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米凯莱·帕里内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ichele Parrinello
出生 (1945-09-07)1945年9月7日80歲)
 義大利墨西拿
奖项皇家学会会士
EPS欧洲物理奖(1990)
狄拉克奖(2009)
Sidney Fernbach Award(2009)
Marcel Benoist Prize(2011)
德雷福斯化学科学奖(2017)
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富兰克林研究所)(2021)
欧洲化学金质奖章(2020)[1]

米凯莱·帕里内洛(英語:Michele Parrinello),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任教于瑞士義大利語區大學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他主要以1985年与罗伯托·卡尔一起提出的卡尔-帕里内洛分子动力学英语Car–Parrinello molecular dynamics而知名。这是一种模拟方法,能够在分子水平上放大缩小化学系统中的分子关系,以便更高水平的研究化学反应。该理论是计算化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对新材料制造、药物合成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帕里内洛一开始在意大利研究凝聚态物理学,后来关注​凝聚态和相变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1981年受邀在芝加哥阿贡国家实验室当了三个月访问学者,在那与Aneesur Rahman一同工作,创立了帕里内洛-拉赫曼方法,以观察晶体结构相变。而他39岁时与卡尔共同提出的卡尔-帕里内洛方法,他主要负责分子动力学和统计力学方面的研究。帕里内洛后来的研究还包括控制晶体形状以合成新材料。[2]

参考资料

[编辑]
  1. ^2020 European Chemistry Gold Medal will be awarded to Prof. Michele Parrinello. EuChemS. March 2, 2020 [9 Jan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7). 
  2. ^Michele Parrinello, 2017 Dreyfus Prize Winner

外部链接

[编辑]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2019年
2021年
2023年
注:杨振宁、姚期智、蒲慕明、孙立成、谢晓亮因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依《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已逝世

国际
各地
学术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米凯莱·帕里内洛&oldid=8467464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