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米公祠

坐标32°1′54″N112°8′19″E / 32.03167°N 112.13861°E /32.03167; 112.1386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公祠
米公祠正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坐标32°1′54″N112°8′19″E / 32.03167°N 112.13861°E /32.03167; 112.13861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668
认定时间2006年5月25日
保护历史
1956年11月15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米公祠及其石刻
地图

米公祠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沿江路,是纪念北宋书法家、鉴赏家米芾的祠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公祠原称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清康熙年间重建,并改为祠。祠坐北朝南,占地16000平方米,中轴对称,四进院落。祠内有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纪念性建筑。拜殿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宝晋殿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此外,还藏有“重建米氏故里碑记”等碑刻五十八方及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帖四十五碣。[1]

文物保护情况

[编辑]

1956年11月15日,以“米公祠及其石刻”的名义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2006年5月25日,以“米公祠”的名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其作为文物的保护范围为:米公祠古建筑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四至:以拜殿正门门槛中心点为基准点,向东延伸17米,向西延伸15米,向南延伸45米;北至柜子城遗址北端以北15米[4]

其作为文物的建设控制地带为: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四周向外延伸20米[4]

相册

[编辑]
  • 米公祠正门旁的国保碑及省保牌
    米公祠正门旁的国保碑及省保牌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家文物局 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Ⅵ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51.ISBN 978-7-5010-2446-9. 
  2.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 链接至维基文库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轉發省文化局所提出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名單,希做出標志負責保護的通知((56)鄂化字第1049號). 维基文库. 1956年11月15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链接至维基文库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06〕19号). 维基文库. 2006年5月25日. 
  4. ^4.04.1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链接至维基文库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鄂政办发〔2015〕29号). 维基文库. 2015年5月5日. 
武汉市
黄石市
十堰市
宜昌市
襄阳市
鄂州市
荆门市
孝感市
荆州市
黄冈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
仙桃市
  • 暂无
天门市
潜江市
神农架林区
  • 暂无
参见: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米公祠&oldid=8963516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