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熙 | |
|---|---|
| 原預定於1174年啟用 | |
| 政權 | 南宋 |
| 帝王 | 宋孝宗 |
| 歷時 | 無 |
純熙(原預定於1174年啟用)是宋孝宗趙昚擬用的年号,然而未及正式改元即被取消。
乾道九年(1173年),宋孝宗認為「乾道」之年號已經使用了九年,應該更換新的年號[1]。十一月初九日戊戊,這一天正好是冬至,宋孝宗詔告天下,決定於隔年的正月一日改元純熙元年[註 1]。該年號名稱出自《詩經》,「純」有大的含義,「熙」作光明解,「純熙」意為大光明[5];含義為志在恢復中原,安定天下[6],反映了南宋抗金派志在恢復中原的心願,時任贛州知州的洪邁還獻文頌賀擁贊新年號[7]。當時南宋朝野都很清楚宋軍軍力尚弱,北伐時機還沒有到,不宜在此時刺激北方的金朝[6],所以四川宣撫使虞允文的幕僚李舜臣見到詔文後,對虞允文表示,「純熙」乃是歌頌周武王克商的功績,不適合用作年號,建議虞允文密奏朝廷改換年號[4]。也有一說「純」字偏旁為「屯」字,在《說文》有困頓、艱難的意思[8][6]。之後中書省及門下省建言孝宗從太宗的年號淳化、雍熙各取一字,年號改為「淳熙」,亦能體仰孝宗「取法祖宗之意」,宋孝宗同意。十一月十五日甲辰,宋孝宗再次下詔,隔年的年號由純熙更改為淳熙[4]。從詔文公告開始到更換年號名稱,前後歷時六天。
來自《詩經·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時純熙矣,是用大介。」[4][3][8]
1985年夏季,京杭大运河的江蘇高郵河段進行拓浚工程途中,在御碼頭附近出土一批宋朝鐵錢和部分銅錢[11][12],其中幾枚「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是十一月初九日到十一月十五日期間由舒州同安監鑄造[13]。由於鑄量稀少,此古錢在中國大陸相當罕見,曾在中國嘉德2008春拍古錢幣專場中拍出過高價[14]。
乾道盡九年,時以為乾元用九之數已極,乃改為純熙,尋又易「純」為「淳」,言欲致淳化雍熙之美也。
〔乾道九年十一月〕戊戌,合祀天地於圜丘,大赦,改明年為淳熙元年。
乾道九年十一月九日,制曰:「合二儀而蕆事,聿嚴報本之誠;假九廟以揭虔,式表奉先之孝。朕親承慈訓,寅紹丕圖,念創業守文之難,有臨深履冰之懼。宵旰將周於一紀,幾康夙謹於萬微。庶與黎元,共臻嘉靖。荷上穹之孚佑,賴列聖之儲休,威械戢而疆埸安,農事邵而田疇闢,氣順消乾溢之變,政平亡愁嘆之聲。顧非涼菲之堪,敢罄齊明之報。陽適亨於明復,物正底於西成。稽肆類於《虞書》,丕講精禋之禮;考思文於《周頌》,益崇陟配之儀。是用修朝獻於郊宮,謹裸將於太室。逎肅青城之駕,迺親紫畤之祠。多士駿奔,執豆籩而顯相;一純致恪,奉珪幣以思誠。神鴹吉而嘉虞,樂寫和而奮豫。美光旁燭,宵然肹蠁之交;馨德昭升,紛若福祥之下。用覃四海之澤,上接三靈之歡。壽慈極以稱觴,御端闈而肆眚。載惟年統,仰體乾剛。既用九以宅師,將通貫變;宜改元而發號,茂介純熙。肇易嘉名,肆攽慶賚。可大赦天下,其乾道十年正月一日改為淳熙元年。」
乾道癸巳歳,冬至日,上祀南郊,肆赦,改明年元為純熙,既宣制矣,後六日甲辰,中書門下省言:「若合淳化雍熙言之,當用淳熙字,庶幾仰體主上取法祖宗之意。」從之。是時,先人在虞雍公宣威幕府,敕制初下,眾未有言,先人語雍公曰:「以《周頌》考之,『時純熙矣,是用大介』,此武王克商事也,豈今日所當用,宜密以奏。」雍公從之,奏未達聞而朝廷已更之矣。
及甲午改純熙,既已布告天下,予時守贛,賀表云:「天永命而開中興,方茂卜年之統;時純熙而用大介,載新紀號之文。」迨詔至,乃為淳熙,蓋以出處有「告成《大武》」之語,故不欲用。
又改純熙。《詩》曰:「時純熙矣。」有言純旁作屯,不可用,復改淳熙,取淳化、雍熙。
〔乾道九年十一月〕戊戌,郊。詔以明年正月朔為淳熙元年。初詔改元純熙,尋以取法淳化、雍熙為義,改元淳熙。
〔乾道九年十一月〕戊戌,郊。詔以明年正月朔為淳熙元年。初詔改元純熙,尋以取法淳化、雍熙為義,改元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