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翡翠水庫

坐标24°54′33″N121°34′48″E / 24.90917°N 121.58000°E /24.90917; 121.580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翡翠水庫
Fetsui Reservoir aerial
翡翠水庫壩體、電廠與集水區
翡翠水庫壩體、電廠與集水區
翡翠水庫在臺灣的位置
翡翠水庫
翡翠水庫
Fetsui Reservoir aerial在臺灣的位置
国家中華民國臺灣
位置新北市新店區石碇區坪林區
坐标24°54′33″N121°34′48″E / 24.90917°N 121.58000°E /24.90917; 121.58000
现状使用中
始建1981年
啟用1987年
耗资新臺幣114.5億元
建造者榮民工程公司
所有者臺北市政府
运营方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水坝和溢洪道
水坝类型三心雙向彎曲變厚混凝土薄拱坝
橫跨北勢溪
高度122.5米(402英尺)
长度510米(1,673英尺)
壩頂海拔172.5米(566英尺)
壩頂寬度7米(23英尺)
壩基寬度25米(82英尺)
溢洪道8座弧形閘門控制溢流直落式
(每座寬14公尺、高9.3公尺)
溢洪道类型Gated overflow, service
溢洪量9,917立方公尺/秒
水库
总容量406,000,000 立方公尺
有效容量335,500,000 立方公尺
集水面积303平方公里(117平方英里)
表面积10.24平方公里(4平方英里)
最大水深112.43公尺(2003年斷面量測結果)
正常水位170米(558英尺)
桂山發電廠翡翠分廠
运营者台灣電力公司
運作日期1987年
類型传统式
涡轮机VOEST-ALPINE公司製
WEF-300型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
水泵发电机ELIN公司製SSV型發電機
裝機容量70百萬瓦
年均發電量2.2億度
网站www.feitsui.gov.tw

翡翠水庫台灣臺北都會區的主要水庫,位於新店溪支流北勢溪之上,距臺北市區約30公里。主要配合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為台北市全境及新北市新店區永和區中和區三重區汐止區部分地區供水。庫區範圍涵蓋新北市新店區石碇區坪林區,總容量約4億6百萬立方公尺,為臺灣第二大,僅次於曾文水庫集水區範圍則涵蓋新北市新店區、石碇區、坪林區與雙溪區,總面積303平方公里

北勢溪南勢溪大漢溪為其供應臺北都會區用水的主要來源,並附帶發電效益;但與同樣供給臺北都會區公共用水的石門水庫不同的是,翡翠水庫由臺北市政府設置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管理,且不開放觀光,若要進入庫區需經過登記申請許可。翡翠水庫集水區依《都市計畫法》劃定為台北水源特定區,是台灣目前唯一水源特定區。由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負責管理,水庫周邊屬限制開發,是全臺水庫集水區管制最嚴格的,有效蓄水率維持在八成以上,並為了永續發展,不輕易允許開發。

沿革

[编辑]

背景

[编辑]

翡翠水庫的開發主要目的是做為臺北都會區長期水源,是大臺北地區自來水第四期建設計畫中之水源工程,於1971年開始規劃,並在1972年完成初步研究報告,1974年完成可行性報告,1978年時任臺北市市長林洋港任內年完成定案研究報告後,確認壩址岩盤堅實安全無虞。遂於1979年1月經行政院會議正式核定通過,同年5月由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翡翠水庫建設委員會負責計畫推動,工程部分委託臺灣電力公司辦理,並由當時中興工程顧問社設計監造,榮民事業工程處負責施工。

興建

[编辑]

1979年8月,時任臺北市市長李登輝任內,翡翠水庫的興建工程正式開工,集水後陸續淹沒了北勢溪原有的翡翠谷、鷺鷥潭、鸕鷀潭、鯉魚潭、濛濛谷、太陽谷、火燒樟溪等許多景點,因當時當地居民不多,遷村工作較為容易。另外為了管理維護新店溪(含北勢溪南勢溪青潭堰上游集水區,臺灣省政府於1984年設置「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委員會」(簡稱水源會)。1987年6月,興建工程完工,施工期間總共八年。完工後由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負責運轉及維護[1]

1999年,因應俗稱「凍省」的臺灣省虛級化的二級地方行政改造臺灣省政府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委員會改隸中華民國經濟部,2002年改制為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2023年更名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

設施

[编辑]
翡翠水庫壩體,下方建築即為桂山發電廠翡翠分廠

主壩

[编辑]

翡翠水庫主壩為三心雙向彎曲變厚度混凝土拱壩,壩高122.5公尺,體積703,675立方公尺,壩頂長度510公尺,寬度7公尺,標高172.5公尺,於1979年8月動工,1987年6月完工。壩頂設有八座溢洪道,以弧形閘門控制啟閉;壩體中央有三座沖刷隧道開口,壩旁山體底部則另有排洪隧道。設計總排洪流量為每秒9,870立方公尺。

大壩耐震設計為0.4g,可承受震度七級地震。大壩內部並裝設有多個各項監測儀器,監視壩體的應力、溫度與滲水等情況。大壩前方有一副壩及落水池;落水池水深33公尺,以降低排洪時落水的衝擊,避免壩基受損。

水庫引水道之出水,會經由大壩底部的翡翠電廠,帶動渦輪發電。翡翠電廠設有7萬仟瓦容量之發電機組,年平均發電量2億2,000萬度。

發電廠

[编辑]
主条目:桂山發電廠翡翠分廠

翡翠水庫於大壩之下設有一座川流式 - 水庫式水力發電站,並且。該發電廠歸屬在臺電公司桂山發電廠旗下,臺電正式名稱為桂山發電廠翡翠分廠,其發電廠以無人方式自動運作,行政、遙控中心則設在桂山發電廠本部。

水庫

[编辑]
翡翠水庫庫區

翡翠水庫蓄水,滿水時面積達1,024公頃,迴水長度23公里,最高常水位170公尺,最深處113.5公尺,總蓄水量4億600萬立方公尺[1]。水庫完成後,在臺北自來水系統兩處主要取水口(直潭堰青潭堰)之可靠取水量為每秒40立方公尺(相當於每日345萬立方公尺),可滿足計畫目標年2030年(民國119年)自來水供應所需水源之要求。

臺北都會區水源以南勢溪為主、翡翠水庫為輔,南勢溪水量不足時翡翠水庫即放水至北勢溪,水流與南勢溪匯聚到新店溪後,在直潭堰、青潭堰取水。[2][3]

  • 集水面積:303平方公里
  • 最高常水位標高:170公尺
  • 最大可能洪水位:171公尺
  • 滿水位面積:1,024公頃
  • 總蓄水量:406,000,000立方公尺
  • 計畫有效蓄水量:327,000,000立方公尺(淤積50年後)
  • 現在有效蓄水量:335,510,000立方公尺(2009年)
  • 計畫年運用水量:1,261,440,000立方公尺
  • 壩型:雙向彎曲變厚度混凝土拱壩
  • 壩頂標高:172.5公尺
  • 最大壩身高度:122.5公尺
  • 壩頂長度:510公尺
  • 壩頂寬度:7公尺
  • 壩體體積:703,675立方公尺
  • 副壩(混凝土拱壩):長242公尺、高25公尺
  • 溢洪道型式:臥箕式
  • 溢洪道設計溢洪量:7,670立方公尺/秒
  • 溢洪道控制水門型式:弧形閘門8座,各寬14公尺、高9.3公尺
  • 出水工型式:河道放水口(直徑1.6公尺)
  • 河道放水口設計流量:47立方公尺/秒
  • 河道放水口控制水門型式:環滑閘門及何本閥
  • 排砂道型式:沖刷道三道,寬2.5公尺、高3.0公尺、長26公尺
  • 沖刷道控制水門型式:固定輪控制閘門3座,各寬2.5公尺、高3公尺及擋水閘門
  • 排洪隧道:297.25公尺(直徑10公尺)
  • 排洪設施設計流量:9,870立方公尺/秒
  • 最大可能洪水量:10,500立方公尺/秒。
  • 工程費:11,450,000,000元(中央補助新臺幣39億元;北市自籌新臺幣75億元)
  • 其他附屬設施:70,000千瓦半地下式鋼筋混凝土電廠乙座,發電機一組
  • 發電最大用量:102立方公尺/秒
  • 自來水:滿足2030年自來水需求
  • 發電:平均每年222,700,000度
  • 供應範圍:大台北地區包含臺北市全部,新北市新店區全部、永和區全部、中和區員山路以東、板橋區(僅溪崑六里尚未納入)[4]汐止區七里(北山、橫科、宜興、福山、東勢、忠山及環河等七里)、三重區二重疏洪道以東地區,未來將配合「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二期工程」進度擴大供水到新北市其他地區,新北市將有更多民眾能共同飲用翡翠水。

影響

[编辑]

優點是供平時供水及颱洪調節水庫水位之用;以水力綠能發電方式,相對可減少約11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生物棲息地。

缺點是翡翠水庫選址於北勢溪上游,原有的旅遊景點也因沉於水中而消失。同時,翡翠水庫也淹沒了烏來杜鵑的唯一野外棲地。烏來杜鵑雖因原地、異地復育等搶救措施而免於絕種,但當地已30年無採集記錄,自然原生的烏來杜鵑可說完全消失,最後經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和復育人士的共同努力,才又恢復原樣。

參考資料

[编辑]
  1. ^1.01.1陳歆怡. 《文明初來電:新店溪水力發電百年記》. 台北市: 台灣電力公司. 2019年: 213.ISBN 9789860598827. 
  2. ^翡翠水庫操作管理.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2021年4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0日). 
  3. ^住家的自來水是怎麼來的?是否可得知家中的自來水使用哪一個水源?由哪一個自來水場所供應?.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 [2021年4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2日). 
  4. ^板橋市溪崑六里擬加入無預警停水求償行動. 大紀元. 2006-03-07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 《臺灣的湖泊》,何立德、王鑫著,遠足文化出版,2002年第一版,ISBN 9868015456
  • 《臺灣的水庫》,黃兆慧著,遠足文化出版,2002年第一版,ISBN 9868015499
  • 《翡翠水庫導覽資料》,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印行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翡翠水庫
北臺灣
宜蘭縣
新北市
基隆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臺灣
苗栗縣
臺中市
南投縣
雲林縣
南臺灣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臺灣
花蓮縣
臺東縣
離島
臺東縣
綠島
澎湖群島
澎湖本島
西嶼
白沙嶼
望安嶼
七美嶼
金門列島
大金門
小金門
馬祖列島
南竿島
北竿島
東引島
東莒島
西莒島
計畫/興建中
毀損/廢棄/拆除
參見:台灣供水
新店溪流域
發電機組
水壩壩體
北勢溪流域
發電機組
水壩壩體
南勢溪流域
發電機組
水壩壩體
上坪溪流域
發電機組
水壩壩體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翡翠水庫&oldid=8951915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