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米歇尔·罗卡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2025年5月29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编辑這個條目。(幫助討論
米歇尔·罗卡尔
Michel Rocard
法國第88任法國總理
任期
1988年5月10日—1991年5月15日
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
前任雅克·希拉克
继任埃迪特·克勒松
个人资料
出生(1930-08-23)1930年8月23日
法國庫爾布瓦
逝世2016年7月2日(2016-07-02)(85歲)
法國巴黎
政党法国社会党
宗教信仰新教

米歇尔·罗卡尔(Michel Rocard,1930年8月23日—2016年7月2日)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1993-1994)和法国总理(1988-1991)。

政治生涯

[编辑]

罗卡尔诞生于上塞纳省库尔伯瓦一个基督新教家庭,父亲是核物理学家伊夫·罗卡尔。罗卡尔就读于巴黎政治学院,作为学生领袖从政。就读国立行政学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时任法国社会党前身工人國際学生会主席。作为一个财务督察(高级官员)和反殖民主义者,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期间(1954年至1962年),他前往阿尔及利亚就广泛忽视难民营写了报告。这份报告1959年4月被泄露给报纸世界报法兰西观察家

因为居伊·摩勒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立场,罗卡尔离开了工人國際,从1967年至1974年他领导统一社会党。在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危机中,他支持自动工人自我管理项目。他竞选1969年总统选举,但只获得3,6%的选票。几个月后,他击败前总理莫里斯·顾夫·德姆维尔被选为伊夫林省代理。在1973年他失去了他在议会的席位,1978年重新当选。

在1973-74期间,他参加了LIP(法国发条品牌)冲突,和工人一起卖手表,试图找到一个雇主回厂,对付濒临被清算。

1974年,他加入了弗朗索瓦·密特朗和新的社会党,1977年当选孔夫朗-聖奧諾里訥市长。他率领反对密特朗的党内右翼候选人,1978年的立法选举失败后离开领导位置。尽管他与社会党的二号人物皮埃尔·莫鲁瓦联盟,他还是在梅斯国会(是法国社会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点)失败。作为最受欢迎的社会党政治家,他宣布参加总统竞选失败。密特朗是社会党胜出的1981年总统候选人。

从70年代到90年代,米歇尔·罗卡尔的社会党内右翼集团被称为"les rocardiens",主张重新对准法国社会主义透过清晰的接受市场经济,更分散和减少国家控制。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北欧社会民主主义,并站在反对密特朗的国有化初步议程-法国110提議,尽管如此"rocardiens"始终仍是一个少数派。

法国总理

[编辑]

在密特朗第一次总统任期时,从1981年至1983年他是领土和发展规划部长,从1983年至1985年任农业部长。由于他反对立法选举改实行比例代表制,他辞去内阁职务。他希望密特朗不会竞选连任,以便在1988年总统选举竞选。

密特朗连任后,他被选为总理。他组建内阁任用4个中间偏右的部长。作为总理,他领导马蒂尼翁協議解决新喀里多尼亚的地位方面问题,从而结束了这个海外领地的困扰。他的政绩还包括减少失业和大规模改革福利国家的融资体系。他创造了最低生活保障工资收入。1991年当他的民望下跌,密特朗迫使他辞职,此后经过是社会党在1993年國會选举慘敗,他鼓吹"政治大爆炸",没有任何效果。罗卡尔站在社会党的领导位置仅一年,部分原因是社会党在1994年欧洲议会选举彻底失败。由于社会党失败,他失去最后一次机会参加次年的总统竞选。

1993年失去了他的代理座椅,1995至1997年他成为伊夫林省参议员。他的支持者与社会党候选人利昂内尔·若斯潘成为盟友,若斯潘在1997-2002年出任总理。自1994年以来,他一直是欧洲议会议员,主持发展与合作委员会(1997-1999),就业和社会事务委员会(1999-2002)和文化,青年,教育,媒体和体育委员会。

罗卡尔内阁(1988.5.12- 1991.5.15)

[编辑]
前任:
费尔南德·伊卡尔
法国领土发展和规划部长
1981年-1983年
繼任:
前任:
埃迪特·克勒松
法国农业部长
1983年-1985年
繼任:
亨利·纳莱
前任:
雅克·希拉克
法国总理
1988年-1991年
繼任:
埃迪特·克勒松
前任:
洛朗·法比尤斯
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
1993年-1994年
繼任:
亨利·埃玛纽埃利
波旁复辟
塔列朗黎塞留公爵德索勒侯爵德卡兹公爵黎塞留公爵德·维莱勒马蒂尼亚克子爵波利尼亚克公爵无效(Casimir de Rochechouart)空缺(巴黎市政委员会)空缺(1830年临时政府)
七月王朝
第二共和
杜邦·德勒尔阿拉戈卡芬雅克巴罗英语Odilon Barrot奥普尔英语Alphonse Henri d'Hautpoul空缺福谢英语Léon Faucher空缺
第二帝國
國防政府
第三共和
杜弗尔A·布罗伊德西塞比费英语Louis Buffet杜弗尔西蒙A·布罗伊罗什布埃杜弗尔沃丁顿弗雷西内茹费理甘必大弗雷西内迪克莱尔英语Charles Duclerc法利埃茹费理布里松弗雷西内戈布莱英语René Goblet鲁维埃蒂拉尔弗洛凯蒂拉尔弗雷西内卢贝里博迪皮伊卡西米尔-佩里埃迪皮伊里博布儒瓦梅利纳布里松迪皮伊瓦尔德克-卢梭孔布鲁维埃萨里安英语Ferdinand Sarrien克列孟梭白里安莫尼英语Ernest Monis卡约普恩加萊白里安巴尔杜杜梅格里博维维亚尼白里安里博潘勒韦克里蒙梭米勒兰莱格白里安普恩加萊弗朗索瓦-马萨尔英语Frédéric François-Marsal赫里欧班勒卫白里安赫里欧普恩加萊白里安塔迪厄肖当塔迪厄斯泰格赖伐尔塔迪厄赫里欧保罗-邦库尔达拉第萨罗肖当达拉第杜梅格弗朗丹布伊松赖伐尔萨罗布鲁姆肖当布鲁姆达拉第雷諾貝當
维希法国
臨時政府
第四共和
第五共和
冷战相关人物
北美洲
 美国
 加拿大
 古巴
 尼加拉瓜
南美洲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英国
 法國
 西德
 義大利
 挪威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土耳其
 聖座
 苏联
华沙条约组织
 东德
 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匈牙利
 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
亚洲
东亚
海峽兩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日本
朝鲜半岛
 朝鲜
 韩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东南亚
越南
 北越
 南越
 印度尼西亞
 泰國
 菲律賓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緬甸
 柬埔寨
 老挝
南亚
 阿富汗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亞
中东及非洲
中东
 土耳其
 以色列
 埃及
 约旦
 叙利亚
 伊拉克
 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 伊朗
利比亚 利比亞
 阿尔及利亚
 突尼西亞
也门
 北也門
 南也門
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撒哈拉以南
非洲
 南非
 塞内加尔
 几内亚
 科特迪瓦
 马里
 上沃尔特 布吉納法索
 加纳
 多哥
 達荷美 贝宁
 奈及利亞
 中非
 加彭
 刚果共和国 剛果人民共和國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
埃塞俄比亚 衣索比亞
 索马里
 肯尼亚
 乌干达
 坦桑尼亚
 安哥拉
 纳米比亚
 尚比亞
 羅德西亞 辛巴威
 马拉维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莫桑比克
 利比里亚
第一书记
总理
总统候选人
总统预选
国民议会
派系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米歇尔·罗卡尔&oldid=8749794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