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路易·拉格朗日(法語:Joseph-Louis Lagrange,1736年1月25日—1813年4月10日),出生时名为朱塞佩·路易吉·拉格朗吉亚(義大利語:Giuseppe Luigi Lagrangia)或朱塞佩·洛德维科·德·拉·格朗日·圖尼爾(義大利語:Giuseppe Ludovico De la Grange Tournier),18世纪欧洲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和天文学家[1]。拉格朗日曾为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柏林工作了20年,被腓特烈大帝称做「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后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邀请定居巴黎直至去世。拉格朗日一生才华横溢,在数学、物理和天文等领域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贡献。他的成就包括著名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创立了拉格朗日力学等等。
据拉格朗日本人回忆,如果幼年家境富裕,可能就不会作数学研究了[2]。但到青年时代,在数学家F. A. Revelli(雷维里)指导下学几何学后,激发了他的数学天分[來源請求]。17岁时,他读了英国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的介绍牛顿微积分成就的短文《论分析方法的优点》后,感觉到“分析才是自己最热爱的学科”,从此他迷上了数学分析,开始专攻当时迅速发展的数学分析。
1757年,以拉格朗日为首的一批都灵青年科学家,成立了一个科学协会(即都灵皇家科学院的前身),并开始以拉丁语和法语出版学术刊物《都灵科学论丛》(Miscellanea Taurinensia,法语名Mélanges de Turin)。前三卷(1759年、1762年、1766年)刊登了拉格朗日几乎全部都灵时期的论文.其中有关变分法、分析力学、声音传播、常微分方程解法、月球天平动、木卫运动等方面的成果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为后来他在这些领域内更大贡献打下了基础。
在普鲁士科学院,拉格朗日的任务是每月宣读一篇论文,内容一般在《科学院文献》(Mémoires des l'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s)以及《柏林科学院新文献》(Nouveaux memoires de l'Academie des Berlin)上发表.他还接受达朗贝尔的建议,经常参加巴黎科学院竞赛课题研究,并获得1772、1774、1776、1780年度的奖金。
在柏林期间,拉格朗日完成了大量重大研究成果,为一生研究中的鼎盛时期,多数论文在柏林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的刊物中发表,少量仍寄回都灵。其中有关月球运动(三体问题)、行星运动、轨道计算、两个不动中心问题、流体力学、数论、方程论、微分方程、函数论等方面的成果,成为这些领域的开创性或奠基性研究。他在1766年至1773年写出了《都灵科学论丛》的第四卷和第五卷,其中最重要的是在1771年,他討論了如何将眾多的天文觀測数据結合以给出最符結果。1783年,拉格朗日的故乡建立了“都灵(皇家)科学院”,他被任命为名誉院长。原出版刊物改为《都灵科学院综合论丛》(Mélanges des l’Acade-mie des sciences des Turin);他参与了学报的前兩卷(1784年、1785年)。在第一卷和第二卷中,他分别写了一篇关于流动液体所施加的压力的论文,和一篇关于無窮級數积分以及其适解问题类型的文章。
他还完成了《分析力学》(Mécanique analytique)一书,这是艾萨克·牛顿之后的一部重要的经典力学著作。书中运用变分原理和分析的方法,建立起完整和谐的力学体系,使力学分析化。他在序言中宣称:力学已经成为分析的一个分支。1782年给拉普拉斯的信中他说:“我几乎写完《分析力学论述》(Traité de Mécanique Analytique),但不知何时出版”最终,经过拉普拉斯等多人评审,该书于1788年在巴黎出版,那时拉格朗日已然来到巴黎。
1795年6月25日,成立了法国国家经度局(英语:Bureau des Longitudes),统一管理全国航海、天文研究和度量衡委员会,拉格朗日是委员之一。10月25日,在取消对科学院的专政后,建立了法国最高学术机构——法兰西学会,选举拉格朗日为第一分院(即科学院)的数理委员会主席。此后他才重新进行研究工作,但主要是整理过去的工作,并结合教材编写完成一批重要著作:《论任意阶数值方程的解法》、《解析函数论》和《函数计算讲义》,总结了那一时期的特别是他自己的一系列研究工作。
^"If I had been rich, I probably would not have devoted myself to mathematics."O'Connor, J. J.; Robertson, E. F.,Joseph-Louis Lagrange, MacTutor, [2013-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