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聖額我略·納齊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額我略·納齊安的畫像(土耳其伊斯坦堡

圣额我略·纳齐安希臘語Γρηγόριος ὁ Ναζιανζηνός,330年,小亚西亚阿里安祖特斯-389年1月25日,阿里安祖特斯),或译格列高利·纳齐安拿先素斯的貴格利,中国大陆天主教会譯为额我略·纳齐盎,台湾天主教会新译为国瑞·纳祥,是4世纪教会教父加帕多家教父的第二號人物。在天主教内与圣巴西流的纪念日同为1月2日,并且两人都为捍卫三位一体教义作出了卓越贡献。

早年

[编辑]

額我略出生在納祥城附近的亞里安。他的家境優越,屬於社會的上層階級。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父親老額我略是卡帕多奇亞的納祥城主教。他開始學習於凱撒勒亞和亞歷山大,終赴雅典學院求學,一直接受古典学术宗教学教育。大約352年,額我略與圣巴西略在雅典成為同學。359年他返回故鄉卡帕多奇亞,領洗後,受了圣巴西略的感化,隱修於愛立斯河畔。神修以外他又讀書,尤其喜愛研究奥利金的著作。他和圣巴西略合編的《奥利金著作摘编》,就是他們崇拜老師的象徵。額我略的父親希望他領受鐸職,他於361年返回了納祥城,不久後,便從主教父親手中領受了司鐸一職。直到374年,他父親去世,額我略繼任納祥城的主教。額我略上任不到一年,就對主教職務所帶來的各種辛苦感到非常不適,於是選擇了躲避到依掃利亞的塞琉西亞,尋找內心的寧靜。

事迹

[编辑]

在379年巴西略死后,额我略拥护尼西亚议会小亚西亚派成为代表人物,并宣讲教义。他一方面以精通《圣经》为出名,另一方面致力与捍卫教义。380年君士坦丁堡主教狄莫非卢斯被废,另外在新皇帝狄奥多西一世赏识下381年君士坦丁堡议会准备任额我略为君士坦丁堡主教。就是在这次公会议上批准了额我略所提出的三位一体论,记入《尼西亚信经》中,使三位一体思想大勝亞流派的《基督半神說》。自此基督論得以確立後,額我略就辭去宗主教一職並隱居於加帕多家了。

聖額我略·納齊安的三位一體論

[编辑]

额我略似乎以捍衛者的角色來固守三位一體的教義。他強烈反對任何否認或扭曲聖父聖子聖神在本質上為一,但有三個位格的異端,包括所有的次位論三神論撒伯流主義。 這也是他三位一體論一貫的基本立場,他的主要論述有:

  1. 認為救恩本身必須依靠一個神聖的本質或實體,以及這個本質有三個獨立,且分量同等的分享者,才能成立。
  2. 使用ousia(質)與hypostasis(存有或位格)的觀念來解釋天主三而一的觀念。雖然三個位格,在本體上都相同(homoousios),但祂們並非完全一模一樣,他習慣使用社會類比(亞當夏娃賽特)來解釋這點。
  3. 把存有或位格(hypostasis)解釋為一種關係。他認為在三位一體裡面沒有「三個存有」,而是有「三個關係」。额我略使關係具有本體的身分。在一神的裡面存有,聖父、聖子和聖神都有各自的獨特身分。聖父的獨特身分在於祂是聖子的出生者,也是聖神由出的源頭。聖子的獨特身分在於祂永恆從聖父受生,成為聖父的公開形象與代表。聖神的獨特身分則在於,祂永恆自聖父由出,成為聖父的智慧與能力。由此論述來看,那麼天主的三個位格,不可以視為個別的自我,作為獨立意識與意志的中心,而是在一個存有的實質團體裡,有著互相依存的真實關係。
  4. 認為必須承認聖神本身是聖潔的,因為祂有「神聖尊貴的本性」,與父子不可分。他主張聖神所受的榮耀、尊貴和敬拜必須和父子相同,並且祂必須與父子「同等」而非次等。其所持的理由來自:(1)《聖經》見證聖神的偉大、尊貴以及祂作為能力與廣大;(2)聖神與父、子同工;(3)聖神與父、子的關係親密。 额我略認為只有聖神是神,才能合乎基督教的信仰。但聖神既不是受生的又不是非受生的,祂只是由聖父所出。這樣一來,三位之分別就在同一本性裡得以保存。

著作

[编辑]

額我略的著作可分三類:演講、詩歌、書信。額我略是早期最重要的基督教文藝學家之一,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演說家,甚至可能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1]  額我略是一位多產的詩人,他的詩歌目標,有時是傳教的,有時是辯護的。人們把他的詩歌分作六類:道理詩歌、倫理詩歌、關於自己生活的詩歌、關於其他人們的詩歌、墓誌銘和碑文。額我略的書信共有244封,寫於他的晚年約在383年至389年之間。這些信寫得非常考究美麗,可是極簡短的。其中真正有關神學的,都是為了駁斥異端亞波里拿留派的。

影響

[编辑]

額我略的作品在整個羅馬帝國流傳,他的作品影響了神學思想。他的演說在431年被第一次以弗所公會議引用為權威。到了451年,他被迦克墩公會議定為神學家(Theologian)— 除了使徒約翰和新神學家西緬(Symeon the New Theologian, 949- 1022)之外,沒有其他人擁有這個頭銜。額我略被東正教神學家廣泛引用,並被高度評價為基督教信仰的捍衛者。他對三位一體神學的貢獻也很有影響力,並經常被西方教會引用。[2]保羅·田立克讚揚額我略「為三位一體的教義創造了明確的公式」。[3]

参考文献

[编辑]
  1. ^Børtnes (2006), Gregory of Nazianzus: Images and Reflections
  2. ^See how the 1992 edition of the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cites a variety of Gregory's orations
  3. ^Tillich, Paul.A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 (Simon and Schuster, 1968), p. 76.
  • 尼布爾《基督與文化》類型之探討
  • 「辭不達意」─人類語言的缺失
  • 《當代神學辭典光碟版》。
  • 艾利克森。《基督教神學‧卷一(增訂本)》。郭俊豪、李清義譯。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0。
  • 沈介山。《信徒神學》。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4。
  • 林慈信。〈反諾斯底主義的教父們〉。(網路文章)。網址:www.chinahorizon.org/Articles。網際網路,查詢日期:2006年11月。
  • 麥葛福。《基督教神學手冊》。劉良淑、王瑞琦譯。台北: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3。
  • 凱利。《早期基督教教義》。康來昌譯。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1984。
  • 奧耳森。《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德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
  • 甘蘭。《教父學大綱‧卷二》。吳應楓譯。台中 : 光啟出版社,1976。
  • 韓佳博、黃孔如。《教父學導論(上冊)》。台北 : 光啟文化,2021。
拜占庭主教
(至330年)
第二羅馬主教
(330年至451年)
新羅馬宗主教
拜占庭帝國時期(451年至1453年)
君士坦丁堡 宗主教
奥斯曼帝国時期(1453年至1923年)
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暨普世牧首
現代(自1923年起)
  • 表示在尼西亞偏安時期的普世牧首
天主教(羅馬公教)
組織、教宗、教義和儀式傳統
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制度
法典
教理
七大聖事
聖母論
神學
(教會聖師)
大亞爾伯特 ·圣盎博罗削 ·圣安瑟莫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聖安多尼 ·圣托馬斯·阿奎那 ·聖亞他那修 ·希波的圣奥思定 ·該撒利亞的巴西略 ·可敬者伯達 ·羅伯·白敏 ·聖伯爾納鐸 ·聖文德 ·圣伯多禄·卡尼修斯英语Peter Canisius ·聖加大利納 ·金言聖伯多祿英语Peter Chrysologus ·金口若望 ·亚历山大的圣济利禄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 ·彼得·达米安 ·聖厄弗冷 ·聖方濟各·沙雷氏 ·教宗額我略一世 ·額我略·納齊安 ·普瓦捷的依拉略 ·圣依西多禄 ·圣热罗尼莫 ·聖若望·達瑪森 ·十字若望 ·圣劳伦斯·布林希英语Lawrence of Brindisi ·教宗良一世 ·聖亞爾豐索 ·聖女小德蘭 ·聖女大德蘭 ·亞維拉的若望英语John of Ávila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里昂的聖依勒內 ·若望·纽曼
教宗良十四世
歷任教宗
修會及傳教會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個別教會
禮儀劃分
拉丁禮教會
各东方礼教会
會議
活動
文化
其他
聖母瑪利亞
宗徒
总领天使
精修聖人
门徒
教會聖師
四圣史
教父
殉教者英语Christian martyrs
以色列先祖
教宗
聖經中的先知
童貞女英语Virgin (title)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聖額我略·納齊安&oldid=8840742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