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罗伯特·格拉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伯特·H·格拉布
Robert H. Grubbs
出生(1942-02-27)1942年2月27日
 美国肯塔基州卡爾弗特城
逝世2021年12月19日(2021-12-19)(79歲)
 美国加利福尼亞州杜阿爾特
国籍 美国
母校佛羅里達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知名于複分解反應
有機合成
配偶Helen O'Kane-Grubbs
奖项Tolman Award英语Tolman Award(2002年)
諾貝爾化學獎(2005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有機化學
机构加州理工學院

罗伯特·霍華德·格拉布 (英語:Robert Howard Grubbs,1942年2月27日—2021年12月19日[1]),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经历

[编辑]

出生于肯塔基州凯尔弗特市,靠近波瑟姆特羅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学化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而后在纽约州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罗纳德·布莱斯劳英语Ronald Breslow,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头一年,格拉布在斯坦福大学跟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lman)合作,而后他在密歇根州大学任教。1978年,格拉布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现在他是那里的Victor and Elizabeth Atkins化学教授。

因为在烯烃复分解反应方面的贡献,格拉布与理查德·施罗克伊夫·肖万共同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2]

贡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Howes, Laura.Nobel laureate Robert Grubbs dies at 79.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Washington: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1-12-20 [2021-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2. ^存档副本.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30). 

外部链接

[编辑]
1901年-1925年

1901年:范托夫 /1902年:费歇尔 /1903年:阿伦尼乌斯 /1904年:拉姆齐 /1905年:拜尔 /1906年:莫瓦桑 /1907年:布赫纳 /1908年:卢瑟福 /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 /1910年:瓦拉赫 /1911年:居里 /1912年:格林尼亚萨巴捷 /1913年:维尔纳 /1914年:理查兹 /1915年:维尔施泰特 /1918年:哈伯 /1920年:能斯特 /1921年:索迪 /1922年:阿斯顿 /1923年:普雷格尔 /1925年:席格蒙迪

1926年-1950年

1926年:斯韦德贝里 /1927年:威兰 /1928年:温道斯 /1929年:哈登奥伊勒-切尔平 /1930年:费歇尔 /1931年:博施贝吉乌斯 /1932年:朗缪尔 /1934年:尤里 /1935年:F·约里奥-居里I·约里奥-居里 /1936年:德拜 /1937年:霍沃思卡勒 /1938年:库恩 /1939年:布特南特鲁日奇卡 /1943年:德海韦西 /1944年:哈恩 /1945年:维尔塔宁 /1946年:萨姆纳诺思罗普斯坦利 /1947年:魯賓遜 /1948年:蒂塞利乌斯 /1949年:吉奥克 /1950年:迪尔斯阿尔德

1951年-1975年

1951年:麦克米伦西博格 /1952年:马丁辛格 /1953年:施陶丁格 /1954年:鮑林 /1955年:迪维尼奥 /1956年:欣谢尔伍德谢苗诺夫 /1957年:托德 /1958年:桑格 /1959年:海罗夫斯基 /1960年:利比 /1961年:卡尔文 /1962年:佩鲁茨肯德鲁 /1963年:齐格勒纳塔 /1964年:霍奇金 /1965年:伍德沃德 /1966年:马利肯 /1967年:艾根诺里什波特 /1968年:昂萨格 /1969年:巴顿哈塞尔 /1970年:莱洛伊尔 /1971年:赫茨贝格 /1972年:安芬森摩尔斯坦 /1973年:菲舍尔威尔金森 /1974年:弗洛里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

1976年-2000年

1976年:利普斯科姆1977年:普里高津 /1978年:米切尔 /1979年:布朗维蒂希 /1980年:伯格吉尔伯特桑格 /1981年:福井谦一霍夫曼 /1982年:克卢格 /1983年:陶布 /1984年:梅里菲尔德 /1985年:豪普特曼卡尔 /1986年:赫施巴赫李遠哲波拉尼 /1987年:克拉姆莱恩佩德森 /1988年: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 /1989年:奥尔特曼切赫 /1990年:科里 /1991年:恩斯特 /1992年:马库斯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1994年:欧拉 /1995年:克鲁岑莫利纳罗兰 /1996年:柯尔克罗托斯莫利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1998年:科恩波普 /1999年:兹韦勒 /2000年:黑格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

2001年-

2001年:诺尔斯野依良治沙普利斯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维特里希 /2003年:阿格雷麦金农 /2004年:切哈诺沃赫什科罗斯 /2005年:肖万格拉布施罗克 /2006年:科恩伯格 /2007年:埃特尔 /2008年:下村脩查尔菲钱永健 /2009年:约纳特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 /2011年:谢赫特曼 /2012年:莱夫科维茨科比尔卡 /2013年:卡普拉斯列維特瓦舍尔 /2014年:貝齊格赫尔莫尔纳尔 /2015年:林达尔莫德里奇桑贾尔 /2016年:索瓦日斯托達特費林加 /2017年:杜博歇法蘭克亨德森 /2018年:阿諾德溫特史密斯 /2019年:古迪納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2020年:沙尔庞捷道德纳 /2021年:利斯特麦克米伦 /2022年:贝尔托齐梅尔达尔沙普利斯 /2023年:巴文迪布鲁斯叶基莫夫 /2024年:贝克哈萨比斯江珀 /2025年:北川進羅布森亞基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4年、1918年、1920年、1921年、1925年、1927年、1938年、1943年、1944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2019年
2021年
2023年
注:杨振宁、姚期智、蒲慕明、孙立成、谢晓亮因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依《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已逝世

1990年代
1998年
1999年
2000年代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代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代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国际
各地
学术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罗伯特·格拉布&oldid=8916133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