮市佛山市
佛山市
肇庆市主题
行政区划
肇庆
文物古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山丘河流
高等院校
文体娱乐
公园
文教设施
体育场馆
医疗健康
交通运输
公共交通
汽车客运
铁路
线路
车站
机场
高速公路
国道
桥梁
语言
著名中学
肇庆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广东省  政府驻地:端州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端州区
4街道
鼎湖区
3街道
4镇
高要区
1街道
16镇
县级市
四会市
3街道
10镇
肇庆高新区
1街道
广宁县
1街道
14镇
怀集县
2街道
16镇
1民族乡
封开县
1街道
15镇
德庆县
1街道
12镇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会广州市
地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广州市
深圳市
地级市
韶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江门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注1:东莞市中山市的行政区划是地级市、镇(街道)两级编制,没有县级编制。
注2:陆丰市碣石镇东沙群岛中华民国控制,参见臺海現狀
注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管理區,並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其中,深汕特别区由深圳市按照普通区管理,居民户籍、GDP等均纳入深圳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广东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华北地区
直辖市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直辖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台湾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园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中南地区
特别行政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南地区
直辖市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注:台湾省台澎地区)由中华民国自1945年统治至今,未实际控制。釣魚臺列嶼周边海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日本政府船只交替控制。根据《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自然资规〔2023〕2号)第八条第一项规定:台湾省在地图上应当按省级行政单位表示。台北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表示(图例中注省级行政中心)。台湾省的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按照地级行政中心表示。相关背景请参阅臺灣問題

参见:地级行政区数据地级行政区列表城市建制城市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城市称号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副省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注1: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144处(截至2024年12月):
华北
15
北 京1
天 津1
河 北6
山 西6
内蒙古1
东北
7
辽 宁2
吉 林3
黑龙江2
华东
51
上 海1
江 苏14
浙 江10
安 徽7
山 东10
福 建5
江 西6
中南
30
河 南8
湖 北5
湖 南4
广 东8
广 西3
海 南2
西南
22
四 川8
重 庆1
贵 州2
云 南8
西 藏3
西北
17
陕 西6
甘 肃4
青 海1
宁 夏1
新 疆5
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的城市荣誉称号。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青海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注1:截至2019年公布第二十一批国家园林城市,|住建部已经累计授予了376个国家园林城市,11个国家园林区。
注2:划线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的城市。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东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西藏自治区
注1:截至2022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对中国大陆境内219座城市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注2:划线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的城市。
全国爱卫会命名。已获命名的每3年复审一次,全国爱卫会对符合标准要求的重新确认;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将暂缓确认。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山西省
青海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注1:截至2019年2月,累计已命名342个国家卫生城市。
涵盖区域
广东
香港
澳門
城市關係
城市協作計劃
高等院校合作
交通基建
跨境金融/電子支付/央行數碼貨幣
組織
關聯主題
国际
各地
地理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肇庆市&oldid=8949717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