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缪荃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缪荃孙

缪荃孙(1844年9月20日—1919年12月22日),炎之,一字筱珊,亦作小山筱山[1],晚艺风江苏江阴人,中国近代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学家,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是現在的中國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的創始人和第一任馆长[2],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者。

生平

[编辑]

缪荃孙是江苏江阴申港镇缪家村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9月20日生,出身於官宦之家。其祖父缪庭槐曾任平凉知府,父亲缪焕章考上举人但没有得官,后进入四川张国梁幕府,1863年因贵阳教案被革职,永不叙用。[1]

他幼承家学,11岁修毕五经。17岁时太平军江阴,侍继母避兵淮安丽正书院肄业,习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21岁举家迁居成都,习文史,考订文字。24岁应四川乡试举人。光緒二年(1876年)33岁时殿试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因與翰林院掌院徐桐不合,後來辭職。此后事编撰校勘十余年。

1888年任南菁书院山长。1891年掌泺源书院。1894年任南京钟山书院山长,兼掌常州龙城书院。1901年任江楚编译局总纂。1902年,钟山书院改为江南高等学堂,任学堂监督。癸卯学制实施后,废古江宁府学,两江总督府拟在江宁“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1902年5月出任学堂总稽查,负责筹建三江师范学堂,并与徐乃昌柳詒徵等七教席赴东洋考察学务,学堂遂仿日本东京大学,在南京国子监旧址筑校,以后更名两江师范。

1906年得悉藏书家丁丙去世,他的“八千卷楼”藏书,被卖给日本的“静嘉堂文库”,缪荃荪以七万多元将书籍買下,运到南京。1907年受聘筹建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出任总办。1909年受聘创办北京京师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任正监督。1914年任清史总纂。

1919年12月22日在上海寓所逝世[3],一年后其藏书基本卖光,金石藏品则由儿子缪禄保转移到北京,后大多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1]

著作

[编辑]

一生历16省,著书200卷。编、刻书甚多。

艺风堂系列

[编辑]
  • 《艺风堂文集》
  • 《艺风堂藏书记》
  • 《艺风堂读书记》
  • 《艺风堂续记》

纂辑

[编辑]
  • 书目答问》(代张之洞编纂,后由范希曾补《书目答问补正》)
  •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 《清学部图书馆善本书目》
  • 《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
  • 《续国朝碑传集》
  • 碑传集补遗》
  • 《艺风堂金石目》
  • 《常州词录》
  • 《南北朝名臣年表》
  • 《近代文学大纲》

方志

[编辑]
  • 《顺天府志》
  • 《湖北通志》
  • 《江苏通志》
  • 《江阴县续志》

编刊

[编辑]
  • 《云自在龛丛书》
  • 《藕香零拾》
  • 《烟画东堂小品》
  • 《对雨楼丛书》

代撰

[编辑]
  • 《聚学轩丛书》(刘世珩
  • 《常州往哲遗书》(盛宣怀
  • 《善本书室藏书志》
  • 《适园藏书记》
  • 《积学斋藏书记》
  • 《嘉业堂藏书志》

参考文献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缪荃孙
  1. ^1.01.11.2缪荃孙: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 北京晚报. 2019-09-19. 
  2. ^国家图书馆首任馆长缪荃孙铜像揭幕仪式举行. 国家图书馆. 2019-12-23. 
  3. ^缪荃孙. 江陰市人民政府. 2018-08-29.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156名
吳樹梅 -章志堅 -顧 璜 -戴鸿慈 -劉中策 -陶福同 -春 溥 -唐椿森 -殷李堯 -倪恩齡
金星桂 -謝祖源 -吳兆泰 -庞鸿文 -高釗中 -賈聯堂 -朱卓英 -王錫蕃 -徐瑋文 -陳琇瑩
黃紹謀 -陳兆文 -馮汝騏 -黃國瑾 -茅景容 -張世恩 -黃羣杰 -張炳琳 -廖廷相 -朱一新
周材芳 -潘寶鐄 -陳贊圖 -陳 翥 -管廷鶚 -謝家政 -劉心源 -聞福增 -陳懋侯 -魏晉楨
陳樹勳 -裕 德 -黃彝年 -馮金鑑 -楊澄鑒 -莫 峻 -張主敬 -陳履亨 -李桂林 -應振緒
吳福保 -周 楨 -崔 登 -王元超 -黃汝香 -袁鎮南 -羅經學 -顧其行 -曹昌燮 -王用欽
劉宗標 -葛之覃 -陸寶忠 -尹錫綸 -路朝霖 -王炳燮 -傅 錕 -張 繼 -陶方琦 -楊鴻元
葉慶增 -陳邦瑞 -鄭紹成 -況桂馨 -朱鏡清 -張汝熙 -鍾德祥 -党蘭修 -李士瓚 -申尚毅
黎榮翰 -張曾鏞 -高維嶽 -余嵩慶 -李郁芬 -王舒萼 -孔憲曾 -周盛典 -王鴻誥 -朱善祥
徐致靖 -張志龍 -林 啓 -王開甲 -鄧倬堂 -張 端 -王步瀛 -林其翔 -宗室會章-高賡恩
潘 江 -趙樹禾 -黃瀠之 -萬際軒 -楊兆麒 -錢祿泰 -陳思相 -沈恩棨 -吳 燾 -彭 倬
周 照 -党 蒙 -袁 昶 -鄭衍熙 -樂理瑩 -呂賢楨 -徐桂辛 -胡瀛濤 -魏起鵬 -李持柏
蔡文田 -李應紫 -廷 杰 -蔡寶善 -缪荃孙 -林元賡 -葉 愈 -陶 銳 -段榮勳 -宋漢凌
周錦心 -常 山 -金学献 -施典章 -黃煇齡 -湯子坤 -鄭思贊 -陶清安 -黃肇宏 -周景曾
王 敞 -但 弼 -梁億年 -王豫修 -曹 榮 -黃秉均 -于登瀛 -陳熙愷 -聶興禮 -黃顯瓚
羅配章 -陳一鶴 -嚴 欽 -黃均隆 -王炳奎 -楊際清 - --- - --- -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165名
何德溱 -施士洁 -蘇統武 -曾長治 -劉世昌 -高寅生 -陳 圖 -李鶴亭 -張懋澄 -沈霖溥
涂廉鍔 -王金映 -王裕齡 -錢文驥 -榮光世 -唐選皋 -艾廷選 -呼鳴盛 -陶搢綬 -安永松
貴 賢 -艾慶瀾 -劉一桂 -李 濂 -趙宜琛 -鄭子齡 -張仲良 -陳德熏 -孫常春 -廖 燻
陳嘉謨 -區士彬 -陳毓麟 -朵如正 -劉曾騄 -王贊元 -馮崧生 -郭萬俊 -路履祥 -周兆璋
蔣元杰 -劉藜光 -高廷煃 -劉 鋒 -劉成誦 -周紱麟 -涂景濂 -丁毓琛 -李念茲 -裕 祥
王炳章 -白 昶 -李國賡 -楊鳳朝 -鄭 芝 -龍朝言 -彭學皆 -鄭樹榮 -朱啓鳳 -林 穗
屈傳銜 -顏豫春 -劉鴻逵 -郭汝材 -歐炳琳 -路敬亭 -張維翰 -王弼藩 -涂官俊 -任祥麟
徐振翰 -李日躋 -顾家相 -徐錫祉 -廖廷珍 -郭廷謹 -王寶書 -酒龍章 -陳自新 -惠登甲
歐景芬 -許涵度 -萬永康 -陸 筠 -善 慶 -莊 福 -余麟書 -盧樂戌 -謝元俊 -閔荷生
王善澤 -林嵩堯 -何明璋 -慶 恩 -郭敬佑 -李廷實 -張旭東 -楊惪馨 -鄭天章 -樊春林
陳煥新 -王寶田 -劉 鏞 -朱彭年 -王齊海 -竇光儀 -胡俊章 -馬 鑑 -徐允升 -賈國楨
唐肇午 -姜渭春 -師義方 -周繩武 -李延訪 -唐大琬 -傅超衡 -柯祖培 -徐玉山 -武達材
陸殿鵬 -薄紹緒 -王朝俊 -袁希璋 -翁錫祺 -謝立本 -杜寶善 -鄧思哲 -封汝弼 -楚登鰲
王建言 -熊繼軒 -阮佩蘭 -景 瀛 -宋德澤 -袁叶茂 -劉際唐 -李應奎 -楊超松 -譚維鐸
王 瑀 -劉琪棻 -崔奎瑞 -尹 椿 -凌兆熊 -李清鑑 -潘 江 -張振期 -誠 鑑 -承 蔭
周華林 -陳 南 -凌錦章 -石壽祺 -邵謙和 -李日章 -汪麟昌 -胡 瀛 -聶 江 -李步雲
秀 蔭 -那 桂 -張向辰 -楊翼孫 -郝世俊 - --- - --- - --- - --- - ---
清代常州派駢文家
前期
中期
後期
 
京师图书馆馆长(1909年-1912年)
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1912年-1928年)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1928年-1950年)
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禮(代)袁同禮王重民(代)
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1942年-1945年)
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1950年-1951年)
王重民(代)
北京图书馆馆长(1951年-1998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1998年至今)
历史
南京大学沿革
三江师范学堂(1902-1905)两江师范学堂(1905-1911)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1923)国立东南大学(1921-1927)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1928)国立江苏大学(1928)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国立南京大学(1949-1950)南京大学(1950-)
河海工科大學沿革
河海工程專門學校(1915-1924)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工藝專修科(1918-1921)國立東南大學工科(1921-1924)國立河海工科大學(1924-1927)→1927年併入第四中山大學(後改名江蘇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27-)
金陵大学沿革
汇文书院(1888-1910)金陵大学(1910-1952)→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1952-)
其它并入系组
教學
院系
研究
实验室
學術
影響
與服務
及應用
社會影響
產業應用
人物
校长
中央大学及其前身
缪荃孙(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陈三立(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李瑞清(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江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郭秉文(南京高師、東南大學)张乃燕(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朱家骅(中央大学)罗家伦(中央大学)顾孟余(中央大学)蒋中正(中央大学)吳有訓(中央大學)周鴻經(中央大學)
金陵大学及其前身
南京大学
梁希(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潘菽郭影秋匡亚明郭令智(代)曲钦岳陈懿(代)蒋树声陈骏吕建谈哲敏
党委书记
孙叔平陈毅人郭影秋匡亚明彭冲方敏(革委会主任)王勇周林(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匡亚明章德陆渝蓉韩星臣洪银兴张异宾胡金波谭铁牛
学术
知名学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文社会学科资深教授
人文社会学科荣誉资深教授
校友
学校
组织
附設
机构
独立学院
现今附属及实验学校
史上附属及实验学校
附属医院
设计院
  •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各类企业
建筑
风物
校园·环境
现址
鼓楼校区
仙林校区
舊址
南京旧址:四牌樓,丁家橋(農學院、醫學院),牛首山麓(抗戰前建設,未完工)
抗战时期:重慶沙坪壩(抗戰時期主校區)、柏溪(一二年級新生校區),成都華西壩(醫學院及農學院畜牧獸醫學系,後遷步後街)
校园
文化
史上社團
  • 教授會(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會 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會 中央大學教授會)
  • 學生自治會(南京高師學生自治會 東南大學學生自治會 中央大學學生自治會)
  • 南高史地研究會
  • 潛社
其他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缪荃孙&oldid=7952378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